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贝卡·克拉克

丽贝卡·克拉克(英語:Rebecca Clarke,1886年8月27日—1979年10月13日)是英裔美国古典音乐作曲家、国际知名中提琴演奏家,也是历史上很早的女子职业管弦乐手。克拉克生于英格兰哈罗,在伦敦大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因老师突然向她求婚退学,后又进入南肯辛顿皇家音乐学院深造。她拥有英美双重国籍,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德国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滞留美国,于1944年和作曲家兼钢琴演奏家詹姆斯·弗里斯金结为连理,战争结束后定居美国,长寿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该国生活。1979年,克拉克在纽约家中去世,享年93岁。

克拉克手持中提琴(摄于1919年)

克拉克作品不多,但作曲技巧和才华颇受认可。她的部分作品至今仍未出版,另有相当一部分是近期出版,即便是克拉克在世期间发行的作品,在她停止作曲后也基本被世人遗忘,直到1976年才再度引起音乐界的兴趣。丽贝卡·克拉克学会于2000年成立,旨在推动克拉克音乐的研究和演出。

早年经历

 
克拉克于1907至1910年在南肯辛顿的皇家音乐学院深造

1886年8月27日,丽贝卡·克拉克在英格兰哈羅區出生,父亲约瑟夫·泰彻·克拉克(Joseph Thacher Clarke)是美国人,母亲艾格尼丝·宝琳娜·玛丽·阿玛莉·赫尔费里奇(Agnes Paulina Marie Amalie Helferich)来自德国[1]。约瑟夫热爱音乐,安排比丽贝卡小15个月的弟弟汉斯·泰彻·克拉克Hans Thacher Clarke)学习音乐,丽贝卡旁听几节课后开始学习小提琴[2]。1903年,她进入伦敦大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但因1905年和声教师珀西·希尔德·迈尔斯Percy Hilder Miles)向她求婚,父亲马上安排女儿退学。约瑟夫后来在遗嘱中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留给女儿。离开皇家音乐学院后不久,丽贝卡首度前往美国。[2]接下来她又于1907至1910年进入南肯辛顿皇家音乐学院深造,成为首批向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爵士学习作曲的女学员[3]。中提琴此时逐渐成为获得普遍认可的独奏乐器,克拉克在斯坦福的敦促下将学习重心从小提琴转移到中提琴[1],与当时颇富盛名的中提琴演奏家莱昂内尔·特蒂斯Lionel Tertis)一起学习[1]。1910年,克拉克与皇家音乐学院的同学合作,创作中国背景诗歌《泪》(Tears[2]。她还组织学生音乐会研究并表演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的曲目,并在雷夫·佛汉·威廉斯指导下亲自献唱[2]

丽贝卡发现父亲的婚外情后严辞谴责,结果被约瑟夫赶出家门并切断经济来源[4]。她被迫在1910年离开皇家音乐学院,开始靠拉中提琴维生。1912年,亨利·伍德邀请她加入女王音乐厅管弦乐团,克拉克至此成为历史上很早的职业管弦乐团女乐手。[3][5]1916年,她移居美国继续表演生涯。1918年,克拉克署化名安东尼·特伦特(Anthony Trent)创作的中提琴与钢琴抒情小品《摩耳甫斯》(Morpheus)在纽约首演,她亲自上台与大提琴演奏家梅·穆克尔May Mukle)合作演出。评论家称赞“特伦特”创作的乐曲,但对克拉克在首演作品时的表现基本视而不见。[4]1919年,克拉克的邻居、音乐赞助人伊丽莎白·斯普拉格·柯立芝Elizabeth Sprague Coolidge)举办作曲竞赛,克拉克以《中提琴奏鸣曲》参赛,拉开个人作曲生涯高峰的序幕。最终克拉克与欧内斯特·布洛赫的作品在72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并列排名第一。柯立芝随后宣布布洛赫胜出,记者推测“丽贝卡·克拉克”不过是布洛赫的化名,或者是认为《中提琴奏鸣曲》绝对不可能真是克拉克作曲,[5]因为当时社会甚至无法想象女人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音乐。《中提琴奏鸣曲》获得普遍好评,于1919年在伯克希尔音乐节(Berkshire music festival)首演。1921年,克拉克以《钢琴三重奏》再次在柯立芝的作曲比赛中大放异彩,但依然未获冠军。1923年,三度参赛的克拉克交出大提琴和钢琴狂想曲》,成为柯立芝作曲比赛唯一的女冠军。[5]这三部作品代表克拉克作曲生涯的高潮[1]

晚年及婚姻

克拉克于1922至1923年举行首次世界巡回演出,然后从1924年开始在伦敦参加独奏及合奏演出[6]。1927年,她与玛乔丽·海沃德Marjorie Hayward)、凯瑟琳·朗Kathleen Long)和梅·穆克尔组建女子钢琴四重奏乐团“英格兰乐团”。20世纪20至30年代,克拉克多次参与唱片录制,并在英国广播公司的音乐节目中表演,这段时间她的作曲量大幅下降。[1]1931年,克拉克随英格兰乐团在巴黎殖民博览会演出[7]。1927至1933年间,克拉克同小她八岁的英国已婚男中音歌唱家约翰·高斯(John Goss)陷入热恋[3]。克拉克创作的多首成熟歌曲均由高斯首演,其中《六月暮光》(June Twilight)和《印章人》(The Seal Man)都是专门为他所作。她在两人恋情结束时完成《老虎老虎》(Tiger, Tiger),此后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才再度创作独唱曲目。[8]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正在美国探望两个弟弟的克拉克无法获得签证返回英国,所以在弟弟家暂住。1942年,她接受聘请为康涅狄格州居民担任家庭教师。[9]1939至1942年间,她共写出十首曲目,其中包括《英格兰古调帕萨卡利亚舞曲》(Passacaglia on an Old English Tune[2]。1944年,克拉克在曼哈顿偶遇南肯辛顿皇家音乐学院的老同学詹姆斯·弗里斯金(James Friskin),后者此时已是作曲家和音乐会钢琴家,还是茱莉亚学院的创始成员,两人此时均已年近花甲,重拾友谊后很快就在同年九月结为连理。据音乐学家莉安·柯蒂斯(Liane Curtis)表述,弗里斯金让克拉克“感受到深切的满足感和平衡感”。[3]

音乐史学家斯蒂芬·班菲尔德Stephen Banfield)宣称,克拉克是战间期英国最杰出的女作曲家[10],但她后期完成的作品很少[1]。克拉克患有持续性抑郁症[11],而且她的创作不但很少得到鼓励,有些甚至遭遇彻底否定,这都导致她不愿意作曲[3]。克拉克自认无法平衡私生活和作曲需求,在她看来,作曲需要全天候投入,“除非每天一睁眼想到的第一件事和入睡前思考的最后一件事”都是作曲,否则就根本做不到。虽有丈夫鼓励,但克拉克婚后就不再演出和作曲,但还是继续编曲直至去世前不久。[1][3]

克拉克卖掉父亲留着她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在伦敦大学皇家音乐学院设立梅·穆克尔奖,该奖至今坚持每年向杰出的大提琴家颁发[12]。1967年丈夫去世后,她开始撰写回忆录《我也曾有爸爸》(I Had a Father Too,又名《芥末勺》)并在1973年完成,但一直没有出版。根据书中记载,克拉克小时候经常遭父亲殴打,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她对生活及地位的看法因此改变[3]。1979年10月13日,丽贝卡·克拉克在纽约的家中去世,享年93岁,遗体火葬处理[1]

音乐

 
1918年克拉克作品的节目单,她的二重奏《摩耳甫斯》作者显示化名安东尼·特伦特

克拉克长年从事中提琴职业演奏,所以创作的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有中提琴声部,并且大多是为自己或参加的乐团所写。她曾加入多个全女子室内乐团,如诺拉·克兰奇四重奏(Nora Clench Quartet)、英格兰乐团及达兰尼姐妹(d'Aranyi Sisters)。她还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特别是同大提琴家穆克尔。她的作品受到二十世紀古典音樂多种潮流显著影响。克拉克与当时许多世界知名的作曲家相互熟悉,其中包括布洛赫和莫里斯·拉威尔,外界也经常对比他们的作品。[1]

评论经常将克拉克的作品与德彪西印象派联系起来,特别是乐曲中丰富的层次感和现代主义和声。她的《中提琴奏鸣曲》(与布洛赫、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奏鸣曲》在同一年发表)便是其中典范,首先以五声音阶主题开场,配以浑厚和声和情绪强烈的自然音,以及密集且复杂的节奏层次。这首乐曲至今仍是中提琴标准曲目。再早一年的《摩耳甫斯》是克拉克连续创作十余年歌曲和小品后完成的第一部长篇。拿下柯立芝作曲比赛冠军的《狂想曲》约有23分钟长,是克拉克最显雄心的作品:复杂的音乐理念、暧昧的音调,令全曲情绪丰厚多变。相比之下,她一年后完成的小提琴独奏曲《仲夏之月》(Midsummer Moon)十分轻快灵动。[4]

除弦乐室内乐外,克拉克创作的歌曲也很多,早期绝大部分作品都是钢琴伴奏人声独唱。1933年的《老虎老虎》以威廉·布莱克诗作《》(The Tyger)为背景,曲风阴暗、充满沉思感,接近表现主义曲风。这首歌的创作周期长达五年,期间她正与高斯相恋,没有涉足其他作品,后在1972年修订。[5]不过,她的大部分歌曲本质上都很轻快,最早的作品都是轻音乐歌曲,然后吸纳威廉·巴特勒·叶芝約翰·麥斯菲爾阿尔弗雷德·爱德华·豪斯曼等人经典作品的影响自创音乐体系[1]

1939至1942年间是克拉克停止作曲前最后的高产期,她的音乐风格变得更加鲜明和对位,注重音乐动机和音调结构,这些都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标志。克拉克1941年完成的《杜姆卡》(Dumka)直到21世纪才出版,由小提琴、中提琴和钢琴演奏,折射巴托克·贝拉博胡斯拉夫·马尔蒂努东欧民俗音乐风。[5]克拉克同样在1941年创作并亲自登台首演的《英格兰古调帕萨卡利亚舞曲》根据托马斯·塔利斯创作的音乐主题发展,并且主题旋律贯穿始终。乐曲富于情调,以多利安调式为主,但又转入十分少见的弗里吉安调式Phrygian mode)。克拉克在曲谱中标注敬献“BB”,表面上看是指她的侄女玛格达琳(Magdalen),但学者推测更可能是组织音乐会纪念克拉克故友弗兰克·布里奇本杰明·布里顿,布里奇对克拉克的音乐影响很大。[13]同样在1941年完成的《前奏、快板和田园曲》(Prelude, Allegro, and Pastorale)也受到新古典主义音乐显著影响,起初是她为弟弟和弟妹创作,由单簧管和中提琴演奏[4]

克拉克没有谱写交响曲协奏曲之类大型作品。她共计创作52首歌曲、11段合唱曲目、21部室内乐、钢琴三重奏和中提琴奏鸣曲[5]。她的作品曾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世人遗忘,但在1976年广播电台播出庆祝她鲐背之年的节目后再度引起音乐界兴趣。克拉克的大半作品至今没有出版,与她的创作的文稿一样由后人收藏,[11]直到21世纪初才有更多作品印刷出版或录音[14],如2002年发行的两首弦乐四重奏和《摩耳甫斯》[4]

现代评论家普遍认可克拉克的作品。1981年7月的《留声机》(Gramophone)杂志称赞她的小提琴奏鸣曲“思路通透、结构完善”[15],1985年7月该杂志又发文评述乐曲中“强烈的情绪和暗沉的乐调”[16]。英国中提琴家海伦·卡勒斯(Helen Callus)曾录制克拉克的部分曲目,安德鲁·阿亨巴赫(Andrew Achenbach)在2003年针对录音发表的评论中认为,《摩耳甫斯》既“震撼”又显“柔弱”[17]。2005年,劳伦斯·维特斯(Laurence Vittes)赞扬克拉克的《摇篮曲》(Lullaby)“极其甜美而温柔”[18]。此外,《留声机》还在1987年3月刊发评论,称“如此出众的笔触和这般动人的音乐居然默默无闻那么多年,实在不可思议”[19]。2017年,BBC广播三台将克拉克选为“本周作曲家”,并播放五小时的音乐作品[20]

丽贝卡·克拉克学会

2000年,音乐学家柯蒂斯和杰西·安·欧文斯(Jessie Ann Owens)在布兰戴斯大学女子学习研究中心创办丽贝卡·克拉克学会(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旨在提升丽贝卡·克拉克作品的名气,推动演出和学术研究,至今已促成克拉克作品的多次世界首演,录制尚未发行的曲目并在期刊发表文章[21]

学会从克拉克的遗产中找到尚未出版的作品,如1997年发现的歌曲《宾诺里》(Binnorie)长12分钟,根据凯尔特人民间传说创作,后于2001年10月27日在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首演[22]。学会创立至今已发表数十部此前不为世人所知的作品,克拉克的多首室内乐,如大提琴与钢琴《狂想曲》及她唯一的钢琴曲《送葬》(Cortège)都于2000年使用她遗留下来的曲谱首度录音。2002年,学会组织并赞助1907和1909年小提琴奏鸣曲的世界首演。2016年,她的钢琴三重奏在英国演出并经BBC广播三台直播,此后又与其他作品一起在美国、奥地利、爱尔兰等国家演出,最近一次是2020年2月在纽约州表演。[23][24]

学会主席柯蒂斯也是2004年开始在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图书《丽贝卡·克拉克读者》(A Rebecca Clarke Reader)主编,但因克拉克遗产现任管理人投诉书中引用尚未发表的素材而召回[25]。不过,该书此后又经丽贝卡·克拉克学会重新出版[26]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Ponder, Michael. Clarke, Rebecca Helferich (1886–1979).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20-08-06]. doi:10.1093/ref:odnb/611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9).  
  2. ^ 2.0 2.1 2.2 2.3 2.4 Curtis, Liane. Violist to Violist: Nancy Uscher's Interview with Rebecca Clarke Friskin. Curtis, Liane (编).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05: 185. ISBN 978-0-9770079-0-5.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Curtis, Liane. A Case of Identity (PDF). Musical Times. 1996-05: 15–21 [2020-08-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28). 
  4. ^ 4.0 4.1 4.2 4.3 4.4 Ponder, Michael. Rebecca Clarke: Midsummer Moon (音像媒体说明). 2000. Dutton Laboratories. 
  5. ^ 5.0 5.1 5.2 5.3 5.4 5.5 Curtis, Liane. Rebecca Clark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6. ^ Reich, Nancy B. Rebecca Clarke: An Uncommon Woman. Curtis, Liane (编).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05: 10–18. ISBN 978-0-9770079-0-5. 
  7. ^ Clarke, Rebecca. La Semaine Anglaise at the Paris Colonial Exhibition. BMS Bulletin. Autumn 1931,. New Series I: 7–11. 
  8. ^ Stein, Deborah. 'Dare seize the fi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ngs of Rebecca Clarke. Curtis, Liane (编).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05: 43–78. ISBN 978-0-9770079-0-5. 
  9. ^ Ammer, Christine. Unsung: A History of Women in American Music 2nd. Amadeus. 2001: 167. ISBN 1-57467-058-1. 
  10. ^ Banfield, Stephen. Clarke, Rebecca (Thacher). The Norton/Grove Dictionary of Women Composers. W.W. Norton and Co: 120. 1995. 
  11. ^ 11.0 11.1 Curtis, Liane. When Virginia Woolf met Rebecca Clarke. Newsletter of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Fall 2003. 
  12. ^ Schleifer, Martha Furman. Program notes to Clarke's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Hildegard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13. ^ Curtis, Liane. Program notes to "Passacaglia on an Old English Tune". Hildegard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14. ^ Curtis, Liane (编).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05: 3–5. 
  15. ^ Review: Britten. Lacrymae, Op. 48, Clarke. Viola Sonata.. Gramophone. 1981-07: 48. 
  16. ^ Review: Clarke. Viola Sonata.. Gramophone. 1985-07: 42. 
  17. ^ Achenbach, Andrew. Review: A Portrait of the Viola. Gramophone. 2003-02: 65. 
  18. ^ Vittes, Laurence. Viola View. Gramophone. 2005-11: 49. 
  19. ^ Review: Clarke. Piano Trio.. Gramophone. 1987-03: 75. 
  20. ^ The Famous Viola Sonata, Rebecca Clarke (1886–1979), Composer of the Week. BBC Radio 3.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7). 
  21. ^ About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20-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22. ^ "Binnorie: A Ballad" featured at Atlanta Conference (PDF).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11-17). 
  23. ^ News and Events.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1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9). 
  24. ^ Rebecca Clarke.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25. ^ Byrne, Richard. Silent Treatment.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4-07-16 [201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26. ^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扩展阅读

  • Ann M. Woodward. program notes to Clarke's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J. & W. Chester, Ltd. 1985.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丽贝卡·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