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羅街

(重定向自嚤囉街

摩羅街(英語:Lascar Row)位於香港上環,位於皇后大道西荷李活道之間,受樂古道分為摩羅上街(英語:Upper Lascar Row)和摩羅下街(英語:Lower Lascar Row),摩羅上街的東面連接樓梯街,是一條集中售賣古董

Lascar Row
摩羅街 (嚤囉街)
摩羅街 (嚤囉街)
道路長度0.3公里(0.19英里)
车速限制禁止車輛通行
地點香港中西區上環
起點樓梯街/弓弦巷
終點水坑口街/華里

名稱來源

香港開埠時,不少印度水手與士兵喜歡在此聚集擺賣貨品,當時香港人已把印度人稱為「嚤囉」,因此此街便稱為摩羅街。至於英文名,同樣與印度人有關。Lascar 源出[阿拉伯語]及[波斯語]Lashkar,原指虔誠軍、士兵、護衛,其後已引申為[亞洲]各地,尤其是印度海員的統稱。一說是由Musselmen簡化成Morra而稱為「嚤囉」。 此外,摩羅街亦稱'貓街'([英文]:'Cat Street'),因為這裡有很多經營古董買賣的商店,也有不少「雜架攤」,坊間傳聞這裡有一些店家賣俗稱為『老鼠貨』的賊贓,所以都會叫那些買老鼠貨的人,像貓一樣,所以慢慢就叫作為『貓街』。

歷史

1840至1850年代,數十名印度人聚居在附近一帶當小商販,同時吸引大批的印度水手暫住,[駐港英軍]的印度士兵亦會到此購買印度商品,港英政府因此順勢將此地段拍賣,供印度人使用,建立現時的「摩羅下街」。政府在1849年的售地計劃中表明:「1849年11月27日拍賣官地,位於印度廟附近,作印度人聚居之用。」可見當時此處已建有印度教廟宇。[1]

1860年代,廣東四邑地區因爭奪地方資源爆發嚴重土客衝突,死傷枕藉。當時原籍開平的香港富商譚三才(又名譚亞財)為支持新會鄉里打败客家人,憑著自己的人脉關係,暗中招募百多名曾經服役的印度士兵,配備新式洋槍,乘船到新會增援。其中有留居香港的家眷因頓失家庭經濟支柱,要求賠償安置,政府於是向譚三才追究,譚三才其後認罪賠償損失,並在摩羅街以南位置建設「摩羅上街」作為安置,自此原摩羅街便改稱為「摩羅下街」。[1]

隨著時代發展,居住摩羅上、下街的印度人陸續遷居市區各處或離開香港,到20世紀初,該區只剩十多戶印度人。原來商舖亦由經營雜貨的華人進駐,以售賣字畫、古董等雜貨而聞名至今。二次大戰後,政府為改善交通,在摩羅上、下街之間開闢「樂古道」,取該區「愛好古玩者的樂園」之意。[1]

街道文化

摩羅街自1920至30年代起,便已經是一個舊貨買賣市場。其所售賣的古董,除了昂貴的藝術品外,也有其他雜項貨品。包括古董電器、舊玩具、舊明信片海報等等,是喜愛懷舊物品人士尋寶的好地方。由於摩羅街的歷史特色,香港旅遊發展局向海外遊客推介,指摩羅上街為售賣絲織品、刺繡、玉石及木製品的好地方。此外,摩羅街在旅遊刊物中亦有介紹,國際著名。因此,吸引不少中外遊客來參觀、購物及拍攝,也吸引過不少古董藝術店在此,及鄰近荷李活道開店,成行成市。

摊档

这里的古董店主要以摊档为主,纸张、陶瓷、铜器、玉器、石器等各种材质,旧钟表、旧皮包、鸟笼、瓦当、钱币、旧钢笔、旧电话、米老鼠、芭比娃娃等各种小玩意,沾上点旧的边的物品应有尽有。这里大东西好东西不多,但花上半天时间寻觅到一个做工上佳的银盘或者小银勺、小银铃还是很容易的。那些产自国外的瓷器,质量也不错,集实用与装饰于一体,价钱不算太高,只是不成套。如果能经常去逛逛,说不定能凑齐。这样,虽然它们作为日用品已经退出了生活舞台,而作为家庭装饰,却有一种独特的趣味。[2]

摩羅街以古董聞名,兩旁開設了許多出售古董物品的商店,如古代婚禮服飾、巨型瓷器花瓶、小巧的鼻煙壺、雕刻精美的玉器、罕見的古代錢幣和銅鏡等等,吸引不少人士慕名而來,選購。古董店以外,路上還有很多雜貨攤檔,舊式生產工具,如風扇、留聲機、衣車、上鏈手錶、舊書籍報章等,售價相當便宜,因而常常吸引喜歡懷舊風的朋友前來「尋寶」。摩羅街有著琳琅滿目的物品,瑣碎至鑰匙圈、襟章等特色紀念品,甚至連電器、傢俱等大型物品都可以找到。許多人把這裡當作是是尋找廉價紀念品的寶庫。[3][4]

相關參見

参考註釋

  1. ^ 1.0 1.1 1.2 饒玖才. 2011. 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港島與九龍 .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香港. pp.64-69
  2. ^ 南亞裔不滿被歧視 議員促摩羅街改名. [201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6). 
  3. ^ 摩羅不涉貶意街名保留. [201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4. ^ 商戶遊客齊反對改名. [201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