东晋行政区划

東晉政區襲承西晉,也是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其特點是州郡越分越多,轄區縮小。西晉末年,大量流民南渡。東晉朝廷為了安撫僑民及僑姓世族,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而無實地,此即僑州郡縣。等到安定後實施土斷,使其州郡領有實地,戶籍和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

红色為东晋(灭成汉后)領土範圍(未包括数次北伐收复的土地),橙黄色則為前燕的領土範圍

東晉政區隨其疆域的變化而有增減。由於外族入侵與晉軍北伐,北疆時常變動;四川先後出現成漢譙蜀等國;東南疆域大致固定。晉元帝時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帶。成漢佔據四川,於347年被桓溫滅。桓溫發動三次北伐,一度收復山東及河南地區,後敗於前燕而止。前秦屢次入侵東晉領土,此時東晉僅剩揚、荊、江、廣、交、豫、徐、兗、益、寧七州,及兗、青、冀、司、幽、并、益等僑州,共十五州。383年淝水之戰,前秦慘敗。隔年謝玄北伐,成功收復黃河秦嶺以南地區。之後東晉內亂,桓玄篡位,譙蜀獨立,疆域萎縮。劉裕崛起後攻滅譙蜀並發動兩次北伐,收復四川、山東、河南及關中地區。然而劉裕因故返京,將領內亂,人入侵,關中得而復失。此時東晉領有揚、北徐、豫、江、北青、司、荊、北雍、東益、寧、交、廣、北并、北冀、梁、徐、北兗等十七州,及幽、冀、東秦、青、并、兗、秦、雍等僑州,共二十五州。

近期考古发现,西晋灭亡后,今朝鲜平壤及其西南的黄海道信川郡还有忠于晋朝的势力,东晋因而得以任命佟寿为昌黎、玄菟、带方太守,这一地区使用晋朝年号至少直到元兴三年(404年),后来才被高句丽所兼并。

疆域

東晉所據疆域,完整者只有揚、荊、江、湘、交、廣六州而已,其他如豫州、徐州只佔一部分,至於司、兗、梁、益、寧等州則數度出入。又涼州自涼州刺史張軌至張駿時,始終奉晉之正朔,雖與東晉相隔離,在名義上仍為東晉之領土。

制度

東晉行政區劃分為實州郡縣、僑州郡縣兩種:

實州郡縣,為一般州郡縣,既有其人民,又有其土地。

僑州郡縣,是東晉實行的一種特殊的行政區劃制度,即故土淪亡,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只有僑民,而無土地。永嘉之亂以後,中原人民大批南遷。為籠絡人心、安置大族,便就地按流民原來籍貫在南遷之地設置原籍州、郡、縣。當時僑州、僑郡、僑縣集中在長江流域,特別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和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這些僑州、郡、縣與實州、郡、縣形成較為複雜的統領關係,主要如下四種:

  • 一、實州既統領實郡、實縣,又統領僑郡、僑縣。
  • 二、實郡既統實縣又統僑縣。
  • 三、僑州既統領實郡、實縣,又統領僑郡、僑縣。
  • 四、實郡中也有統領僑縣的。

除了僑州郡縣外,還有雙頭州郡、左郡左縣、僚郡、俚郡等。雙頭州郡即兩州或兩郡同治一地,一人帶兩州刺史或兩郡太守。這主要起源於僑寄,即一州一郡本土淪亡,寄治他州他郡,如南秦為僑州,寄治梁州治南鄭,由一人任刺史,稱為梁、南秦二州;又如巴西為僑郡,寄治梓潼郡治所涪縣,由一人任太守,稱為巴西、梓潼二郡。

行政區劃列表

以下郡縣表根據近人著作及有關之史志典籍整理而成,參考書目如下:

見於《晉書‧地理志》,後世典籍無明確交代或記載不清楚之縣份列為廢棄縣份。

東晉郡縣表(元熙元年‧西元419年)
說明:「 」為東晉時期的僑郡或僑縣;「*」為東晉時期新置或復置的郡縣
州名
(縣數)
州治 郡名
(縣數)
郡治 下轄縣名 備注
揚州
(102)
建康

東晉揚州治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參⁠ 1]

丹陽尹
(8)
建康縣 建康縣秣陵縣江寧縣丹陽縣永世縣溧陽縣湖熟縣句容縣
  • 太興元年(318年)六月改丹陽郡為丹陽尹[參⁠ 2]
  • 省併縣份:蕪湖縣(東晉末)。[參⁠ 3]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於湖縣、江乘縣。
宣城郡
(10)
治無定所[參⁠ 4] 宛陵縣宣城縣廣陽縣安吳縣臨城縣石城縣涇縣廣德縣寧國縣懷安縣
  • 咸康四年(338年)改陵陽縣為廣陽縣。[參⁠ 5]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春穀縣。
吳郡
(12)
吳縣 吳縣嘉興縣海鹽縣鹽官縣錢唐縣富陽縣桐廬縣建德縣壽昌縣婁縣海虞縣、*新城縣
  • 東晉改富春縣為富陽縣(394年)。[參⁠ 6]
  • 咸和九年(334年)析桐廬縣置新城縣。[參⁠ 7]
吳興郡
(10)
烏程縣 烏程縣臨安縣餘杭縣武康縣東遷縣於潛縣故鄣縣安吉縣原鄉縣長城縣
會稽國
(10)
山陰縣 山陰縣上虞縣餘姚縣句章縣鄞縣鄮縣始寧縣剡縣永興縣諸暨縣
  • 咸和二年(327年),改會稽郡置會稽國。[參⁠ 8]
東陽郡
(9)
長山縣 長山縣永康縣烏傷縣吳寧縣太末縣信安縣豐安縣定陽縣遂昌縣
新安郡
(6)
始新縣 始新縣遂安縣黎陽縣海寧縣黟縣歙縣
臨海郡
(5)
章安縣 章安縣臨海縣始豐縣寧海縣、*樂安縣
  • 新置縣份:樂安縣(343年?)。[參⁠ 9]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永寧縣、安固縣、松陽縣、橫陽縣。
*永嘉郡
(5)
永寧縣 #永寧縣、#安固縣、#松陽縣、#橫陽縣、*樂成縣
  • 太寧元年(323年),析臨海郡置永嘉郡。[參⁠ 10]
  • 帶#縣份為原臨海郡轄縣。
  • 寧康三年(375年)析永寧縣置樂成縣。[參⁠ 11]
義興郡
(5)
陽羨縣 陽羨縣臨津縣義鄉縣國山縣平陵縣
晉陵郡
(8)
晉陵縣 晉陵縣丹徒縣曲阿縣武進縣延陵縣暨陽縣無錫縣、*南沙縣
  • 咸康七年(341年)析暨陽縣置南沙縣。[參⁠ 12]
淮南郡
(7)
於湖縣 #於湖縣襄垣縣當塗縣上黨縣定陵縣逡道縣繁昌縣
琅邪郡
(7)
江乘縣金城 #江乘縣懷德縣費縣陽都縣臨沂縣即丘縣開陽縣
徐州
(29)
治所屢變

東晉徐州治所屢變

廣陵郡
(4)
廣陵縣 廣陵縣海陵縣輿縣、#高郵縣
  • 帶#縣份為原臨淮郡轄縣。
  • 廢棄縣份:淮陰縣、淮浦縣、海西縣、射陽縣、鹽漬縣、凌縣。
  • 省併縣份:江都縣。[參⁠ 20]
*海陵郡
(5)
建陵縣 建陵縣、*臨江縣、*如皋縣、*寧海縣、*蒲濤縣
*盱眙郡
(3)
舊盱眙 考城縣、*陽城縣、*直瀆縣
*鍾離郡
(3)
燕縣 燕縣朝歌縣樂平縣
山陽郡
(4)
山陽縣 山陽縣鹽城縣東城縣左鄉縣
堂邑郡 堂邑縣 堂邑縣
  • 晉安帝年間(397後-412前),廢堂邑郡堂邑縣境為秦(僑)郡實土。[參⁠ 39]
秦郡
(10)
堂邑 臨塗縣秦縣外黃縣浚儀縣尉氏縣雍丘縣頓丘縣沛縣義成縣平丘縣
  • 本僑郡,晉安帝年間(397後-412前),廢堂邑郡堂邑縣境為秦(僑)郡實土。[參⁠ 39]
  • 晉安帝年間(397後-412前),析置臨塗縣[參⁠ 39]
  • 僑寄縣份:秦縣[參⁠ 40]外黃縣浚儀縣尉氏縣[參⁠ 41]雍丘縣頓丘縣沛縣義成縣[參⁠ 42]平丘縣
北徐州
(41)
彭城

東晉北徐州治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
義熙七年(411年)分徐州淮水以北、豫州東部置州[參⁠ 43]

彭城國
(5)
彭城縣 彭城縣呂縣蕃縣薛縣留縣
  • 太寧二年(324年)為後趙攻陷,永和五年(349年)至九年(353年)間曾一度收復。
  • 彭城郡故屬徐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
  • 廢棄縣份:傅陽縣、武原縣、梧縣、廣戚縣。
沛郡
(3)
蕭縣 蕭縣相縣沛縣
  • 西晉末已為後趙攻陷,永和五年(349年)至九年(353年)間曾一度收復。
  • 沛郡故屬豫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參⁠ 43]
  • 廢棄縣份:杼秋縣、豐縣、竹邑縣、符離縣、洨縣、虹縣。
下邳郡
(4)
下邳縣 下邳縣良城縣僮縣睢陵縣
  • 咸和元年(326年)為後趙攻陷,升平二年(358年)以前收復入晉。[參⁠ 44]
  • 下邳郡故屬徐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參⁠ 43]
  • 廢棄縣份:夏丘縣、取慮縣、北凌縣。
東海國
(3)
襄賁縣 襄賁縣利城縣贛榆縣
  • 太寧二年(324年)為後趙攻陷,義熙六年(410年)滅南燕後復入晉。
  • 東海國故屬徐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參⁠ 43]
  • 廢棄縣份:郯縣、祝其縣、朐縣、厚丘縣。
東莞郡
(5)
莒縣 莒縣東莞縣諸縣、#姑幕縣、#臨朐縣
  • 太寧二年(324年)為後趙攻陷,義熙六年(410年)滅南燕後復入晉。
  • 東海郡故屬徐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參⁠ 43]
  • 帶#縣份為原高密郡平昌郡轄縣。
  • 廢棄縣份:郯縣、祝其縣、朐縣、厚丘縣。
譙國
(2)
譙縣 譙縣山桑縣
  • 永昌元年(322年)晉將祖約棄守,太元九年(384年)復入晉。
  • 譙國故屬豫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註⁠ 4]
  • 廢棄縣份:城父縣、酇縣、龍亢縣、蘄縣、銍縣。
梁國
(4)
睢陽縣 睢陽縣蒙縣下邑縣寧陵縣
  • 西晉末為後趙攻陷,太元年間復入晉。
  • 梁國故屬豫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註⁠ 5]
  • 廢棄縣份:虞縣、穀熟縣。
琅邪國
(3)
費縣 費縣即丘縣陽都縣
  • 永昌元年(322年)為後趙攻陷,義熙六年(410年)滅南燕後復入晉。
  • 琅邪國故屬徐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參⁠ 43]
  • 廢棄縣份:開陽縣、臨沂縣、繒縣、華縣、蒙陰縣。
蘭陵郡
(5)
承縣 承縣蘭陵縣戚縣合鄉縣昌慮縣
  • 東晉初為後趙攻陷,太元年間復入晉。
  • 蘭陵郡故屬徐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參⁠ 43]
東安郡
(3)
蓋縣 蓋縣、#新泰縣發干縣
  • 東晉初為後趙攻陷,太元年間復入晉。
  • 東安郡故屬徐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參⁠ 43]
  • 帶#縣份為原泰山郡轄縣。
  • 僑寄縣份:發干縣[參⁠ 45]
  • 廢棄縣份:東安縣。
*宿預郡
(1)
宿預縣 *宿預縣
  • 晉安帝時置郡。[參⁠ 46]
  • 新置宿預縣(400年?)。[參⁠ 47]
  • 宿預郡故屬徐州,義熙七年(411年)改屬北徐州。
淮陽國
(3)
角城縣 *角城縣晉寧縣上黨縣
兗州
(49)
滑台 東晉兗州治滑台[參⁠ 49]
濮陽郡
(2)
濮陽縣 濮陽縣廩丘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義熙六年(410年)滅南燕後復入晉。
  • 廢棄縣份:鄄城縣。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白馬縣、燕縣。
泰山郡
(9)
奉高縣 奉高縣山茌縣嬴縣牟縣南城縣南武陽縣梁父縣博縣萊蕪縣[註⁠ 6]太原縣
  • 東晉初為泰山太守徐龕所割據,永昌元年(322年)為石勒攻陷,太元年間(376-396)復得又沒,義熙六年(410年)滅南燕後復入晉。
  • 廢棄縣份:矩平縣。[註⁠ 7]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新泰縣。[參⁠ 50]
  • 僑寄縣份:太原縣[參⁠ 51]
高平國
(8)
高平縣 高平縣方與縣金鄉縣鉅野縣平陽縣、#亢父縣、#任城縣湖陸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後來多次復得又沒,義熙六年(410年)復入晉。
  • 帶#縣份為原任城郡轄縣。
  • 南平陽縣改名平陽縣。(年代不明)[參⁠ 52][註⁠ 8]
  • 廢棄縣份:昌邑縣。
任城郡
(2)
任城縣 任城縣、亢父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東晉初廢郡併入高平郡。[參⁠ 53]
  • 廢棄縣份:樊縣。
魯郡
(3)
鄒縣 鄒縣汶陽縣魯縣
  • 東晉初為泰山太守徐龕所割據,永昌元年(322年)為石勒攻陷,後來多次復得又沒,義熙六年(410年)復入晉。
  • 魯郡故屬豫州,東晉初改屬兗州。[參⁠ 54]
  • 廢棄縣份:卞縣、公丘縣。
濟北國
(5)
盧縣 盧縣東阿縣臨邑縣穀城縣蛇丘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後來多次復得又沒,義熙六年(410年)復入晉。
*東燕郡
(2)
燕縣 #燕縣、#白馬縣
  • 東晉初析濮陽郡置,[參⁠ 55]永昌元年(322年)為石勒攻陷,後來多次復得又沒,義熙六年(410年)復入晉。
  • 帶#縣份為原濮陽郡轄縣。
陳留國
(6)
小黃縣 小黃縣雍丘縣襄邑縣尉氏縣酸棗縣長垣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義熙六年(410年)復入晉。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濟陽縣、考城縣。
  • 廢棄縣份:浚儀縣、封丘縣、外黃縣。
東平郡
(5)
須昌縣 須昌縣無鹽縣平陸縣[註⁠ 10]壽張縣范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太元年間(376-396)復得又沒,義熙六年(410年)滅南燕後復入晉。
  • 廢棄縣份:富城縣、剛平縣。
濟陰郡
(7)
定陶縣 定陶縣句陽縣成武縣冤句縣單父縣城陽縣離狐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義熙六年(410年)復入晉。
  • 廢棄縣份:乘氏縣、己氏縣。
*濟陽郡
(2)
濟陽縣 #濟陽縣、#考城縣
  • 東晉時析陳留國置。[註⁠ 11]
  • 帶#縣份為原陳留國轄縣。
豫州
(57)
壽陽 東晉豫州治壽陽城(今安徽省壽縣)
汝南郡
(10)
懸瓠城 上蔡縣平輿縣西平縣郎陵縣慎陽縣南安陽縣新息縣安城縣陽安縣灈陽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太興三年(320年)為祖逖收復,後來多次復得又沒,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復入晉。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汝陽縣
  • 廢棄縣份:新陽縣、北宜春縣、定潁縣、吳房縣
*汝陽郡
(2)
汝陽縣 #汝陽縣、*武津縣
  • 東晉初析汝南郡置,咸康三年(336年)省郡復入汝南郡,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後復置。[參⁠ 56]
  • 帶#縣份為原汝南郡轄縣。
  • 新置縣份:武津縣(416年?)。
汝陰郡
(4)
汝陰縣 汝陰縣宋縣安城縣樓煩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太興三年(320年)為祖逖收復,咸康二年(335年)省郡併入新蔡郡。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後復置。[參⁠ 57]
  • 廢棄縣份:慎縣、原鹿縣。
  • 僑寄縣份:安城縣[註⁠ 12]樓煩縣[參⁠ 58]
新蔡郡
(4)
新蔡縣 新蔡縣鮦陽縣固始縣苞信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太興三年(320年)為祖逖收復,興寧二年(364年)為前燕所陷,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復入晉。
  • 咸康二年(335年)省鮦陽、固始2縣併入新蔡縣,後復立。[參⁠ 59]
陳郡
(6)
項城縣 項城縣[註⁠ 13]#西華縣、*扶溝縣陽夏縣陳縣苦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太興三年(320年)為祖逖收復,興寧二年(364年)為前燕所陷,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復入晉。
  • 帶#縣份為原潁川郡轄縣。[參⁠ 60]
  • 新置縣份:扶溝縣(416年?)。[參⁠ 61]
  • 廢棄縣份:武平縣。
南頓郡
(2)
陳郡項城 南頓縣、*和城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太興三年(320年)為祖逖收復,興寧二年(364年)為前燕所陷,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復入晉。
  • 新置縣份:和城縣(320年?)。[參⁠ 62]
潁川郡
(9)
許昌縣 許昌縣長社縣長平縣鄢陵縣臨潁縣邵陵縣[註⁠ 14]新汲縣潁陰縣、#陽翟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太興三年(320年)為祖逖收復,升平三年(359年)為前燕所陷,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復入晉。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西華縣。
  • 帶#縣份為原河南郡轄縣。
  • 廢棄縣份:郾縣。
襄城郡 治所不明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太興三年(320年)為祖逖收復,咸康二年(335年)省郡併入潁川郡。[參⁠ 63]
  • 廢棄縣份:襄城縣、繁昌縣、郟縣、定陵縣、父城縣、昆陽縣、舞陽縣。
弋陽郡
(6)
弋陽縣 弋陽縣、#期思縣、@蓼縣軑縣、@松滋縣、@安豐縣
  • 帶#縣份為原西陽郡轄縣,帶@縣份為原安豐郡轄縣。
安豐郡
(3)
安豐 安豐縣、蓼縣、松滋縣
  • 晉安帝年間(397後-412前)廢郡併入弋陽郡。[參⁠ 64]
  • 廢棄縣份:安風縣、雩婁縣
歷陽郡
(3)
歷陽縣 歷陽縣烏江縣龍亢縣
  • 歷陽郡故屬揚州,義熙八年(412年)實行土斷,改屬豫州。
  • 僑寄縣份:龍亢縣[參⁠ 65]
*馬頭郡
(3)
馬頭城 虞縣零縣濟陽縣
  • 義熙元年(405年)以淮南郡故當塗縣地置馬頭郡。[參⁠ 66]
  • 馬頭郡故屬揚州,義熙八年(412年)實行土斷,改屬豫州。
  • 僑寄縣份:虞縣[參⁠ 67]零縣[參⁠ 68]濟陽縣[參⁠ 69]
*晉熙郡
(3)
懷寧縣 *懷寧縣、*新治縣陰安縣
  • 晉安帝年間(397後-412前),析廬江郡置晉熙郡。[參⁠ 70]
  • 晉安帝年間(397後-412前),析置懷寧縣、[參⁠ 71]新治縣。[參⁠ 72]
  • 晉熙郡故屬揚州,義熙八年(412年)實行土斷,改屬豫州。
  • 僑寄縣份:陰安縣[參⁠ 73]
淮南郡 壽春縣
  • 咸寧三年(327年)為後趙將石堪所攻陷,永和五年(349年)收復,義熙八年(412年)實行土斷,割淮南郡境為豫州梁郡實土。[參⁠ 74]
  • 廢棄縣份:壽春縣、成德縣、下蔡縣、義成縣、西曲陽縣、平阿縣、合肥縣、陰陵縣、當塗縣、逡遒縣、全淑縣、阜陵縣、東城縣、鍾離縣
廬江郡
(2)
舒縣 舒縣灊縣
  • 廬江郡故屬揚州,義熙八年(412年)實行土斷,改屬豫州。
  • 廢棄縣份:六安縣、陽泉縣、皖縣、居巢縣、臨湖縣、襄安縣、龍舒縣。
廬江郡
(1)
陽穀縣 #陽穀縣
  • 咸和二年至三年(327-328)蘇峻之亂後,割宣城郡春穀縣為廬江(僑)郡實土。[註⁠ 16]
  • 帶#縣份為原宣城郡轄縣。
  • 春穀縣改名陽穀縣。(395年)
  • 晉安帝年間(397後-412前)廢廬江(僑)郡及陽穀縣為淮南(僑)郡實土。[註⁠ 17]
西陽郡
(2)
邾縣西西陽故城 西陵縣邾縣軑縣西陽縣弋陽縣
司州
(28)
虎牢 東晉司州治虎牢(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汜水鎮
西晉末司州大半失陷,永和五年(349年)及太元九年(384年)曾短暫收復,數年後又失,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收復司州黃河以南地區[參⁠ 77]
河南郡
(11)
洛陽縣 洛陽縣河南縣鞏縣緱氏縣新城縣梁縣河陰縣陸渾縣、#東垣縣新安縣、*西東垣縣[參⁠ 78]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建武元年(317年)、永和五年(349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及太元九年(384年)曾四度收復河南郡,皆數年後又失,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收復河南郡。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成皋縣。[參⁠ 79]
  • 帶#縣份為原河東郡轄縣。
  • 新置縣份:西東垣縣。[參⁠ 78]
  • 廢棄縣份:陽城縣、陽翟縣。
滎陽郡
(9)
滎陽縣 滎陽縣京縣密縣卷縣陽武縣苑陵縣中牟縣開封縣、#成皋縣[參⁠ 79]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升平年間(357-361)及太元十年(385年)曾收復滎陽郡,皆數年後又失,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收復滎陽郡。
  • 帶#縣份為原河南郡轄縣。
弘農郡
(8)
弘農縣 弘農縣陝縣宜陽縣黽池縣、#盧氏縣華陰縣[註⁠ 19]湖縣曲陽縣[參⁠ 80]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太元十一年(386年)曾收復弘農郡,隆安元年(397年)又失,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收復弘農郡。
  • 帶#縣份為原上洛郡轄縣。
  • 僑寄縣份:曲陽縣[註⁠ 20]
河北郡 河北縣 #河北縣
  • 後秦時置河北郡,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北伐攻佔此郡,元熙元年(419年)棄守。[參⁠ 81]
  • 帶#縣份為原河東郡轄縣。
北河東郡 蒲坂縣 #蒲坂縣
  • 義熙十四年(418年)劉裕北伐攻佔蒲阪,設置北河東郡,元熙元年(419年)棄守。[參⁠ 82]
  • 帶#縣份為原河東郡轄縣。
上洛郡 上洛縣 上洛縣商縣
  • 西晉末為石勒攻陷,東晉時未再復郡。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盧氏縣。[參⁠ 80]
廣州
(109)
番禺 東晉廣州治番禺縣(今廣東省廣州市)
南海郡
(7)
番禺縣 番禺縣四會縣博羅縣龍川縣增城縣、*西平縣、*懷化縣
  • 平夷縣改名新夷縣(東晉時)。
  • 新置縣份:西平縣(年份不明)、[參⁠ 83]懷化縣(晉安帝時)、[參⁠ 84]盆允縣。[參⁠ 85]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新夷縣、盆允縣。
*東官郡
(5)
寶安縣 *寶安縣、*安懷縣、*興寧縣、*海豐縣、#海安縣
*新會郡
(2)
盆允縣 *#盆允縣、#新夷縣
  • 元熙二年(420年),析南海郡置新會郡。[參⁠ 90]
  • 帶#縣份為原南海郡轄縣。
蒼梧郡
(11)
廣信縣 廣信縣端溪縣高要縣丁留縣猛陵縣建陵縣寧新縣都羅縣、*遂城縣、*廣陵縣、*撫寧縣
  • 新置縣份:遂城縣、廣陵縣、撫寧縣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元溪縣、臨允縣、豐城縣。
  • 省併縣份:鄣平縣、武城縣。
*晉康郡
(10)
元溪縣 #元溪縣、*龍鄉縣、*晉化縣、*夫阮縣、*僑寧縣、*封興縣、*蕩康縣、*思安縣、*遼安縣、*開平縣
*新寧郡
(10)
臨允縣 #臨允縣、*南興縣、*新興縣、*博林縣、*甘東縣、*單牒縣、*威平縣、*封平縣、*平興縣、*永城縣
  • 永和七年(351年),析蒼梧郡置晉康郡。[參⁠ 97]
  • 帶#縣份為原蒼梧郡轄縣。
  • 新置縣份:南興縣、新興縣、博林縣、甘東縣、單牒縣、威平縣、封平縣、平興縣、永城縣。[參⁠ 98]
*永平郡
(10)
安沂縣 *安沂縣、#豐城縣、*蘇平縣、*叔安縣[註⁠ 21]*夫寧縣、*雷鄉縣、*盧平縣、*員鄉縣、*逋寧縣、*開城縣
  • 升平五年(361年),析蒼梧郡置晉康郡。[參⁠ 99]
  • 帶#縣份為原蒼梧郡轄縣。
  • 新置縣份:安沂縣、豐城縣、蘇平縣、叔安縣、夫寧縣、雷鄉縣、盧平縣、員鄉縣、逋寧縣、開城縣。[參⁠ 100]
鬱林郡
(21)
布山縣 布山縣阿林縣安遠縣領方縣鬱平縣新邑縣安始縣晉平縣武熙縣、*建初縣、*賓平縣、*威化縣、*新林縣、*龍平縣、*懷安縣、*綏寧縣、*歸化縣、*中冑縣、*程安縣、*威定縣、*建安縣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安廣縣。
  • 新置縣份:建初縣、賓平縣、威化縣、新林縣、龍平縣、懷安縣、綏寧縣、歸化縣、中冑縣、程安縣、威定縣、建安縣。
*晉興郡
(8)
晉興縣 *晉興縣、#安廣縣、*熙注縣、*桂林縣、*增翊縣、*廣鬱縣、*晉城縣、*鬱陽縣
  • 太興元年(318年),析鬱林郡置晉興郡。[參⁠ 101]
  • 帶#縣份為原鬱林郡轄縣。
  • 新置縣份:晉興縣、熙注縣、桂林縣、增翊縣、廣鬱縣、晉城縣、鬱陽縣。
桂林郡
(7)
潭中縣 潭中縣武豐縣夾陽縣洋平縣龍剛縣、*常安縣、*中溜縣
高涼郡
(7)
安寧縣 安寧縣思平縣高涼縣廣化縣莫陽縣、*石門縣、*長度縣
  • 移往其他州郡的縣份:海安縣。
  • 新置縣份:石門縣、長度縣。[參⁠ 104]
  • 省併縣份:化平縣、西平縣。
寧浦郡
(6)
寧浦縣 寧浦縣興道縣吳安縣平山縣始定縣簡陽縣
*義安郡
(5)
海陽縣 *#海陽縣、*綏安縣、*海寧縣、*潮陽縣、*義招縣
交州
(66)
龍編 東晉交州治龍編縣(今越南北寧省仙遊縣東)
交趾郡
(14)
龍編縣 龍編縣嬴婁縣定安縣句漏縣曲昜縣北帶縣稽徐縣西於縣朱鳶縣望海縣交興縣南定縣武寧縣海平縣
合浦郡
(9)
合浦縣 合浦縣珠官縣徐聞縣蕩昌縣南平縣毒質縣晉始縣、*朱盧縣、*新安縣
  • 新置縣份:朱盧縣(年份不明)、新安縣(年份不明)。[參⁠ 110]
新昌郡
(8)
麊泠縣 麊泠縣嘉寧縣吳定縣封山縣臨西縣西道縣、*新道縣、*晉化縣
武平郡
(8)
武定縣 *武定縣進山縣根寧縣安武縣扶安縣武興縣封溪縣平道縣
  • 新置縣份:武定縣(年份不明)。
九真郡
(11)
胥浦縣 胥浦縣移風縣常樂縣建初縣津梧縣松原縣扶樂縣高安縣寧夷縣軍安縣、*都龐縣
  • 新置縣份:都龐縣(年份不明)。
九德郡
(9)
九德縣 九德縣陽遠縣咸驩縣南陵縣蒲陽縣曲胥縣都洨縣扶芩縣西安縣
日南郡
(7)
比景縣 比景縣象林縣朱吾縣西卷縣盧容縣無勞縣壽泠縣

註解

    註:

  1. ^ 胡阿祥認為是僑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03頁)
  2. ^ 胡阿祥認為是僑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04頁)
  3. ^ 陽平、濟陰、北濟陰度屬北徐州皆在劉宋大明元年(457年)。
  4. ^ 胡阿祥認為東晉末屬北徐州。(《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11頁)
  5. ^ 胡阿祥認為東晉末屬北徐州。(《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11頁)
  6. ^ 《晉書·地理志》有萊蕪縣,胡阿祥誤以為410年新置。(《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15頁)
  7. ^ 胡阿祥據《宋書·州郡志》引《永初郡國》「無鉅平縣」,謂此矩平縣劉宋時置,則東晉時鉅平縣已廢。(《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15頁)
  8. ^ 據《宋書·州郡志》記載,平陽縣即南平陽縣,胡阿祥誤分為二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16頁)
  9. ^ 胡阿祥謂平昌、考城2縣皆屬東燕僑郡領縣,非實土東燕郡領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18頁)
  10. ^ 平陸,西晉時為東平陸,當東晉時改名。
  11. ^ 胡阿祥謂濟陽郡當義熙六年(410年)置。(《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19頁)
  12. ^ 《宋書·州郡志》誤作「宋城」。胡阿祥謂此縣乃實縣非僑縣。(《宋書州郡志匯釋》,第116頁)按安城縣《宋書·州郡志》及《晉書·地理志》均屬汝南郡轄,且此縣與汝陰郡之間隔著新蔡郡,若為汝陰郡管轄則將成為汝陰郡西部的飛地,此縣當是寄住汝陰郡境內的僑縣。
  13. ^ 《晉書·地理志》作「項縣」。
  14. ^ 《晉書·地理志》作「召陵縣」。
  15. ^ 胡阿祥認為當作「零縣令,漢舊縣作靈,故屬清河。流寓因配」。(《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第552頁)
  16. ^ 胡阿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26-827頁。
  17. ^ 《宋書·州郡志》無廬江(僑)郡記載,疑義熙八年(412年)土斷廢郡併入淮南(僑)郡。
  18. ^ 胡阿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27頁。
  19. ^ 胡阿祥謂《宋志》司州弘農郡脫華陰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35頁)
  20. ^ 《考表》謂:考《漢志》上東海郡、《續漢志》三徐州下邳國領有曲陽,則《宋志》不誣也。以弘農實郡領東土舊縣,其為僑縣無疑。(胡阿祥《宋書州郡志匯釋》,第178頁)
  21. ^ 此「叔」字為田部的叔。

參考資料

出處

    參:

  1. ^ 《太平寰宇記》卷123〈淮南道·揚州〉:「元帝渡江,歷江左,揚州常理建業。」
  2. ^ 《晉書》卷6〈元帝紀〉:「〔太興元年〕六月,旱,帝親雩。改丹陽內史為丹陽尹。」;《宋書》卷35〈州郡志一·揚州刺史〉:「元帝太興元年,改為尹。」
  3. ^ 洪亮吉《東晉疆域志》,《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第3584頁。
  4. ^ 《元和郡縣圖志》卷28〈江南道四·宣州〉:「順帝立宣城郡,東晉或理蕪湖,或理姑熟,或理赭圻。」
  5.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宣城太守〉:「廣陽令,漢舊縣曰陵陽,子明得仙於此縣山,故以為名。晉成帝杜皇后諱「陵」,咸康四年更名。」
  6.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郡太守〉:「富陽令,漢舊縣。本曰富春……晉簡文鄭太后諱『春』,孝武改曰富陽。」;《晉書》卷9〈孝武帝紀〉:「〔太元〕十九年夏六月壬子,追尊會稽王太妃鄭氏為簡文宣太后。」
  7.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郡太守〉:「新城令……張勃云:『晉末立。』疑是太康末立,尋復省也。晉成帝咸和九年又立。」
  8. ^ 《晉書》卷7〈成帝紀〉:「〔咸和二年十二月〕丙寅,徒封琅邪王昱為會稽王。」
  9.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臨海太守〉:「樂安令,晉康帝分始豐立。」
  10.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明帝太寧元年,分臨海立永嘉郡,統永寧、安固、松陽、橫陽等四縣」;《宋書》卷35〈州郡志一·揚州刺史〉:「永嘉太守,晉明帝太寧元年,分臨海立。」
  11.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臨海太守〉:「樂成令,晉孝武寧康三年,分永寧立。」
  12.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晉陵太守〉:「南沙令,本吳縣司鹽都尉署。吳時名沙中。吳平後,立暨陽縣割屬之。晉成帝咸康七年,罷鹽署,立以為南沙縣。」
  13.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淮南太守〉:「其後中原亂,胡寇屢南侵,淮南民多南度。成帝初,蘇峻、祖約為亂於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渡江者轉多,乃於江南僑立淮南郡及諸縣。晉末,遂割丹陽之於湖縣為淮南境。」
  14. ^ 14.0 14.1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淮南太守〉:「襄垣令,其地本蕪湖。蕪湖縣,漢舊縣。至於晉末,立襄垣縣,屬上黨。上黨民南過江,立僑郡縣,寄治蕪湖,後省上黨郡為縣,屬淮南。」
  15.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淮南太守〉:「當塗令,晉成帝世,與逡道俱立為僑縣,晉末分於湖為境。」
  16.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淮南太守〉:「定陵令,漢舊名,本屬襄城,後割蕪湖為境。」
  17.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淮南太守〉:「逡道令,漢作逡遒,晉作逡道,後分蕪湖為境。」
  18.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淮南太守〉:「繁昌令,漢舊名,本屬潁川。魏分潁川為襄城,又屬焉。晉亂,省襄城郡,以此縣屬淮南,割於湖為境。」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琅邪太守〉:「南琅邪太守,晉亂,琅邪國人隨元帝過江千餘戶,太興三年,立懷德縣。丹楊雖有琅邪相而無此地。成帝咸康元年,桓溫領郡,鎮江乘之蒲洲金城上,求割丹陽之江乘縣境立郡,又分江乘地立臨沂縣。《永初郡國》有陽都前漢屬城陽,後漢、《晉太康地志》屬琅邪。、費、即丘并別見三縣,並割臨沂及建康為土。費縣治宮城之北。元嘉八年,省即丘併陽都。十五年,省費併建康、臨沂。孝武大明五年,省陽都併臨沂。」
  20.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廣陵太守〉:「江都令……江左又省併輿縣。」
  21.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義熙七年……又分廣陵界置海陵、山陽二郡。」;《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海陵太守,晉安帝分廣陵立。」
  22.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海陵太守〉:「臨江令,晉安帝立。」
  23.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海陵太守〉:「如皋令,晉安帝立。」
  24.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海陵太守〉:「寧海令,晉安帝立。」
  25.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海陵太守〉:「蒲濤令,晉安帝立。」
  26.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海陵太守〉:「建陵令,晉安帝立。」[註⁠ 1]
  27.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義熙七年……以盱眙立盱眙郡,統考城、直瀆、陽城三縣。」;《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盱眙太守……晉屬臨淮,晉安帝分立。」
  28.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海陵太守〉:「陽城令,晉安帝立。」
  29.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海陵太守〉:「瀆令,晉安帝立。」
  30.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鍾離太守,本屬南兗州,晉安帝分立。案漢九江郡、晉淮南郡有鐘離縣,即此地也。」
  31.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鍾離太守〉:「燕縣令,故屬東燕。流寓因配。」
  32.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鍾離太守〉:「朝歌令,本屬河內,晉武帝分河內為汲,又屬焉。流寓因配。」
  33.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鍾離太守〉:「樂平令,前漢曰清,屬東郡,章帝更名,《晉太康地志》無。流寓因配。」
  34.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山陽太守,晉安帝義熙中土斷分廣陵立。」
  35.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山陽太守〉:「山陽令,射陽縣境,地名山陽,與郡俱立。」
  36.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山陽太守〉:「鹽城令,舊曰鹽瀆,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復立。晉安帝更名。」
  37.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山陽太守〉:「東城令,晉安帝立。」
  38.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山陽太守〉:「左鄉令,晉安帝立。」
  39. ^ 39.0 39.1 39.2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秦郡太守,晉武帝分扶風為秦國,中原亂,其民南流,寄居堂邑。堂邑本為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晉又屬臨淮。晉惠帝永興元年,分臨淮淮陵立堂邑郡,安帝改堂邑為秦郡。……《永初郡國》又領臨塗(晉、宋立)、平丘(漢舊,屬陳留,《晉太康地志》無。)、外黃(漢舊名,屬陳留。)、沛、雍丘、浚儀、頓丘(別見)凡七縣。何無雍丘、外黃、平丘、沛,徐又無浚儀。元嘉八年,以沛併頓丘。後廢帝元徽元年,割頓丘屬新昌。領縣四」
  40.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秦郡太守〉:「秦令,本屬秦國,流寓立。」
  41.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秦郡太守〉:「尉氏令,漢舊名,屬陳留。」
  42.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秦郡太守〉:「義成令,江左立。」
  43. ^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徐州〉:「義熙七年,始分淮北為北徐州,淮南但為徐州,統彭城、沛、下邳、蘭陵、東莞、東安、琅邪、淮陽、陽平、濟陰、北濟陰十一郡。[註⁠ 3]」;《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安帝義熙七年,始分淮北為北徐。」
  44. ^ 《晉書》卷7〈成帝紀〉:「〔咸和元年〕十二月,濟岷太守劉闓殺下邳內史夏侯嘉,叛降石勒。」;卷8〈哀帝紀〉:「〔升平二年〕以散騎常侍郗曇為北中郎將、持節、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諸軍事、徐兗二州刺史,鎮下邳。」
  45.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東安太守〉:「發干令,漢舊名,屬東郡。《太康地志》無,江左來配。」
  46. ^ 《魏書》卷106〈地形志中·東楚州〉:「司馬德宗置宿豫郡。」
  47.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淮陽太守〉:「宿預令,晉安帝立。」
  48. ^ 48.0 48.1 48.2 48.3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淮陽太守,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角城令,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 晉寧令,故屬濟岷,流寓來配。 上黨令,本流寓郡,併省來配。」
  49.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兗州刺史,後漢治山陽昌邑,魏、晉治廩丘;武帝平河南,治滑台。」
  50.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東安太守〉:「新泰令,魏立,屬泰山。」
  51.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太原太守〉:「太原令,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屬泰山。」
  52.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高平太守〉:「平陽令,漢舊縣。曰南平陽。」
  53.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高平太守〉:「《永初郡國》及徐並又有任城縣。(前漢屬東平,章帝元和元年,分東平為任城,又屬焉。晉亦屬任城。江左省郡為縣也。)
  54.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魯郡太守,秦薛郡,漢高後更名。本屬徐州,光武改屬豫州,江左屬兗州。」
  55.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兗州刺史〉:「又有東燕郡,江左分濮陽所立也,領燕縣、(前漢曰南燕,後漢曰燕,並屬東郡。《太康地志》屬濮陽。)白馬、平昌、考城凡四縣。」[註⁠ 9]
  56.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豫州刺史〉:「汝陽太守,《晉太康地志》、王隱《地道》無此郡,應是江左分汝南立。晉成帝咸康三年,省並汝南,後又立。
  57.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豫州刺史〉:「汝陰太守,晉武帝分汝南立,成帝咸康二年,省並新蔡,後復立。
  58.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汝陰太守〉:「樓煩令,漢舊縣,屬雁門。流寓配屬。」
  59.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新蔡太守〉:「鮦陽令,漢舊縣。晉成帝咸康二年,省併新蔡,後又立。 固始令,故名寢丘之地也。漢光武更名。晉成帝咸康二年,並新蔡,後又立。」
  60.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陳郡太守〉:「西華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初省,惠帝永康元年復立,屬潁川。江左度此。」
  61.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陳郡太守〉:「《永初郡國》有扶溝。」
  62.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南頓太守〉:「和城令,何江左立。」
  63.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豫州刺史〉:「潁川太守,秦立。魏分潁川為襄城郡,晉成帝咸康二年,省襄城還並潁川。
  64.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弋陽太守〉:「安豐令,舊郡,晉安帝併為縣。」「安豐太守,魏文帝分廬江立。江左僑立,晉安帝省為縣,屬弋陽。」
  65.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歷陽太守〉:「龍亢令,漢舊名,屬沛郡,《晉太康地志》屬譙。江左流寓立。」
  66.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馬頭太守,屬南豫州,故淮南當塗縣地,晉安帝立,因山形立名。」;《太平寰宇記》卷128〈淮南道·濠州鍾離縣〉:「按晉太元二年,謝玄為兗州刺史,以為馬頭城。至義熙元年立為馬頭郡,緣山形為名。」
  67.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馬頭太守〉:「虞縣令,漢舊名,屬梁郡。流寓因配。」
  68.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馬頭太守〉:「零縣令,晉安帝立。」[註⁠ 15]
  69.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馬頭太守〉:「濟陽令,故屬濟陽。流寓因配。」
  70.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南豫州刺史〉:「晉熙太守,晉安帝分廬江立。」
  71.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晉熙太守〉:「懷寧令,晉安帝立。」
  72.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晉熙太守〉:「新治令,晉安帝立。」
  73.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晉熙太守〉:「陰安令,漢舊名,屬魏郡,《晉太康地志》屬頓丘。」
  74. ^ 《晉書》卷8〈穆帝紀〉:「〔永和五年〕石遵揚州刺史王浹以壽陽來降。」卷105〈石勒載記下〉:「石堪攻晉豫州刺史祖約於壽春,屯師淮上。晉龍驤將軍王國以南郡叛降於堪。南陽都尉董幼叛,率襄陽之眾又降於堪。祖約諸將佐皆陰遣使附於勒。石聰與堪濟淮,陷壽春,祖約奔歷陽,壽春百姓陷於聰者二萬餘戶。」
  75.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西陽太守〉:「孝寧侯相,本軑縣,漢舊縣。」
  76.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西陽太守〉:「《永初郡國》、何、徐並有弋陽縣。」
  77.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司州刺史〉:「司州刺史,漢之司隸校尉也。晉江左以來,淪沒戎寇,雖永和、太元王化暫及,太和、隆安還復湮陷。牧司之任,示舉大綱而已。縣邑戶口,不可具知。武帝北平關、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刺史,治虎牢,領河南、滎陽、弘農實土三郡。」
  78. ^ 78.0 78.1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司州刺史〉:「河南領洛陽、河南、鞏、緱氏、新城、梁、(並漢舊縣。)河陰、(《晉太康地志》有。)陸渾、(漢舊縣,屬弘農,《晉太康地志》屬河南。)東垣、(二漢、《晉太康地志》、何有垣縣。)新安、(二漢屬弘農,《晉太康地志》屬河東。)西東垣,(新立。)凡十一縣。」
  79. ^ 79.0 79.1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司州刺史〉:「滎陽領京、密、滎陽、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成皋,(並漢舊縣。屬河南。)凡九縣。」
  80. ^ 80.0 80.1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司州刺史〉:「弘農領弘農、陝、宜陽、黽池、盧氏、(並漢舊縣。)曲陽,(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無。)凡七縣。」
  81. ^ 《資治通鑑》卷118:「檀道濟、沈林子自陝北渡河,拔襄邑堡,秦河北太守薛帛奔河東。」胡三省注:「襄邑堡在河北郡河北縣,漢、晉屬河東郡,秦分立河北郡。」
  82. ^ =《宋書》卷51〈宗室傳·劉遵考〉:「〔劉遵考〕隨高祖北伐。時高祖諸子竝弱,宗室唯有遵考。長安平定,以督并州、司州之北河東、北平陽、北雍州之新平、安定五郡諸軍事、輔國將軍、并州刺史,領河東太守,鎮蒲阪。」
  83.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南海太守〉:「西平令,《永初郡國》有。」
  84.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南海太守〉:「懷化令,晉安帝立。」
  85.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新會太守〉:「盆允令,《永初郡國》故屬南海。」
  86.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成帝分南海立東官郡。」;《宋書》卷38〈州郡志四·東官太守〉:「東官太守,何志故司鹽都尉,晉成帝立為郡。《廣州記》,晉成帝咸和六年,分南海立。」
  87. ^ 《元和郡縣圖志》卷34〈嶺南道一·廣州〉:「東莞縣,本漢博羅縣地,晉成帝咸和六年於此置寶安縣。」
  88.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東官太守〉:「江左立。」
  89. ^ 89.0 89.1 《宋書》卷38〈州郡志四·義安太守〉:「海陽令,何志晉初立。《晉太康地志》無。晉地記故屬東官。」
  90.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恭帝分南海立新會郡。」;《宋書》卷38〈州郡志四·新會太守〉:「新會太守,晉恭帝元熙二年,分南海立。《廣州記》云:「永初元年,分新寧立,治盆允。」
  91.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穆帝分蒼梧立晉康、新寧、永平三郡。」;《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康太守〉:「晉康太守,晉穆帝永和七年分蒼梧立,治元溪。」
  92.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康太守〉:「何志無復龍鄉縣,當是晉末立。元嘉二十年前,以龍鄉併端溪也。」
  93.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康太守〉:「晉化令,何志不注置立,疑是晉末所立。」
  94.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康太守〉:「夫阮令,《永初郡國》有。」
  95.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蒼梧太守〉:「僑寧令,《永初郡國》有,及何志並屬晉康,徐志度此。」
  96.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康太守〉:「《永初郡國》又有封興、蕩康、思安、遼安、開平縣。何志無遼安、開平二縣,餘與《永初郡國》同。封興、蕩康、思安、別見。遼安、開平,應是晉末立,元嘉二十年前省。」
  97.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穆帝分蒼梧立晉康、新寧、永平三郡。」;《宋書》卷38〈州郡志四·新寧太守〉:「新寧太守,晉穆帝永和七年,分蒼梧立。」
  98.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新寧太守〉:「《永初郡國》有平興、永城縣,何、徐志有永城,無平興。此二縣當是晉末立。」
  99.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穆帝分蒼梧立晉康、新寧、永平三郡。」;《宋書》卷38〈州郡志四·永平太守〉:「永平太守,晉穆帝升平五年,分蒼梧立。」
  100.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永平太守〉:「《永初郡國》有雷鄉、盧平、員鄉、逋寧、開城五縣,當是與郡俱立。」
  101.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元帝分鬱林立晉興郡。」;《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興太守〉:「晉興太守,晉元帝太興元年,分鬱林立。」
  102.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常安,《太康地志》有而王隱無。」
  103.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中溜令,漢舊縣,屬郁林,《晉太康地志》無。」
  104.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高涼太守〉:「《永初郡國》高涼又有石門、廣化、長度、宋康四縣。何、徐並無宋康,當是宋初所立,元嘉二十年以前省,其餘當是江左所立。」
  105.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安帝分東官立義安郡。」;《宋書》卷38〈州郡志四·義安太守〉:「義安太守,晉安帝義熙九年,分東官立。」
  106.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義安太守〉:「綏安令,何志與郡俱立。《晉地記》故屬東官。」
  107.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義安太守〉:「海寧令,何志與郡俱立。《晉地記》故屬東官。」
  108.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義安太守〉:「潮陽令,何志與郡俱立。《晉地記》故屬東官。」
  109.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義安太守〉:「義招令,晉安帝義熙九年,以東官五營立。」
  110.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合浦太守〉:「新安長,江左立。」
  111.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武平太守〉:「新道長,江左立。」
  112.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武平太守〉:「晉化長,江左立。」

書籍

  • 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