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路
外路(越南语:Đàng Ngoài/唐外[1]),又作外间、𤅷江以外、𤅷江以北、河靜以北,越南歷史地名,指的是鄭阮紛爭時期鄭主治下的領土,其地理位置大致為越南北部一帶。在越南漢文史籍中,多稱作“北河”,中國史籍中多稱作“安南國”,西方資料則稱作“東京”(Tonkin)。
译名爭議
“Đàng Ngoài”一词是纯越词,最早出现在葡萄牙传教士亚历山德罗1651年在罗马出版的《拉丁文-葡文-越南文辞典》(Dictionarium Annamiticum Lusitanum et Latinum)。李塔娜教授認為,這個詞可能是由17世紀20年代阮主政權的人創造[2]。
郑永常教授將該詞译作“塘外”[3]。于向东教授译作“外路”[4]。李亚芳教授在翻译李塔娜英文著作《越南阮氏王朝社会经济史》时将该词译作“外区”。学者韩周敬根据《国史遗编》的记载[註 1],认为应该译作“外路”[6]。越南文《国史遗编》也将“外路”译作“Đường Ngoài”[7]。
歷史
正治元年(1558年),後黎朝大臣阮潢因與權臣鄭檢交惡而出鎮順化,割據順廣。17世紀20年代,鄭阮交惡,阮主拒絕向鄭主控制下的後黎朝繳納賦稅,並拒不入朝謁見後黎朝皇帝,擁兵據南方自立。當時鄭氏與阮氏以𤅷江為界,因此𤅷江以北則被稱為北河,民間則稱之為外路(唐外);𤅷江以南被稱為南河,民間稱之為內路(唐冲)。
外路之地擁有大量人口,然而土地卻較為稀少。而在鄭主統治末期,由於官員腐敗而且經常發生饑荒,導致了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由阮有求、阮名芳、黎維 等人發動的北河農民起義。
景興三十二年(1771年),阮主境內爆發西山起義,隨後阮主、鄭主和後黎朝政權相繼亡於西山軍,內路和外路開始逐漸融為一體。阮岳和阮惠兄弟二人分別建立政權。
引用
注释
- ^ Albert Schroeder (编). 大南歷代紀年 Đại Nam lịch đại ký niên Chronologie des souverains de l'Annam. 巴黎: Imprimerie nationale, E. Leroux. 1904: 23.
Trịnh 鄭:Dits les seigneurs du Nord ou Chúa đàng ngoài 主唐外.
- ^ 李塔娜著,杜耀文、李亚舒译:《越南阮氏王朝社会经济史》,文津出版社,2000年,英文版序言第5頁。
- ^ 郑永常、李贵民:《瞬间的光芒: 越南阮朝裹铜船之制作与传承》,《南方大学学报》第2卷,2014年8月。
- ^ 于向东:《古代越南的海洋意识》,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20頁。
- ^ 潘叔直著:《国史遗编》,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965年10月出版,191页。
- ^ 韓周敬. <越南阮朝最早的一部总志——《皇越一统舆地志》探研>. 《史學史研究》. 2016年第1期(總第161期). 113頁
- ^ 潘叔直著:《国史遗编》,越南文化通信出版社,2009年,247页。
参见
參考文獻
- 韓周敬. <越南阮朝最早的一部总志——《皇越一统舆地志》探研>. 《史學史研究》. 2016年第1期(總第161期). 106頁-1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