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解脫巴利語aṭṭha vimokkhā梵語aṣṭa vimokṣāḥ),又譯為八背捨八惟無八惟務,為八種禪修方式的合稱。與八勝處十遍處,合稱三法。

概論

世俗諦

背捨,指潔淨五欲,離開貪著的心[1]
共分為八個階段:

  1. 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
  2.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
  3.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4. 空無邊處解脫(四無色定
  5. 識無邊處解脫(四無色定
  6. 無所有處解脫(四無色定
  7.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四無色定
  8. 身作證具足住(滅受想定

等八者的合稱[2]

初背捨,指的是以不淨心來觀察在身心中的與外界的[3]

之後進入第二階段,滅除身心中的色想,專一觀察外界的色相[4]

初背捨與第二背捨階段,仍然是不淨心[5],以清淨心進行觀修,為三背捨。

三背捨之後,依序進入四無色定滅受想定

勝義諦

捨離八苦

  1. 捨-生苦
  2. 捨-老苦
  3. 捨-病苦
  4. 捨-死苦
  5. 捨-愛別離苦
  6. 捨-怨憎會苦
  7. 捨-求不得苦
  8. 捨-五蘊熾盛苦

註釋

  1. ^ 《大智度論》卷21:「背是淨潔五欲,離是著心,故名背捨。」
  2. ^ 《中阿含經》卷24〈97經〉〈大因經〉:「復次,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復次,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解脫。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盡知,是謂第八解脫。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大智度論》卷21:「八背捨者,內有色,外亦觀色,是初背捨;內無色,外觀色,是第二背捨;淨背捨,身作證,第三背捨;四無色定及滅受想定,是五。合為八背捨。」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11:「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10:「八背捨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是初背捨。二內無色相外觀色是二背捨。三淨背捨身作證是三背捨。四虛空處背捨。五識處背捨。六不用處背捨。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八滅受想背捨。」
  3. ^ 《大智度論》卷21:「不壞內、外色,不內、外滅色相,以是不淨心觀色,是名初背捨。」
  4. ^ 《大智度論》卷21:「壞內色,滅內色相;不壞外色,不滅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是第二背捨。」
  5. ^ 《大智度論》卷21:「是二皆觀不淨:一者、觀內、觀外;二者、不見內,但見外。何以故?眾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愛多者著樂,多縛在外結使行;見多者,多著身見等行,為內結使縛。以是故,愛多者,觀外色不淨;見多者,觀自身不淨壞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