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之變

唐玄宗李隆基针对太平公主势力的大型政变
(重定向自先天政變

先天之變[1],又稱先天政變,是中国唐朝中期玄宗時代的一場大型政變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宣稱姑母太平公主準備叛變,起兵斩杀太平公主諸黨羽,並賜死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死後,李唐政權宣告穩定,也結束了從神龙政变7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2],以及结束唐高宗中期以来后宫掌权五十餘年的局面。

先天之變
日期713年7月(唐玄宗先天二年)
地点
结果 政變成功。
太平公主势力被铲除,玄宗完全获得军国大事主导权,太上皇睿宗之权完全释出。
結束了從神龙政变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以及唐高宗中期以来后宫掌权五十餘年的局面。
参战方
玄宗李隆基集團 太平公主集團
指挥官与领导者
唐玄宗李隆基
郭元振
王毛仲
太平公主

事件背景

在先前的唐隆政变中,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以禁軍诛杀了韋皇后安樂公主,徹底剿滅韋氏一黨,並迫使堂弟李重茂禪位給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

李旦復辟,是為睿宗,按宗法,嫡長子宋王李成器應為太子,但李隆基掌握實權,成器於是以“国治以序,国乱以功”推讓。李隆基立為太子,與太平公主矛盾日深,太平公主總想另立太子,隆基亦想除掉太平公主。

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經由太平公主的人馬,《資治通鑒》:「自宰相以下,進退其一言,其餘薦士驟歷清顯者不可勝紀,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文武百官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數人外,大多數都依附太平公主。

睿宗雖則試圖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尋求政治平衡,但愈來愈傾向太子,景雲二年(711年)二月,睿宗命太子監國,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由太子處分。太平公主雖力勸睿宗不要放棄處理大政的權力,但已無濟於事了,延和元年(712年)八月廿五日,睿宗內禪,退為上皇,太子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夫婿武攸暨離世。

事件經過

玄宗登基以後,为掌握大權,与曾經在唐隆之變中合作的姑母太平公主,矛盾日益加深。此时,三品以上官员的人事权仍然在上皇唐睿宗手中。

据称太平公主和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晉唐高祖堂弟李德良之孙)、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賈膺福、鸿胪寺卿唐晙、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欽、胡僧惠範合谋推翻玄宗,並且太平公主準備以御林军從北面、以南衙兵從南面起兵奪權。甚至已经计划在玄宗飲食下毒。

侍中魏知古將之報告玄宗,玄宗與王琚张说崔日用討論後,決定先发制人,於是召集弟弟岐王李範、薛王李業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問、尚乘奉御王守一(也是玄宗的内兄)、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率先采取行动。

先天二年(713年)玄宗命王毛仲武裝家兵三百餘人,各騎馬。玄宗親率太僕少卿李令問王守一,內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親信十多人,先殺左、右羽林大將軍常元楷李慈,又在内客省擒獲了太平公主的親信散騎常侍賈膺福中書舍人李猷,接著在朝堂上擒殺了宰相岑羲蕭至忠尚書右僕射竇懷貞亂中自裁而死。

太平公主见黨羽被誅殺殆盡,不得不逃入佛寺,三日後返回。上皇睿宗出面请玄宗恕其死罪,被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賜死家中,是為先天之變窦怀贞岑羲等因此事連坐伏诛者达十七家。睿宗也在此变之后彻底釋出权力予玄宗。

旧唐书·武承嗣传》载,太平公主自杀后“籍其家,财货山积,珍奇宝物,侔于御府,马牧羊牧、田园、质库、数年征敛不尽。”

争议与疑点

关于太平公主是否真正策劃陰谋造反这一点,一直以来存在著疑问。

有认为,以太平公主在朝中完全占据上风的局势和她多次成功政变的经验,她若当真谋反甚至篡位,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被玄宗平定。太平公主獲权臣支持,加上玄宗当时年轻氣盛,被认为是公主被殺的原因之一。

也有认为玄宗为免日后像其祖父輩受女流之輩控制,以政变奪回李唐皇室的权力。

关联条目

注释

  1. ^ 故事講述唐玄宗剿韋后滅太平公主.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中文(香港)). 
  2. ^ 神龙政变景龍之變唐隆之變 、先天之變

参考书目

  • 《舊唐書·武承嗣傳》
  • 《新唐書·太平公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