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圖書館
8岁 服務對象
兒童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可分為學齡前與就學中兩大類,0-5歲為學齡前幼兒,就學中的可分為6-12的學齡兒童與初級中學兩個階段。
此外,兒童圖書館同時也為家長、教師、兒童文學研究與創作者及幼教工作者提供服務。
服務任務
兒童圖書館的類型
兒童圖書館可依照其所隸屬的組織而分為以下三類:
- 各級政府設置者:
- 公共圖書館兒童部門
- 公立兒童圖書館
- 私人設置者:
- 宗教團體設置者
- 工商企業設置者
- 民間團體設置者
- 小學圖書館:由公私立小學所設置者,可稱為小學圖書館,學校圖書資料中心(School Library Material Center)、教育資料中心、教學資料中心或教學媒體中心等;廣義而言應包括圖書室。
圖書資料選擇原則
- 適合兒童身心發展與興趣
- 符合各階段兒童程度之需求
- 質量並重
- 各類均衡
- 蒐集鄉土資料
- 選擇有益教學,與各階段課程相關之資料
空間規劃
兒童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小號的大人,因此圖書館在為兒童規劃空間時,應該考量其認知、發展與行為上的特質,設計出「量身訂做」的空間。兒童讀者使用群的異質性較高,從嬰兒、學步幼童、學齡前、小學到中學生都是兒童室所服務的對象,他們的身體或是心理的需求及發展都不同。最高原則為必須顧及身體安全、增進其社會性、培養其情緒啟蒙其智慧與美感,並且要能夠避免意外的傷害及疾病的傳播。
主要意涵為:
- 營造親和力、活潑化:主要以休閒、親子共讀為主
- 適合兒童心理特點:明亮、富有色彩,溫馨、愉快、活潑的氛圍
- 國立台灣美術館─紙風車繪本館為例
以繪本閱讀為主題,透過「環遊世界」的主軸概念,將空間以南北極地及五大洲(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作為區域區分,再將整體空間區分為八大閱讀空間,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情境想像,且書籍擺放位置與情境裝置融合。利用空間佈置所產生出的氛圍,吸引兒童閱讀。
- 國立台灣美術館─紙風車繪本館為例
- 適切的陳列家具:舒適、安全、為特定需求規劃適當的家具設備;櫃檯較低可以與兒童「平等」;大門高度、重量可讓兒童自己開門;書架沿牆放置;依人因工程的應用提供適合不同身高及年齡層的閱覽桌椅
- 在「人因工程在兒童圖書館閱覽座椅之應用」文章當中,作者伍崇毓整理出了適合臺灣兒童閱覽桌椅適用範圍的建議
- 空間具有專屬功能及區隔:親子共同閱讀區
- 特殊的空間需求:如娃娃推車的停放區及通道、兒童專用廁所設計(鏡子、洗手檯、垃圾筒較矮)、嬰幼兒換尿片檯等。
- 安全考量部分:兒童專用安全鎖(可在緊急時直接開啟)、任何危險的設備及插座需遮蔽住、家具及設備的的表面需光滑、圓角等保護裝置
- 兒童行為理論對空間規劃之影響
- 兒童喜歡用「身體」去學習,探索各種實體空間的經驗。
- 兒童喜歡小團體的活動,可以提供大小不同且風格迥異的空間,鼓勵兒童學習。
- 兒童喜歡以地板當做工作空間,因此可以多使用地毯、軟墊,或區隔分明的小空間。
- 兒童會用「半封閉性」的空間做為逃離現實的環境,所以可以隱密及安全的空間。
- 兒童喜歡用自己的聲音及身體來體驗一個空間,所以空間需要是能自由吵鬧的學習空間。
- 兒童可以從窗外的景象學習,所以窗戶應設計在其視線可及的高度。
- 嬰幼兒易被明亮的顏色、對比的樣式、及會動的物體等吸引,所以可以多用這類型的裝飾來吸引他們。
- 兒童閱覽室位在館中不同區位的注意事項:
- 地下室:使用時噪音不會干擾其他樓層,但是要注意採光及通風問題。
- 一樓:兒童較易到達,但是注意不可有其他穿越性的交通動線。
- 其他樓層:兒童使用上較不方便到達,且需加裝柵欄等安全設施。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胡述兆總編輯(民84)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頁915-917。台北市,漢美。
- 郭麗玲(民71)小學圖書館的選擇與採訪工作。社教系刊,10:105-117。
- 周均育(民90)兒童圖書館的經營與管理─以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兒童室為例。書苑季刊,50:頁10-22。
- 曾淑賢(民93)兒童圖書館員的專業知能與特質。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1(4):頁71-87。
- 王淑滿、林淑娟、高秋燕、袁美敏、張慧玉(民93)蛻變後的兒童閱讀天地-談總館兒童室與四區兒童外文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1(3):73-89
- 邱子恆、李宜樺、陳倩冬(民90)兒童圖書館館(室)之空間規劃研究。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7(4):29-43
- 林素純(民89)兒童圖書館的經營。社教資料雜誌,261:6-8
- 伍崇毓(民96)人因工程在兒童圖書館閱覽座椅之應用。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3(4);58-72
- 邱明嬌(民95) 讓想像飛翔的閱讀空間--淺談紙風車繪本館空間再造。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3(4):91-102
- 林宜和(民91)。探訪日本的國際兒童圖書館。全國新書資訊月刊:3-5
- 國立臺灣美術館[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