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位於北投之醫院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1],簡稱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和信醫院,舊稱辜公亮基金會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由台灣和信集團在1988年籌備成立,隸屬於集團內的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於1990年3月開院時,租用臺北市立仁愛醫院兩層樓的空間作為臨時中心,床數共計52床;後於1997年8月遷至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之永久中心,並於隔年正式對外更名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基本信息
地址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北投區一德里15鄰立德路125號
组织结构
经营性质私立醫院
醫院类型綜合教學醫院
醫療劃分區域醫院
附属机构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机构代码1101160026
院长褚乃銘
贊助者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服务
床位数325床(規劃數)
雇员数1127人(2024)
歷史
建立时间1990年
联系方式
網站www.kfsyscc.org

概要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前身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原本是台灣「國家癌症中心」計畫的一環;1987年,時任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內科教授的黃達夫醫師[2],在行政院政務委員李國鼎先生的邀請下,著手研擬國家癌症中心評估計畫;該計劃預定於台北現有的某一所綜合醫院內,發展一個具有50個病床的小規模原型,後續分別在台灣的中部、南部、以及東部增設三個分支計畫,最後建立一所國家級的研究機構做為癌症網絡的領導單位。國家癌症中心評估計畫發表後,於同年9月22日、衛生署舉辦之「台灣地區癌症防治及研究計畫」研討會中,以「時機未到」為由暫緩;後於李國鼎先生推動下,邀請蔣彥士辜振甫施純仁吳三連等國內政經界、醫學界人士共同發起[3],經過一年多的籌設,最終由辜振甫先生創立的和信集團主導成立「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黃達夫教授擔任醫院執行長,延續「國家癌症中心」的計畫精神。[4]

和信醫院是台灣少數的美國式醫院,特別重視醫院整體空間設計、感染管控與病醫關係,由全球知名醫療建築事務所NBBJ操刀規劃,同時也是台灣首間癌症專科醫院[5]。該院為全台第一個使用專業空調除菌過濾系統Alfa Laval Kathab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醫療院所[6],並為少數不導入商店街及美食街等業外收入來源、藉以降低交叉感染及火災風險的醫院[7]。和信醫院以限額門診量,以及多科整合之診治團隊來提升癌症醫療品質,率先全台將個案管理模式應用於癌症照護[8],亦為台灣少數採用固定薪制而非提成薪制(PPF, Proportional Physician Fee),將醫師薪資與門診服務數量脫鉤,藉以確保問診時間及品質的醫院[9],反映在高於全國平均近20%[10]五年存活率指標上,也是台灣最早引進先以放化療縮小腫瘤後,再進行手術治療此一概念的醫院[11]。在歷任院長帶領下,每年皆有陽明醫學系及其他大學院校之學生前來實習(internship)與見習(clerkship)。

和信醫院總床數約為325床,為衛生署及教育部評定之特殊功能教學醫院[12],包括一般內科病床、外科、加護病房安寧病房腫瘤內科等,以治療癌症病人為主,急症處理室主要負責處理院內病人之緊急狀況及併發症,亦對外開放緊急醫療救護服務。其中在攸關照護品質的護病比表現上[13],和信醫院長年維持在1:4~1:6之間,優於全台絕大多數醫學中心等級醫院及衛福部制定之標準[14]

歷任院長

任次 姓名 任期 前職 後職 備註
1 宋瑞樓 1990年-1998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榮譽院長 創院院長
2 黃達夫 1998年-2024年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董事長兼院長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董事長
第二任院長
3 褚乃銘 2024年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副院長
現任院長

醫療科部

  • 外科部
    • 一般外科
    • 泌尿外科
    • 耳鼻喉頭頸外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
    • 胸腔外科
  • 一般內科部
    • 一般內科
    • 腎臟內科
    • 心臟內科
    • 感染科
    • 神經內科
    • 消化肝膽科
    • 胸腔及加護內科
    • 內分泌科
  • 復健科
  • 麻醉科
  • 婦科
  • 放射腫瘤科
  • 放射診斷科
  • 核子醫學科
  • 醫學物理科
  • 牙科
  • 兒童血液腫瘤科
  • 腫瘤內科部
  • 幹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部
  • 眼科
  • 精神科
  • 緩和醫療科
  • 病理檢驗部
    • 解剖病理科
    • 臨床病理科
  • 藥劑科
  • 營養部
  • 大健康中心
  • 急診室
  • 護理部

多科整合診治團隊

  • 乳癌團隊
  • 肺癌及食道癌團隊
  • 大腸直腸癌團隊
  • 肝癌及上消化系癌團隊
  • 婦癌團隊
  • 頭頸癌及鼻咽癌團隊
  • 泌尿系癌團隊
  • 血液淋巴腫瘤團隊
  • 軟組織、骨骼肉瘤及皮膚癌團隊
  • 神經系癌團隊
  • 內分泌腫瘤團隊
  • 血液及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
  • 癌症疼痛團隊
  • 緩和醫療團隊
  • 加護病房團隊
  • 營養團隊
  • 身心團隊
  • 兒童癌症團隊
  • 長期追蹤門診團隊

媒體討論

再生醫療法反思

就立法院三讀通過《再生醫療雙法》[15]可能造成之影響,院長黃達夫表示:「⋯⋯參與臨床試驗的病人必須認知,試驗成功,是要靠很好的運氣,失敗機會遠高於成功的機會。病人其實是在幫助新療法的研發,所以,一般臨床試驗的費用都是由研發單位負擔。等到試驗成功後,就能夠回收、賺錢。這是正常的遊戲規則。」、「不久前,衛福部首次公布,《特管法》下,細胞治療的療效。自2019年中開始收治病人,至2022年底,大約三年半的時間,完成治療人數共538人。衛福部強調細胞療法只是輔助療法,「尚無法斷定療效」。[16]」。

台灣廣設粒子治療中心議題

針對台灣即將成為全球粒子治療中設備最密集之區域,如同另一個達文西手臂的資源配置奇觀,院長黃達夫提出參考數據:「英國人口是六千七百萬,接近台灣人口的三倍,他們一直到兩年前,才建置兩座質子治療中心;法國的人口是六千六百萬,跟英國差不多,他們有三個質子治療中心。而整個歐洲的人口是七億五千萬,總共有35個粒子治療中心,主要也是用於治療兒癌及成人罕病,而不是一般的癌症。」、「當記者問美國知名的癌症專家、歐巴馬總統的醫療政策顧問Dr. Zeke Emanuel,對於質子治療的看法時,他說,當你提供結果沒有更好,價格卻貴很多的醫療,叫做「inefficient」(效率低下)[17]。如果投資這種儀器的醫院,虧錢了,你不必為他們憂心!原來美國是全球質子中心密度最高的國家,美國人口三億三千萬,有41家質子中心,都已經出問題了,如果台灣設立了15家粒子中心,其密度就是美國的五倍以上。[18]」。

衛福部《住院病人就醫經驗調查運作模式之先驅研究》成果

台大公衛學院鄭守夏院長發布之《住院病人就醫經驗調查運作模式之先驅研究》、針對全國所有醫院之醫療品質(PRHQ)研究結果,和信醫院排名居全國之冠[19],因該報告屬於「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委託計畫未公開技術報告」,無公開全文對照,引發部分醫院討論。

鎦-177-PSMA同位素治療

2022年8月,和信醫院進行台灣首例攝護腺癌鎦-177-PSMA同位素治療[20],該治療方式於歐洲已行之有年,美國則在2022年3月獲FDA(美國食藥署)核准使用。

Michael Porter 哈佛商學院教案

2010年,國際競爭力大師Michael Porter參訪和信醫院乳癌治療團隊,並將該多科整合醫療模式寫成哈佛商學院個案教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成為台灣第一個登上世界聞名企管教案的醫療院所[21]

八仙樂園彩色派對火災事件

2015年6月27日,八仙樂園彩色派對火災,位置接近八里地區的和信醫院未收治八仙樂園燙傷病患,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認為和信醫院有兩位整形外科醫師,卻無收治燒燙傷病患,當晚無整形外科的新北市醫院反而收治燒燙傷病患。

2015年6月29日,時任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劉越萍表示,和信醫院雖設有急診,但以收治自身的癌症病人為主,未納入急救責任醫院,此為衛福部於醫院評鑑時認定合法之設置運用[22];衛福部後續並對此爭議發出對外正式聲明:「有關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是否列為台北市指定急救責任醫院一事,本部甫於8月6日接獲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回復,「並未指定」該院為急救責任醫院,且該局進一步建議衛福部應針對願意專心投入癌症治療、教學研究之醫療機構考量或重新評估其在緊急救護網之角色。[23]」。

2015年7月1日,院長黃達夫教授於蘋果日報投書《和信醫院沒有見死不救》[24],表示該院「已做準備等待徵召」。然而後續報章投書質疑,和信醫院屬區域醫院,領取區域醫院較優渥之補助,本該設立急診室並具備「中度急救責任醫院」資格,和信醫院不應長期拒一般非本院病患於千里之外,否則應降級為可不設置急診之地區醫院層級[25]。和信醫院對此提出澄清:「從事件發生後到星期日一整天,我們都沒有接到災害應變中心或者衛生局任何調度電話,沒有任何一通救護車司機來電或者任何一台救護車來到醫院,也沒有任何一位民眾抱傷自行就醫,甚至連我們自己的病人都沒有來電為相識的傷患尋求協助。只有一通自稱八仙樂園工作人員來電詢問我們這裏有沒有傷者名單。」[26]一名和信醫院主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出示手機簡訊通聯記錄,證明事發當晚分別於21:45、22:15兩度通知院內急診準備收治八仙塵爆傷患,只是無人送來,並無外傳見死不救之情事。[27]

對此,臺北市衛生局與時任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商東福均表示,由於和信醫院未設置外科急診室,因此並不在北市17家急救責任醫院名單內,依照災難緊急應變標準作業程序,消防局應變中心當晚確實並未通知和信醫院加入急救行列[28]

2015年7月7日,時任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王宗曦對外說明,經和信醫院主動聯繫,為支援塵爆病患診治,該院已緊急暫停院內整形外科相關治療排程,以利調度全院唯二整形外科醫師支援外院之用;經衛福部媒合後,該院兩名整形外科醫師已分派至台大醫院及台北榮總進行支援。[29]

資深媒體人、曾為和信醫院病人及員工雙重身分的鄭春鴻投書表示: 「只要在自己的專業上好好的對待病人,那麼在道德上、在醫德上就不會有所虧欠。在本業上沒有盡到責任,抓魚摸蝦誤了莊稼,才是病人與醫院最大的災難。」、「和信醫院有辜家財團背景?這完全是不明事理的誤會。相反地,和信企業團對和信醫院前後捐出27億後,從來都沒有干涉和信醫院成為一家「真正的」非營利公益機構,這是值得肯定的;反觀其他財團捐贈贊助成立的醫院,他們所組成的董事會在「投資」的醫院經營上,是如何進行影響、干預、要求,這是醫界心知肚明的。」。[30]

商業周刊》「經濟學了沒」專欄作家楊少強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和信醫院是專門治療癌症的,它的醫療資源用在癌症病人身上,比用在其他病患身上,能帶來更大效果。這些醫療資源當然也可用來照顧燒傷患者,但同一時間這些醫療資源,就不能用來照顧癌症病人,而癌症病患卻是它最擅長治療的。要和信用專門治療癌症的醫療資源,去照顧燒傷患者,對和信來說成本太高了。」。[31]

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時任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則表示,「事實上和信醫院沒有急診設計,是專門做癌症照護的,沒有處理燒燙傷病人,既然沒有設備和人員,送去那裡不是自找麻煩?」。[32]

出版

參考資料

  1. ^ 舊稱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中文名改名後,英文全銜仍為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2. ^ Andrew T. Huang | Duk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medicine.duke.edu. [2024-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9). 
  3. ^ 屬於臺灣人的文化寶庫|國家文化記憶庫2.0. 吳三連1988年(民國77年)5月5日日記|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2024-06-24] (中文(繁體)). 
  4. ^ Joecheng, 編輯 /. 我知道的黃達夫教授: 追夢人:寫下台灣最美的故事. 我知道的黃達夫教授.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2024-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4). 
  5. ^ 專為治癌設立的醫院! 和信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 助癌症患者重拾健康. 良醫健康網.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1). 
  6. ^ 承諾,用心守護病人:黃達夫與和信醫院的故事>內容連載. 博客來. [2024-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4). 
  7. ^ 「醫界孤鳥」的堅持 創造最高醫療價值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14-10-28 [2024-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4) (中文(臺灣)). 
  8. ^ 楊心怡. 和信醫院:個案管理師是癌友最親密的戰友,而且「終生保固」. 癌症問康健網站. 2020-03-23. 
  9. ^ 陳建志:其他醫院薪資單是兩面A4,我的只有兩行. 
  10. ^ 聯合新聞網. 健康名人堂/病人最滿意和信醫院 一份最好的新年禮. 聯合新聞網.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0) (中文(臺灣)). 
  11. ^ 特色醫師醫院: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癌多科整合診治團隊. 康健. 2022.09.13 [2024-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2). 
  12. ^ 臺灣國際醫療全球資訊網. 臺灣國際醫療全球資訊網. 臺灣國際醫療全球資訊網. 2014-01-01 [2024-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4). 
  13. ^ Dr.131醫生醫. 台灣護師工會:合理三班護病比立法,維護病人安全. Dr.131醫生醫. 2023-08-18 [2024-07-16] (中文(臺灣)). 
  14. ^ 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醫院三班護病比標準公告 同步啟動40億投資三班輪值夜班護理人員直接奬勵. 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2024-01-26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1). 
  15. ^ 醫事司. 立法院三讀通過「再生醫療法」開啟再生醫療新里程. 醫事司. 2024-06-04 [2024-06-24]. 
  16. ^ 「再生醫療法」反思!值不值得去做白老鼠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24-06-07 [202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中文(臺灣)). 
  17. ^ Hancock, Jay. For Cancer Centers, Proton Therapy’s Promise Is Undercut by Lagging Demand. The New York Times. 2018-04-27 [2024-06-24].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4) (美国英语). 
  18. ^ 15家粒子治療中心,對病人會有怎麼樣的影響?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23-03-29 [202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中文(臺灣)). 
  19. ^ 【洪存正專欄】以病人視角看待醫病關係:從和信醫院榮登醫療品質全國之冠說起. Yahoo News. 2024-02-19 [202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中文(臺灣)). 
  20. ^ 攝護腺癌治療新利器! 「鎦-177-PSMA」延緩惡化、轉移 - 健康醫療網 -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www.healthnews.com.tw.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0) (中文(臺灣)). 
  21. ^ 和信醫院乳癌治療編入哈佛教案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10-05-10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0) (中文(臺灣)). 
  22. ^ 醫德惹議!和信「技術性迴避」傷患 將重納入急救網. Yahoo News. 2015-06-29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0) (中文(臺灣)). 
  23. ^ 醫事司. 有關報載「和信納急救網? ...」一文,衛福部回應說明. 醫事司. 2015-08-11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0). 
  24. ^ 和信醫院沒有見死不救. [2015-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25. ^ 存档副本. [2015-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26. ^ 寰宇新聞 "挨轟”見死不救” 和信:沒接到調度電話" 20150630. [2015-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3). 
  27. ^ 即時新聞中心. 和信要止爭議! 要看他有沒有加入這個?. 蘋果. 2015-07-01 [2015-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中文). 
  28. ^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離八仙近卻未收治病患?和信醫院:當晚有待命並非不救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www.ettoday.net. 2015-06-29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1) (中文(繁體)). 
  29. ^ 中央通訊社. 塵爆 和信2名整形醫師支援台大北榮 | 生活. 中央社 CNA. 2015-07-08 [2024-08-01] (中文(臺灣)). 
  30. ^ 和信醫院員工與病人有話說. [2021-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31. ^ 經濟學了沒. [2015-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2. ^ 和信醫院沒有急診室?柯P:如果收了還要轉院,那就叫做押給. [2015-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