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主義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9年1月28日) |
君主主義(英語:Monarchism)指主張恢復君主制或保衛現有的君主制[註 1]的一種政治運動、思想,保護君主政體或奉行君主原則的政治信念[1]。君主主義者(Monarchist)則指這種運動的參與者。
背景
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並受到孟德斯鳩的稱讚;但歐洲大部分國家仍然保持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中主張的絕對君主制。啟蒙運動思想家提倡「開明專制」,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俄羅斯帝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等專制君主的採納。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支持君主制人士與共和派在思想上相對抗。反革命的一些思想家致力復興三級制度,包含等級制和君權神授說。1814年拿破崙一世垮台後,波旁王朝得以恢復,實施部分恢復舊制度的政策,包括振興天主教會的權威。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後正統派失勢,以路易-菲利普一世為代表的奧爾良派接受了君主立憲制的原則。
1848年革命是另一次對歐洲君主專制的大規模攻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國、德國、奧匈帝國三個歐洲主要皇室垮台;但在俄國內戰中很大一部分的白軍仍然擁護沙皇。1919年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騷亂使代表穩定的君主主義重獲青睞,但匈牙利因未能獲得理想的君主人選而成立了王位空缺、只由霍爾蒂將軍擔任攝政的匈牙利王國。在德國威瑪共和國,要求復辟帝制的勢力以德意志國家人民黨(Deutschnationale Volkspartei)為主,該黨最高曾獲得超過五分之一的國會席次,1933年納粹黨上台後被解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歐所有王國:南斯拉夫王國、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都被蘇聯支持下的共產主義政權消滅和取代,變成社會主義國家和蘇聯的衛星國。義大利王國也在1946年被全民公投推翻;建立意大利共和國。
君主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逐漸衰落,但在部分英聯邦國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有支持繼續維持以英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的支持者,反對變成以總統作為虛位元首的共和國。
參見
注释
参考文献
-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君主主義[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 年4 月11 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