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合陂之戰

參合陂之戰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後期,北魏軍在參合陂(今中國山西省陽高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擊敗後燕軍的一場戰役,時為公元395年。

參合陂之戰
日期395年12月8日(陽曆
地点
參合陂
结果 後燕大敗,國力大衰,北魏勢力進入中原,成為華北強權
参战方
後燕 北魏
指挥官与领导者
慕容寶 道武帝
兵力
9萬8千 2萬,主力7萬留守五原河邊
伤亡与损失
9萬
慕容紹战死
5千

背景

北魏在其前身代國時期,即與後燕的前身前燕互為姻親之國。北魏及後燕建國後,二國本來關係密切,然而後來先是因後燕於391年扣留前來進貢的魏王拓跋珪之弟拓跋觚,復因北魏勢力逐漸強大,兩國關係破裂。

經過

北魏叛後,後燕帝慕容垂於五月(陰曆)命太子慕容寶、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等率軍八萬攻魏,並以范陽王慕容德、陳留王慕容紹等率一萬八千騎兵為後援。魏軍截獲消息後,於七月先將主力部隊後撤,另一方面燕軍前進至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收割當地農作物,再進軍到黃河岸邊造船準備渡河。九月兩軍在五原一帶的黃河隔岸對峙。

魏軍派人在中山往五原的路上埋伏,後燕派往前方的信使盡被魏軍在半途截獲,使慕容寶等收不到後方消息。魏軍又命令被俘的信使向對岸謊稱慕容垂已死,慕容寶等人聞訊後憂恐,部隊也軍心動搖。九月,拓跋珪派遣陈留公拓跋虔率领五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东,断绝燕军的左路,派遣东平公拓跋仪率领十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北,断绝燕军的后路,派遣略阳公拓跋遵率领七万骑兵断绝燕军南撤到中山郡的南路。後來燕軍中又有慕舆嵩陰謀發動兵變擁慕容麟為帝,更導致軍心渙散,士氣低落。十月辛未,慕容寶見勢不利,趁夜燒船撤退,當時河水未結冰,慕容寶認為魏軍無能力渡河追擊,疏於戒備。到了十一月己卯,暴風使氣溫急降,河水結冰,拓跋珪立即率精兵二萬餘騎渡河,追擊燕軍。

魏軍日夜趕路,反觀燕軍疏於戒備,慕容麟率軍三萬殿後,卻是一邊行軍一邊打獵。終於在六日後,魏軍於參合陂西追及燕軍主力,而燕軍當時安營於陂東靠近河邊處。魏軍連夜登山,計劃奇襲燕軍。翌晨,魏軍登上山頭,下臨燕營。燕軍正要東歸,忽見魏軍遍佈山上,士卒大驚。拓跋珪下令攻擊,燕軍爭相渡河逃命,人馬相互踐踏,壓死及溺死者數以萬計。

拓跋遵的魏軍騎兵早已在燕軍後方等待,正好趕及阻截渡河的燕軍,結果燕軍在此役幾乎全軍覆沒,僅包括太子慕容寶及部分親王在內的數千人成功逃走,而慕容紹則為魏軍所殺,其餘燕軍包括鲁阳王慕容倭奴、桂林王慕容道成[1]、济阴公尹国、北地王世子慕容钟葵、安定王世子慕容羊儿等四、五萬人全部投降。後來,在北魏大臣王建的建議下,所有投降的燕軍全被坑殺

影響

此次戰役使得當時華北第一強權的後燕實力受到重挫,北魏勢力進入中原。次年(396年),後燕帝慕容垂欲報此仇,於是親征北魏,經過參合陂,見前一年的骨骸堆積如山,特別設壇弔祭,士卒中有父子兄弟陣亡於該地者皆慟哭,聲震山谷。慕容垂因此慚憤吐血,原本的病勢遂加劇,不久即行病逝。再次年(397年),後燕於柏肆之戰再度慘敗於北魏,勢力完全退出中原,北魏正式取而代之成為華北的霸主。

而此戰北魏坑殺降俘的舉動,使得後來魏軍在進攻後燕都城中山(今中國河北省正定縣)時,燕軍堅守不出,也延長了北魏肅清華北的時間。

其他

  • 因為此戰的代表性,柏楊在其著作《柏楊版資治通鑑》叢書中,將參合陂殺俘的行為,定為第27冊的書名——《參合殺俘》。

參考資料

  1. ^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八·太元二十年(公元三九五年)〉:「道成,垂之弟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