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副都统

京口副都统是清朝中后期统领京口驻防副都统,为正二品武官。由江寧將軍统辖[1]辛亥革命时,镇江光复,末任副都统载穆自杀[2],京口旗营自然解体[3]:35

历史沿革

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以海警,命都统伯石廷柱镇海大将军印,统率八旗官兵驻防京口(时为丹徒县地)。顺治十六年(1659年)九月,因鄭成功北伐焚陷南北郡县,复设重镇,命都统刘之源挂镇海大将军印,统八旗官兵驻防镇江,镇守长江沿江地方[3]:35

康熙后,因战事减少,京口旗营的旗兵减员,统领不再挂大将军印[3]:35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设京口副都统,又称鎮守京口沿江沿海等處地方掌印副都統[1]道光年间,京口旗营设一名副都统,两名左右翼协领、十六名防御。兵员为1700人的蒙古八旗兵。较大战事,由清廷增兵支援[3]:35—36

1911年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苏州城(今江苏省苏州市)宣布江苏独立、脱离清廷。11月7日,镇江新軍起义,成立镇江军政府。8日,京口副都统载穆下令京口旗营向镇江军政府投降。8日中午,镇江城开城,李竟成率队入城,收缴旗营武器和衙大印。载穆自杀[2]

历任京口旗营统率

  • 石廷柱顺治十二年(1655年),挂镇海大将军印,驻防京口[3]:35
  • 刘之源,顺治十六年(1659年)九月,挂镇海大将军印,驻防京口[3]:35
  • 张思恭,挂镇海大将军印,驻防京口[3]:35
  • 石华善,挂安南大将军印,驻防京口[3]:35

历任京口副都统

乾隆朝

姓名 任命時間 卸任時間 卸任原因 備註
瑪爾圖 乾隆二十八年 乾隆三十一年
穆尔泰 乾隆三十一年 乾隆三十二年
圖桑阿 乾隆三十二年 乾隆三十二年
薩爾圖 乾隆三十二年 乾隆三十四年
三全 乾隆三十四年 乾隆三十四年
圖桑阿 乾隆三十四年 乾隆四十五年
慶麟 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四十八年
文常 乾隆四十八年 乾隆五十四年
武德禮(署) 乾隆四十八年 乾隆?年
永慶(署) 乾隆五十四年 乾隆?年
陽春保 乾隆五十四年 乾隆六十年
勒里善 乾隆六十年 乾隆六十年
富尼善 乾隆六十年 乾隆六十年
策巴克(署) 乾隆六十年 乾隆六十年
成策 乾隆六十年 嘉庆二年

嘉庆朝

姓名 任命時間 卸任時間 卸任原因 備註
阿玉什 嘉庆二年 嘉庆七年
田國榮 嘉庆七年 嘉庆七年
賡音素 嘉庆七年 嘉庆十九年
額爾經額 嘉庆十九年 道光六年

道光朝

姓名 任命時間 卸任時間 卸任原因 備註
穆朗阿 道光六年 道光七年
春生 道光七年 道光七年
岱龄 道光七年 道光十五年
春生(署) 道光十五年 道光十五年
苏隆阿 道光十五年 道光十八年
于兆祥 道光十八年 道光二十年
海龄 道光二十年 道光二十年 自杀殉国
吴必淳 道光二十年 道光二十年
齐哴阿 道光二十二年 道光二十三年
琦忠 道光二十三年 咸丰元年

咸丰朝

姓名 任命時間 卸任時間 卸任原因 備註
文艺 咸丰元年 咸丰三年
长安 咸丰三年 咸丰四年
哈福那(署) 咸丰四年 咸丰五年
致祥(署) 咸丰五年 咸丰五年
万成(署) 咸丰五年 咸丰五年
都兴阿 咸丰五年 咸丰五年
绷阔(署) 咸丰五年 咸丰?年
绷阔 咸丰六年 咸丰六年
巴东阿 咸丰六年 咸丰十一年
魁玉(护) 咸丰十一年 咸丰?年
海全 咸丰十一年 同治一年

同治朝

姓名 任命時間 卸任時間 卸任原因 備註
杜嘎尔 同治元年 同治三年
魁玉 同治三年 同治四年
富和 同治四年 同治六年
富升(署) 同治四年 同治?年
连步廷 同治六年 同治九年
恒惠 同治九年 同治十三年
海瑛 同治十三年 光绪五年

光绪朝

姓名 任命時間 卸任時間 卸任原因 備註
钟云 光绪五年 光绪十五年 因病解职
致麟 光绪十五年 光绪十七年
积忠 光绪十七年 光绪十九年
保年 光绪十九年 光绪二十一年
吉升阿 光绪二十一年 光绪二十七年
奇克伸布 光绪二十七年 光绪三十年
奎芳 光绪三十年 宣统二年

宣统朝

姓名 任命時間 卸任時間 卸任原因 備註
载穆 宣统二年 宣统三年 自杀殉职

注释

  1. ^ 1.0 1.1 京口副都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工作室網站. [2024-07-28] (繁体中文). 
  2. ^ 2.0 2.1 辛亥革命中的镇江光复. 镇江市史志办公室网站. 2013-03-20 [2024-07-28] (简体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徐苏. 京口旗营述略. 《镇江高专学报》 (江苏省镇江市: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2012, (2012年第1期): 35—39. ISSN 1008-8148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