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 (時間)
劫數,又稱劫波或劫簸(梵語:कल्प,kalpa),簡稱“劫”,是印度教及佛教宇宙觀術語,原是古印度人用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意思是一段對人類來說極長或极短的时间,长可以长到无限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1]。首次提到這個概念的是《摩訶婆羅多》。西方有時會將「劫」譯成「aeon」。
劫的種類
印度教
印度教中,根據《往世書》(特別是Vishnu Purana和Bhagavata Purana),1摩诃宇迦分为4宇迦:
- 1圆满时(Krita Yuga)= 4,800天年 = 1,728,000年
- 1三分时(Treta Yuga)= 3,600天年 = 1,296,000年
- 1二分时(Dvapara Yuga)= 2,400天年 = 864,000年
- 1争斗时(Kali Yuga)= 1,200天年 = 432,000年
1摩诃宇迦 = 12000天年 = 4,320,000太陽年。
每劫有14个摩奴期,每个摩奴期分为71个摩诃宇迦,加上每个摩奴期前后过渡是1个圆满时的时长,每劫总时长共1000个摩诃宇迦。
1劫之后是等长的瓦解期,共同构成了梵天的一昼和一夜,也就是梵天日。梵天月包含30个梵天日,也就是2592亿年。
根据《摩诃婆罗多》,12个梵天月构成了梵天年,100梵天年被称为大劫,1大劫(36,000劫+36,000瓦解期)= 311.04万亿年。
梵天的五十年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在祂五十一岁的第一天。在劫末,世界将被火焚灭。根据《摩蹉往世书》当前劫名为Śveta。
佛教
劫数的算法
佛教也有劫的概念,分為三等:小劫、中劫、大劫,且劫数自有其算法:《大智度論》(?)自壽自十歲,百年增一至八萬四千歲為止,然後再百年減一至十歲為止,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35說到:「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間劫復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有二十中間劫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
一小劫 n=1∑839n=2839×(839+1)=352,020 T=84000+100×352020=35,208,400年X2 =70,416,800), 二十小劫為一中劫(70,416,800年 X 20 = 14億833萬6000年), 四中劫為一大劫(14億833萬6000年 X 4=56億3334萬4000年。 三大阿僧祇劫為56億3334萬4000年X3=169億3萬2000年。[來源請求]
當今世界所處的劫是賢劫,故賢劫也稱「現在劫」。
二十小劫為一中刧見於《三藏法數》 ﹝出佛祖統紀﹞:
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謂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歷過百年,則壽減一歲;如是減至人壽十歲則止。復過百年,則增一歲,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此一增一減,名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減,名為一中劫。總成、住、壞、空四中劫,名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謂世界初成立也。有二十小劫。第一小劫,因過去劫壞空之後,第二禪光音天空中布金色雲,注大洪雨,積風輪上,結為水輪;有大風起,吹水生沫,而成須彌等山。時一切有情皆集光音天中。天眾既多,居處迫窄。其福減者,下生世間。最初有一天子從光音天沒,來生大梵天中,是為梵王,其壽六十小劫。第二小劫,光音諸天來生初禪梵世天中,為梵輔天,其壽四十小劫。第三小劫,光音諸天復有來生梵世天中,為梵眾天,其壽二十小劫。如是漸漸下生欲界天中。時光音諸天,有福盡者,化生為人,飛行自在,無有男女之相;地涌甘泉,味如酥蜜,因試嘗之,遂生味著,失其神通,及以身光。世間大暗,黑風吹海,漂出日月,置須彌山腹,照四天下,乃有晝夜。彼時眾生由耽地味,顏色麤悴;復食自然粳稻,殘穢在身,為欲蠲除,便生二道,成男女根。宿習力故,便生淫欲,夫妻共住。光音諸天後來生者,入母胎中,遂有胎生。時自然粳稻,朝刈暮熟,刈復隨生,米長四寸。後因人多,貪取漸生,糠刈已不生。第四小劫,乃至第二十小劫,皆悉一增一減,名為成劫。
二、住劫。住劫者,謂世界安住也。有二十小劫。第九小劫,人壽減至五萬歲時,第一拘留孫佛出世;減至四萬歲時,第二拘那含牟尼佛出世;減至二萬歲時,第三迦葉佛出世;減至一百歲時,第四釋迦牟尼佛出世。第十小劫,人壽減至八萬歲時,第五彌勒佛出世;第十五小劫,於減劫中,第六師子佛乃至欲樂佛,凡九百九十四佛相繼出興,說法度人。第二十小劫,於增劫中,樓至佛出世,滿足一千也。已上二十小劫,皆悉一增一減,名為住劫。
三、壞劫。壞劫者,謂世界壞減也。有二十小劫。如火災起時,壞至初禪天。始從地獄,終至梵天,有情眾生,經十九增減劫,次第壞盡。唯器世間空曠而住,乃至一切有情都盡,最後一增減劫,方壞器世間。有七日從海底出,大海盡竭,須彌崩壞,風吹猛燄,燒上梵天,悉成灰燼;乃至三千世界一時燒盡,名為壞劫。 (器世間者,世界如器故也。梵天,即初禪天也。三千世界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四、空劫。空劫者,謂世界空虛也。有二十小劫。壞劫之後,自初禪梵世已下,世界空虛,猶如墨穴,無晝夜日月,唯大黑暗,名為空劫。
佛教认为凡人所身处的人間正处于上述的「成、住、坏、空」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中劫,在这四大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凡人生存。初「成」的阶段是由气体变化至液体,再由液体而凝固成固体,如此循环往复的一种环境,所以不适宜凡人的生活。到了「坏」的阶段,人間正处于剧烈的破坏之中,也不适合凡人生存;据佛典记载, 人間是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后才衰壞的。「坏」劫终了,「空」劫便随之开始,在空无一物的状态中再经过二十中劫,另一全新状态下的人間便又逐渐形成,进而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成、住、坏、空”四大阶段,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2]。
在《俱舍论记》卷第十二:经二十中劫世间‘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 朱芾煌《法相辞典》中解释一大劫:《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空已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因此,一大劫相当于268.768亿年。[3]
也有以佛與辟支佛出世與否來計算的,分為「大劫」(mahākalpa)和「中劫」(antarakalpa)兩種,「小劫」同「中劫」。這種算法的「劫」沒有固定長度,但80中劫即等於1大劫,若按以上算法推度,此一大劫為268億7680萬年。[4]
大劫大灾
每大劫必终于一灾,或火灾,或水灾,或风灾;其规律是:七大劫终结于火灾,第八大劫终结于水灾,第六十四大劫终结于风灾,三大灾总共六十四大劫组成一个循环。
火灾烧至初禅天
水灾淹至二禅天
风灾吹至三禅天
四劫
每大劫有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
增減劫
一個小劫由一個減劫和一個增劫所構成。
- 減劫:從人壽八萬四千歲時開始,每一個百年減壽一歲起算,遞減至人壽十歲便死,這段期間稱為減劫。一個減劫是半個小劫(84000-10)x 100 = 839万9000年。在減劫存續期間,世人道德水平不断下降, 起初聖賢仍然在世的時候,提婆與凡人能夠直接交流,世人遵循恆法、抑惡揚善,但後來凡人逐漸忽視恆法、遠離提婆,雖然凡人仍然以人倫為天理,制定禮節以維持社會秩序,但是到了後來人性逐漸敗壞,当人壽減至十歲時,人性接近泯滅,世間災難頻生,薄伽梵哀愍众生也无法扭转众生自感的果报,世間充滿末劫的殘酷景象。
- 增劫:從人壽十歲開始,每一個一百年增壽一歲起算,漸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這段期間稱為增劫。一個增劫即是半個小劫(84000-10)x 100 = 839万9000年。在減劫即將結束、人壽只剩十歲時,世人開始察覺到自己的罪業,為此棄惡行善、遵循天道,人壽因而增加,增劫就此開始。若有佛陀前來弘法,世人便會努力修持佛法,使得天下太平。例如在娑婆世界 目前此一小劫中的增劫開始時,世人起初遵循梵法、努力行善,使得世間苦難減少,但這始終並非解脫之道,只能令世人得享和平,根本不能出離世間。直到人壽增至八萬歲時,彌勒菩薩应世救度眾生,佛法因而復興,眾生得度者無可計量。在往後的數千年間,世間風調雨順、一片祥和,至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增劫便會結束。
三災
道教
五劫
道教指天地初分及化生万物的五大劫,万物演化的五个时期。
《隋书·经籍志四》:“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所以说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 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道教谓元始天尊年号之一。又为五劫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 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
《双槐岁钞·皇极观物》:老氏之书曰:天地之数有五劫。东方起自子,曰龙汉,为始劫。南方起自寅,曰赤明,为成劫。中央起自卯,曰上皇,北方起自午,曰开皇,俱为住劫。西方起自酉终於戌,曰延康,为坏劫。
派生
「劫」的本意是一段極長的時間,一劫過後宇宙毁滅並重新開始。
現代漢語和日語均有很多詞彙與「劫」有關。「劫」自取災難的意思時有「劫難」、「劫火」、「在劫難逃」等詞;取極長乃至無限的時間的意義時則有「億劫」、「永劫」等詞,無災難的意義。現代中文裏一般借指天災人禍[5],而日文更多的是保留了時間的概念[6]。
圍棋術語「劫」借自佛教的「劫」,指爭奪某一從屬未定的棋眼,因在填回前可無限次提對方的子而得名(故規定一方提子後另一方不得立即回提)。
參見
參考文獻
- ^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P99
- ^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之<108自在语(第一集)>:P99.圣严教育基金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劫,是一个时间单位。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 ^ 《增壹阿含經》卷48〈50 禮三寶品〉:「然劫有二種:大劫、小劫。若於劫中無佛出世,爾時復有辟支佛出世,此名為小劫。若如來於劫中出世,爾時彼劫中無有辟支佛出現於世,此名為大劫。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劫數長遠,不可稱計。是故,比丘!當憶此劫數之義。」
- ^ 汉典“劫”字的详细解释. [2014-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9).
- ^ 劫とは - 世界宗教用語 Weblio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