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 (佛教)

佛教六道中最痛苦的一道,為眾生命終後受苦以彌補惡業之處
(重定向自地獄道

地獄梵語नरक羅馬化:Naraka巴利語निरय羅馬化:Niraya),音譯作捺落迦那落迦奈落泥梨耶泥梨泥犁等。佛教宇宙論以此界爲輪迴流轉中最痛苦、最低劣的生存界。眾生命終後,因其人所作的惡,將投生(梵語:upapatti)此界或其他惡趣受苦,到了業報結束後才投生他界。與餓鬼、畜生並列為三惡趣之一[1][2],代表著三不善根中的瞋恚

13世纪日本的“地狱绘”,描绘了马面罗刹鬼驱赶堕入地狱的饿鬼众。

佛教地獄之說極為分歧,不管在地獄的名稱、數目以及地獄所在處,都存有種種異說,反映了當時印度對此觀念的紛雜不一。到了後期,佛教諸論師漸漸融匯異說,加以綜合,才有較為一致性的說法[3]

印度文獻

早期的婆羅門文獻四吠陀,對捺落迦語焉不詳,只提到那是個黑暗無底之處,和謀殺犯的死後去處。第一個詳細描述捺落迦受苦情形的文本是Shatapatha Brahmana英语Shatapatha Brahmana,在摩奴法論則紀錄了多種捺落迦名稱[4]。這些捺落迦名稱,有些也出現於佛教經論之中,例如灰河(鞞多梨尼河英语Vaitarna River (mythological))、黑繩(Kālasūtra)地獄等等。

類型和數量

不同佛經中,對地獄的類型和數量有種種說法,有說四、乃至於六、八、十、十五、十八、三十、六十四,到無量無邊等等,而都標榜為佛說[3]

同一經典甚或會兼收兩種或三種不同說法,像《長阿含·世記經》並列三種說法[5]

  • (1)首先敘述兩大金剛山(周繞世界之鐵圍山)內,有八大地獄及其各所附屬的十六小獄,
  • (2)接著說兩山內有十寒地獄,
  • (3)末尾又提及閻羅王掌大地獄及其十六小獄。

但這三說在其它佛經之中,卻可能各自獨立,分別出現。

綜合而言之,捺落迦有所谓“四类十八地狱”,四类即八大地狱(八熱地獄)、八寒地狱、近边地狱(遊增地獄)、孤独地狱(不在地底,而是在河畔、山頂、曠野,隨著死者業報,臨時出現)。其中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屬於根本地狱,為上下纵贯的八大炎热地狱,以及四方连横的八大寒冰地狱[6][7]

十八地獄

失譯的《十八泥犁經》[8]把十八地獄分為兩大類,在地底下的八火獄(先就乎、居盧倅略、桑居都、樓、旁卒、草烏卑次、都意難且、不盧都般呼)和位於天地邊際的十寒獄(烏竟都、泥盧都、烏略、烏滿、烏藉、烏呼、須健渠、末頭乾直呼、區逋塗、沈莫)[9]

長阿含·世記經》述位於世界盡頭地兩大金剛山(輪圍山)內,有八大地獄,接著說二山中間又有十寒地獄,合為十八地獄,中有閻羅王[5]

印順法師以八大地狱(八熱地獄)、八寒地狱、近边地狱(遊增地獄)、孤独地狱,前十六後二而計為十八地獄[6]

八大地獄

  1. 等活大地獄(梵語:Saṃjīva或Sañjīva;巴利語:Sañjīva,更生),又名想大地獄[10]
  2. 黑繩大地獄(梵語:Kālasūtra;巴利語:Kālasutta)[11]
  3. 眾合大地獄(梵語:Saṃghāta;巴利語:Sanghāta,堆壓、聚磕)[12]
  4. 號叫大地獄(梵語:Raurava;巴利語:Roruva或Jālaroruva,叫喚)[13]
  5. 大叫大地獄(梵語:Mahāraurava;巴利語:Mahāroruva或Dhūmaroruva,大叫喚、大號叫)[14]
  6. 炎熱大地獄(梵語;巴利語:Tapana,燒炙、燒熱)[15]
  7. 極熱大地獄(梵語:Pratāpana;巴利語:Patāpana或mahātāpana,大燒炙、極燒熱、極炎熱)[16]
  8. 無間大地獄(梵語:Avīci;巴利語:Mahāvīci,阿鼻[17]

此八大(熱)地獄名稱,出現於南傳上座部佛教本生經》的義注,傳為法藏部所誦的《長阿含·世記經》,《雜阿含1244經》,《增壹阿含經42品2經》,以及根本說一切有部天譬喻英语Divyavadana[18][19]等等,由於此處猛火燒然,而受極熱苦迫。

犢子部四阿鋡暮抄解》(三法度論)和《立世阿毘曇論》,又說等活黑繩二獄中間,其有地獄名曰大巷地獄(大市獄),如大市巷,而說九火獄[3]

修行道地經》所言八火獄則為「想(等活)、黑繩、合會(眾合)、鐵葉(asi-pattra-vana,劍葉林)、沸灰(kṣārôdaka-nadī,灰河)、叫喚、大叫喚、阿鼻摩訶」[3]

八寒地獄

  1. 具皰(梵語:Arbuda;巴利語:Abbuda,頞部陀、頞浮陀、厚雲)地狱
  2. 皰裂(梵語:Nirarbuda;巴利語:Nirabbuda,尼刺部陀、泥賴浮陀、無雲)地獄
  3. 阿吒吒(梵語;巴利語:Aṭaṭa,頞唽吒)地獄
  4. 阿波波(梵語:Hahava或Apapa;巴利語:Ababa,臛臛婆)地獄
  5. 阿睺睺(梵語:Huhuva或Hahādhara;巴利語:Ahaha,虎虎婆)地獄
  6. 青蓮(梵語:Utpala;巴利語:Uppala,鬱波羅、嗢鉢羅、優鉢羅)地獄
  7. 紅蓮(梵語:Padma;巴利語:Paduma,波特摩、鉢特摩、鉢頭摩)地獄
  8. 大紅蓮(梵語:Mahapadma;巴利語:Mahāpaduma,摩訶波頭摩,摩訶鉢特摩)地獄

此八寒地獄名稱出現於雜阿含1278經[20]、《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玄奘所譯《俱舍論》以及《順正理論》,由於位在世界邊緣,日月不照的極寒之處,而受冰寒之迫[21]

真諦所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說此八種為「頞浮陀、尼剌浮陀、阿吒吒、阿波波、漚喉喉、鬱波羅(青蓮)、波頭摩(紅蓮)、分陀利柯(Pundarīka,白蓮)」,《大智度論》的另一說為「阿浮陀、尼羅浮陀、阿羅邏、阿婆婆、休休、漚波羅、分陀梨迦、摩呵波頭摩」[22]大乘涅槃經則說「阿波波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阿婆婆地獄,優鉢羅地獄(青蓮),波頭摩地獄(紅蓮),拘物頭地獄(Kumuda,柔毛睡蓮),分陀利地獄(白蓮)」。

另有經論列十寒獄,如:

  • 十住毘婆沙論》:「又於寒氷地獄:頞浮陀地獄、尼羅浮陀地獄、阿波波地獄、阿羅羅地獄、阿睺睺地獄、青蓮華地獄、白蓮華地獄、雜色蓮華地獄、紅蓮華地獄、赤蓮華地獄(Kumuda?)[23]。」,一作「阿浮陀、尼羅浮陀、阿波簸、阿羅邏、休休、欝鉢羅(Utpala)、拘勿陀(Kumuda)、須曼那(Sumana)、分陀利(Pundarīka)、鉢頭摩(Padma)」[22]
  • 長阿含·世記經》:「厚雲,無雲,呵呵,奈何,羊鳴,須乾提(Sogandhika,香睡蓮),優鉢羅(青蓮),拘物頭(柔毛睡蓮),分陀利(白蓮),鉢頭摩(紅蓮)」
  • 《十八泥犁經》說:「烏竟都(Arbuda)、泥盧都(Nirarbuda)、烏略、烏滿、烏藉、烏呼、須健渠(Sogandhika)、末頭乾直呼、區逋塗(Kumuda?)、沈莫」。
  • 《立世阿毘曇論》以及犢子部四阿鋡暮抄解》:「一名頞浮陀。二名涅浮陀。三名阿波波。四名阿吒吒。五名嚘吼吼。六名欝波縷(青蓮)。七名拘物頭(柔毛睡蓮)。八名蘇健陀固(Sogandhika)。九名分陀利固(白蓮)。十名波頭摩(紅蓮)」。

南傳上座部佛教在《相應部》(6相應10經)《增支部》《經集》等聖典中提及十種寒獄,順序為「Abbuda、Nirabbuda、Ababa、Atata、Ahaha、Kumuda、Sogandhika、Uppala、Pundarīka、Paduma」[18]。又小部經集、藏外文獻Lokapaññati,亦有列出,次序有異[22]

別譯雜阿含276經所列寒獄為六種:阿浮陀(Arbuda)、尼羅浮陀(Nirarbuda)、呵吒吒、睺睺、蓮華(Padma)、大蓮華地獄(Mahapadma)[20]

遊增地獄

依《中阿含》以及《中部》天使經所記載,閻羅王掌管地獄。詰問罪人後將其交付獄卒,送入四門大地獄(巴利語:mahāniraya)中。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增支部義注,注解此大地獄(mahāniraya)又常被稱為阿鼻地獄。註釋書中,又有將十寒獄視為從屬於此大地獄的說法[18]。大地獄的眾生,受苦完了,從每一門出來,尚要「周遍遊歷」餘地獄,所以稱為遊增[6]

中阿含天使經》,出此大地獄外,依次要入餘五獄受苦[24][25],計有:

  • 煻煨(梵語;巴利語:Kukkula,熱灰、峰巖)地獄,
  • 屍糞(梵語;巴利語:Gūtha [或:kuṇapa])地獄,
  • 劍葉林(梵語:asi-pattra-vana;巴利語:Asi-patta-vana,鐵鍱林、刃葉林)地獄,
  • 鐵刺林(梵語:ayaḥ-śālmalī-vana;巴利語:Simbali-vana,絹綿樹林、鐵劍樹林、鐵設拉末梨林)地獄,
  • 灰河(梵語:kṣārodaka-nadī或kṣāra-nadī;巴利語:Khārodaka-nadī,鹹河、烈河 [即:鞞多梨尼河英语Vaitarna River (mythological)])地獄[26]

順正理論俱舍論等北傳論書中,又增列「刀刃路」(梵語:asi-dhārā),並把該處與「劍葉林」、「鐵刺林」,合併為「鋒刃」增(梵語:kṣuradhārā)。如此一來,從煻煨增,經中途兩增,再到灰河增,計為四增,東西南北四門各安四增地獄,就有十六遊增地獄[27][6]。《修行道地經》中,附屬於阿鼻地獄的小地獄,前二與俱舍論等相同,後二名為燒炙、烳煮,各安於東西南北四門,而為十六[28][3]

此大地獄四門外入小獄之說,又可見於《中部》、《泥犁經》、《五苦章句經》、增壹阿含32品4經、增壹阿含51品8經、增壹阿含42品2經等[29][3]

若據法藏部所誦的《長阿含·世記經》,其中提到閻羅王所掌管的大地獄外,尚有十六小獄,或許是指該世記經八大地獄各自的附屬小獄,從黑沙獄,至寒冰獄,計有十六。每一大地獄,皆附有此十六小獄[5][3]。《增壹阿含經42品2經》亦有記載十六小獄名目,從優鉢(Utpala)獄,至熱鐵丸獄,與長阿含所記名稱,多有不同[30]

若依《大智度論》則說此十六小地獄為八寒冰八炎火,以八寒地獄,再間以從炭坑獄,至銅橛獄的八種炎火小地獄,而成十六。八寒地獄在此論,反被視為附屬於八大地獄的小地獄[31]。《十住毘婆沙論》以附屬於八大地獄的眷屬地獄為八小地獄,其名從炭火至鹹河[3]

綜合言之,八大地獄的附近邊緣,是此熱地獄的眷屬小地獄。若八大地獄,都再安立十六小獄,如此一來,就共有一百二十八小獄。再加入根本之八大地獄,則大小總成一百三十六地獄[6]。另一種類型則是只在阿鼻地獄的四門之外附屬小地獄[29]

孤獨地獄

或位於四洲之中、江河山邊,或位於地下、空中等處,不隸屬於上記之各大小地獄。這不是眾多和集一處,而是少數,或一或二的眾生,由於個別業力招感,而臨時發生[32][6]。佛經中似沒提到此種類型的地獄,應為論師創見[3]

位置

《十八泥犁經》認為火獄在地底下。寒獄則位於世界邊際,寒獄之處日月為大山所遮蔽,故冥寒。並以寒獄之苦更甚於火獄[33][34]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和《立世阿毘曇論》同於《十八泥犁經》,認為熱地獄在贍部洲之底下,寒地獄在繞四洲輪圍山外極冥闇所。但兩論皆以火獄的無間地獄為最苦[35][36]

《阿毗達磨俱舍論》認為於眾生所居住的閻浮提下方4萬由旬處為無間地獄,上有餘七熱地獄,而寒地獄在熱地獄傍[37]。熱地獄旁邊1萬由旬,再向下3萬2千由旬處,即為橫向延伸的八寒地獄,八寒地獄均距離前一地獄2200由旬。

長阿含·世記經》則說冰火二地獄皆位於世界盡頭。在須彌山世界最外側被有如輪子般的鐵輪山包住,鐵輪山又分內外;地獄與閻魔王宮便位於此處。雙重鐵輪山間是太陽與月光無法到達之處[5]

中國傳說

佛教地獄之說傳至中國後,因格義之故,而與死後「魂歸泰山」(太山)或「酆都鬼城」的觀念有所比附交融[3]中國民間信仰吸收佛教地獄之說,產生常見的「十八層地獄」說法。在明清時期,隨白話小說創作的發展,文學作品當中出現的「十八層地獄」與佛經當中的「十八地獄」已有很大不同,越來越表現出本土化的特點,在道教和民間信仰中發展出十殿閻王的概念[38]。又有牛頭馬面的說法,牛頭來自《鐵城泥犁經》、《五苦章句經》所說的鬼差“牛頭阿傍”[39];馬面來自《楞嚴經》“馬面羅剎”,或也混淆了馬頭明王[40]

漢傳佛教地藏菩薩為救度六道眾生的菩薩聖者,謂地獄眾生所受業報最為苦痛,而生大悲心(Mahā-karuṇā)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41][42]

參見

參考文獻

  1. ^ 法苑珠林》:「地者底也,謂下底。萬物之中地最在下,故名為底也。獄者局也,謂拘局不得自在,故名地獄。又名泥黎者梵音,此名無有。謂彼獄中無有義利,故名無有也。問曰:地獄多種,或在地下,或處地上,或居虛空,何故並名地獄?答曰:舊翻地獄名狹處,局不攝地空。今依新翻經論,梵本正音名那落迦,或云捺落迦。此總攝人處苦盡,故名捺落迦。」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彼趣名奈落迦? 答:是奈落迦所趣處故。以奈落迦為所有,故名奈落迦。彼諸有情,無悅無愛無味無利無喜樂,故名奈落迦。或有說者,由彼先時造作增長增上暴惡身語意惡行,往彼生彼令彼生相續,故名奈落迦。有說,奈落迦者。是假名假想名施設想施設,一切名想隨欲而立,不必如義。有說,彼趣以卑下故名奈落迦,謂五趣中無有卑下如彼趣者。有說,彼趣以顛墜故名奈落迦。如有頌言:『顛墜於地獄、足上而頭下、由毀謗諸仙、樂寂修苦行』。有說,奈落名人,迦名為惡,惡人生彼處故名奈落迦。有說,落迦名可樂,奈是不義。彼處不可樂故名奈落迦。有說,落迦名喜樂,奈是壞義。彼處壞喜樂故名奈落迦。有說,落迦名歸趣,奈是無義。彼處有情重苦所逼無歸趣,故名奈落迦。有說,落迦名救濟,奈是無義。彼處有情眾苦所逼,無救濟者,故名奈落迦。」
  2. ^ 失譯《十八泥犁經》:「有前惡後為善,不入泥犁。殺人盜人欺犯人妻,欲使人死望得其財物,垢且賊好為不善,怒罵人榜笞繫人,喜告彰人過失,嫉妬言怒所使怒發,鬲逆天地鬼神之類,殊失壽死,下入惡泥犁中。後復變為善,有不入泥犁中者。知佛道變,雖入泥犁中,必當上天。本善者,上泥洹(涅槃),故曰佛道不可不知。」
    中阿含業相應品鹽喻經》:「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彼於現法,設受善惡業報,而輕微也。」
    雜阿含266經》:「諸比丘!若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諸比丘!有時長夜此大地悉皆敗壞,而眾生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長夜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雜阿含401經》:「人生於世,長夜受苦,有時地獄,有時畜生,有時餓鬼,於三惡道空受眾苦,亦不聞法,是故,我今為無間等故,不以終身受三百槍為大苦也。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得無間等(現觀)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雜阿含406經》:「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現觀)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楞嚴經》卷八:「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梵語:sabhāga)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蕭登福. 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 台灣學生書局. 1989-11-15. 
  4. ^ Dalal, Roshen. Hinduism an Alphabetical Guide. Penguin. : 274. ISBN 978-0143414216. 
  5. ^ 5.0 5.1 5.2 5.3 長阿含·世記經》:「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遶其外,復有大海水周匝圍遶八千天下,復有大金剛山遶大海水。金剛山外復有第二大金剛山,二山中間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於彼。彼有八大地獄,其一地獄有十六小地獄。第一大地獄名想,第二名黑繩,第三名堆壓,第四名叫喚,第五名大叫喚,第六名燒炙,第七名大燒炙,第八名無間……又彼二山中間復有十地獄:一名厚雲,二名無雲,三名呵呵,四名奈何,五名羊鳴,六名須乾提,七名優鉢羅,八名拘物頭,九名分陀利,十名鉢頭摩……時,閻羅王以三天使具詰問已,即付獄卒。時,彼獄卒即將罪人詣大地獄,其大地獄縱廣百由旬,下深百由旬。爾時,世尊即說偈言:「四方有四門,巷陌皆相當,以鐵為獄牆,上覆鐵羅網。以鐵為下地,自然火焰出,縱廣百由旬,安住不傾動。黑焰熢㶿起,赫烈難可覩,小獄有十六,火熾由行惡。」
  6. ^ 6.0 6.1 6.2 6.3 6.4 6.5 印順. 成佛之道:大地獄極熱. [201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7). 
  7. ^ 聖嚴. 正信的佛教:佛教相信天堂與地獄嗎. [201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7). 
  8. ^ 出三藏記集》:「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十八泥犁經」
    安世高所譯經的研究 (1). [201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現存而不能肯定為安世高所譯者三十五部:……十八泥犁經 
  9. ^ 《十八泥犁經》:「火泥犁有八,寒泥犁有十。入地半以下火泥犁,天地際者寒泥犁」
  10. ^ 《十八泥犁經》:「第一犁名曰先就乎,而是人言起無死。人居此犁中,相見即欲鬪,乎中無兵而自有兵,相傷殺無歲數又不死。有人來語起不死,以風來吹即愈。如是無歲數已,復持熱鐵劍相傷殺已,復用鐵椎相殺,以手拳極利相傷,久久無歲數,是其類。」
    《順正理論》:「眾苦逼身,數悶如死,尋蘇如本,故名等活」
  11. ^ 《十八泥犁經》:「第二犁名居盧倅略……,如人言繩而鬪之。人居此犁者,置大火中赤,輒出鬪之。以復內火中赤,復出數行鬪之。久久無歲數,復燒之,出而鬪之,以為方圓能不死,而復生無歲數已,復走火中無歲數,是其類也。」
    《順正理論》:「先以黑索拼量支體,後方斬鋸,故名黑繩」
  12. ^ 《十八泥犁經》:「第三犁名桑居都……而人言捶殺。人居此犁者,在火中以熱不可言,左右顧見山,山間如樂狀,走往入其間,山盡來壓之,又不死無歲數已,復置火中赤,復出之無歲數。」
    《順正理論》:「眾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殘,故名眾合。」
  13. ^ 《十八泥犁經》:「第四犁名曰樓……而人言樂之。人居此犁,城甚大,其中復有小城,人從外見之,中盡有重天,人盡入其中,赤如燒鐵。以復內城中,大熱不可言,其身肌盡爛,無歲數不得息不得臥,肌骨盡燋已,復生無歲數,是其類。」
    《順正理論》: 「眾苦所逼,異類悲號怨發叫聲,故名號叫」
  14. ^ 《十八泥犁經》:「第五犁名曰旁卒……而人言爛煮之。人居此犁者,而坑大深谷,滿其中火,守犁者用鐵杖捶而內其中,燒燋人身,盡燋無歲數又不死。積燒而不死,而抱火著人身,死出一谷,復入一谷,如是無數,是其類。」
    《順正理論》:「劇苦所逼,發大酷聲,悲叫稱怨,故名大叫。」
  15. ^ 《十八泥犁經》:「第六犁名曰草烏卑次……而人言焯熱之。人居此者,城高二千里、廣四千里,火滿其中,置人其中,復以鐵覆之無歲數。如是不得息,言不得,臥無歲數,燋已復燋,是其類。」
    《順正理論》:「火隨身轉,炎熾周圍,熱苦難任,故名炎熱。」
  16. ^ 《十八泥犁經》:「第八犁名曰不盧都般呼……如人言大苦熟之。居此犁中,地盡有火,卒人當在火中,炮且炙貫,且立臥床,不得去,不得息,爛且燋已,復生無歲數,其苦萬倍於他犁之苦,苦不可言,是其類。」
    《順正理論》:「若外若內、自身他身,皆出猛火互相燒害。熱中極故,名為極熱。」
  17. ^ 《十八泥犁經》:「第七犁名都意難且……如人言燒炙之與蠱。人居此犁中者,大積火如大鐵貫人,而內之無歲數。時一門開,人盡往欲出門;門復閉,復墮火中無歲數已。復見一門開,人盡走求欲出;既得出門,又復墮污泥中。污泥中有蟲唅,又不得出無歲數,是其類。」
    《順正理論》:「以無樂間,立無間名……有說:無隙立無間名。」
  18. ^ 18.0 18.1 18.2 Niraya. Buddhist 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19. ^ 《雜阿含經》第1244經. [2017-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0). 
  20. ^ 20.0 20.1 北傳:雜阿含1278經, 別譯雜阿含276經, 增壹阿含21品5經 南傳:增支部10集89經.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1). 
  21. ^ 諸經論對「阿吒吒、阿波波、阿睺睺」此三者名稱多有不同,《大智度論》翻為呵羅羅、阿婆婆、睺睺,《瑜伽師地論》翻為𠿒哳詀、郝郝凡、虎虎凡,《順正理論》以及玄奘所譯《俱舍論》翻為頞哳吒、臛臛婆、虎虎婆;《十住毘婆沙論》的順序為阿波波(Apapa)、阿羅羅、阿睺睺(Huhuva);《立世阿毘曇論》的順序為阿波波(Apapa)、阿吒吒(Aṭaṭa)、嚘吼吼(Huhuva),《法集名數經》的順序為虎虎凡(Huhuva)地獄、哧哧凡(Hahava)地獄、阿吒吒(Aṭaṭa)地獄,《巴利三藏》的順序為Ababa(阿波波)、Atata(阿吒吒)、Ahaha(阿睺睺);大乘涅槃經列四種阿波波,阿吒吒,阿羅羅,阿婆婆。《十八泥犁經》也列為四種烏略、烏滿、烏藉、烏呼。
  22. ^ 22.0 22.1 22.2 黃國清. 明末憨山德清的《法華經》思想詮釋 (PDF).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12). 
  23. ^ 拘物頭華. 佛光大辭典.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1). 
  24. ^ 中部》天使經,以及增壹阿含32品4經,亦提及此五獄,前者與中阿含次第不同,後者則名目有別。在《鐵城泥犁經》則提七種,鳩延泥犁、彌離摩得泥犁、芻羅多泥犁、阿夷波多桓泥犁、阿喻操波泥桓泥犁、槃蓰務泥犁、檀羅泥渝(kṣārôdaka-nadī,灰河)泥犁
  25. ^ 北傳:中阿含64經, 增壹阿含32品4經 南傳:中部130經, 增支部3集36經.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8). 
  26. ^ ABHIDHARMAKOŚA-lokanirdeśaḥ. 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汉对勘. [2017-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1). 四烈灰汁江園。江名鞞多梨尼 
  27. ^ 玄奘所譯《俱舍論》:「十六增者,八奈落迦四面門外各有四所。……三鋒刃增。謂此增內復有三種。一刀刃路。謂於此中仰布刀刃以為大道。有情遊彼纔下足時。皮肉與血俱斷碎墜。舉足還生平復如本。二劍葉林。謂此林上純以銛利劍刃為葉。有情遊彼風吹葉墜。斬刺肢體骨肉零落。有烏駁狗摣掣食之。三鐵刺林。謂此林上有利鐵刺。長十六指。有情被逼上下樹時。其刺銛鋒下上鑱刺。有鐵㭰鳥。探啄有情眼睛心肝爭競而食。刀刃路等三種雖殊而鐵杖同故一增攝。……四面各四增故言皆十六,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說名增」。
  28. ^ 修行道地經.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1). 
  29. ^ 29.0 29.1 馬希寧. 漢譯佛典中地獄觀之內涵與演進:從《阿含經》至《俱舍論》. 
  30. ^ 增壹阿含42品2經. [2017-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0). 
  31. ^ 佛學大辭典/十六小地獄.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32. ^ 玄奘所譯《俱舍論》:「如上所論十六地獄一切有情增上業感。餘孤地獄各別業招。或多或二或一所止。差別多種。處所不定。或近江河山邊曠野。或在地下空及餘處。諸地獄器安布如是。本處在下。支泒不定。」
  33. ^ 《十八泥犁經》:「第八犁名曰不盧都般呼。不盧都般呼一苦。當都意難且二十。……其苦萬倍於他犁之苦。苦不可言……第九犁名曰烏竟都。烏竟都一苦。當不盧都般呼二十。」
  34. ^ 《十八泥犁經》:「火泥犁有八,寒泥犁有十。入地半以下火泥犁,天地際者寒泥犁……所謂寒犁在天際間,有大山高二千里,主蔽風,名山于雀盧山,冥無日月,所不及逮。有蔽大山,故冥。外有日月之王甚多,無央數寒犁中」
  35. ^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論曰。此贍部洲下過二萬有阿鼻旨大㮈落迦。深廣同前。謂各二萬。故彼底去此四萬踰繕那。何緣唯此洲下有無間獄。唯於此洲起極重惡業故。刀兵等災唯此有故。唯此洲人極利根故。……餘七地獄在無間上重壘而住。……此寒地獄在繞四洲輪圍山外極冥闇所。於中恒有凄勁冷風。上下衝擊縱橫旋擁。有情遊此屯聚相依。寒酷切身膚皮疱裂。身戰僵鞕各出異聲。瘡開剖坼如三花相。多由謗賢聖招如是苦果。有說此在熱地獄傍。以贍部洲上尖下闊形如穀聚故得包容。是故大海漸深漸狹」
  36. ^ 《立世阿毘曇論》:「如是佛世尊說。比丘。有大地獄。名曰黑闇。各各世界外邊悉有皆無覆蓋。此中眾生自舉其手。眼不能見。雖復日月具大威神。所有光明。不照彼色。佛說。如是黑闇地獄。住在何處。兩兩世界鐵輪外邊。名曰界外。是寒地獄。……從剡浮提向下二萬由旬。是處無間大地獄。從剡浮提向下一萬由旬。是夜摩世間地獄。此二中間有餘地獄。……云何此獄名阿毘止。彼中罪人恒常受苦無有間息。最上上品餘地獄苦則不如此。……重說偈言:阿毘止地獄,一向最劇苦。」
  37. ^ 《俱舍論》:「復有餘八寒㮈落迦……此八并居贍部洲下,如前所說大地獄傍。」
  38. ^ 周文. 「地獄」源流考. [201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7). 
  39. ^ 《五苦章句經》: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叉)。
  40. ^ 《楞嚴經》: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師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槍槊驅入城門。
  41. ^ 《地藏菩薩本願經》:「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42. ^ 《地藏菩薩本願經》:「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十住毗婆沙論》:「問曰:若菩薩更有殊勝功德,何故但稱堅心?答曰:菩薩有堅心功德,能成大業,不墮二乘……若堅心者,見地獄畜生餓鬼天人阿修羅中受諸苦惱,生大悲心無有怖畏,作是願言。是諸眾生深入衰惱,無有救護無所歸依,我得滅度當度此等,以大悲心勤行精進,不久得成所願。是故我說,菩薩諸功德中堅心第一。」
    《大品般若經》卷4,〈金剛品(摩訶薩品)第13〉: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於無量生死中大誓莊嚴。…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大心不可壞如金剛。」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