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靈,又稱分香分火。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指在某座寺廟求取香火,回去供奉的行為。而臺灣民間信仰,分靈的神像每逢一段時間,就需要回到原廟宇(俗謂祖廟)參加祭典,以增添神明的法力,號稱謁祖。在華人的信仰中,分靈神像中的靈體,大多是祖廟中該神的部屬。

簡介

分靈是指地方新建廟宇,或者信徒欲在自宅供奉某一尊神明時,先到歷史悠久、神蹟靈驗的大廟去求取神明的靈力。經過特殊的儀式之後,新塑的神像被視為祖廟神明的分身,具有相近的靈力,但是每年必須重新回到祖廟來進香、刈火,方能保持靈力不衰。信徒也普遍相信,越是接近首座祭祀該神明的廟宇,層級越高,其神力也較強,如湄洲天后宮被各地媽祖廟奉為祖廟。

就算是同一座廟宇裏,每一尊神像中都是不同的靈體,亦多是神祇的部屬。舉例而言,一座媽祖廟奉祀的神像,會分成鎮殿媽祖、湄洲媽祖、開基媽祖、巡遊媽祖、大媽、二媽、三媽等,或精醫藥,或通堪輿,或善驅魔,或祐航海,各司其職。又有如艋舺祖師廟淡水祖師廟兩廟,為了一尊曾在西仔反戰鬥中顯靈的清水祖師佛像爭執。淡水祖師廟的「老三祖」負責統管全廟轄區境內的五營神兵

有些大家族在兄弟分家產,離鄉奮鬥以後,因為返鄉祭祖不便,也會求取原本祖先神主香爐的香灰,立一個新的神主牌,在新家祭祀,亦稱為分香。

地區與應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