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

(重定向自天台智者

釋智(538年—597年),俗姓,字德安法名智顗法號智者[1],生於荆州华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潜江),漢傳佛教出家僧侶。曾居於天台山國清寺,人稱Tāi大師;但事實上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世尊崇他為天台宗四祖[4]。智者大師完成了“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佛學思想承襲於南嶽慧思禪師。 其学说以《法华经》为主教依据,故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的思想;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立一心三观。智顗于两朝深受帝王礼遇,隋煬帝楊廣授予智顗“智者”之号,世稱智者大师。被譽為東土釋迦[5][6]

智顗
智者大师画像
別名天台大師,智者大師,顗禅师,东土小释迦
个人资料
出生
陳德安(德安爲),陈光道,陈王道

(538-02-16)538年2月16日
逝世597年8月3日(597歲—08—03)(59歲)
宗教信仰汉传佛教
學校天台宗
傳承四祖
法号释智顗
諡號智者
寺廟国清寺
高級職位
教师果願寺法緒慧曠律师,南岳慧思大师

生平

其先祖出身穎川郡(位於今河南省許昌縣),為潁川陳氏,在東晉初年,家族遷居荊州華容[7]。其父陳起祖,通經傳,有武略,在蕭繹任荊州刺史時,為其幕僚。在蕭繹登基為梁元帝後,封益陽縣開國侯[8]。其母徐氏,是位虔誠佛教信徒。智顗是家中次子,其長兄陳鍼[9]

智顗目有雙瞳[10],因出生時有祥瑞,幼名王道,又名光道,後成為他的字[11]。7歲時就表現出對佛教的興趣[12]。554年(梁承聖3年),西魏宇文泰于謹等人領軍南下,攻陷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後被殺。因此戰亂,在其15歲時,智顗全家北至硤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依靠其舅,因而升起出家的願望,但未獲父母同意[13]。在其父母過世後,經其兄同意與王琳的資助下,在他18歲時,至湘州(縣治位於今湖南長沙),在果願寺法绪門下出家,法緒為他授十戒,並教導其律藏[14]。20歲時,智顗受具足戒,師事慧曠律師,學習大乘經典。之後進入大賢山(位於今湖南省衡陽縣)潛修,學習法華三部經(包括《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並進行方等懺法[15]。當時慧思禪師駐錫在光州(縣治位於今河南省光山縣)大蘇山,智顗在23歲時,前往參學,修习禅法,證得法華三昧前方便,發初旋陀羅尼[16]。他曾代慧思說法,開講大品般若經[17]

慧思後移居衡山,命他往南方傳播佛法,智顗在567年(陳光大元年)到達陳朝的首都金陵(今南京市[18]。智顗獲得當地著名佛教僧侶,如興皇法朗長干慧辯等人的支持,官員徐陵毛喜等人都成為他的信徒。沈君理請智顗住錫瓦官寺,講《法華經》。智顗在此居住八年,開講《大智度論》與《次第禪門[19]。因徒眾過多,事務繁雜,妨礙修行,智顗決定入山林修行[20]。575年(陳太建7年)秋天,入天台山(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在此隱修,後建立寺院,即後來的國清寺[21]。智顗在北峰上獨修頭陀行,證入一實諦法門[22]。在此居住一段時間後,陳宣帝下詔建寺[23],以始豐縣的稅收,來作為國清寺的支出之用。其徒眾慢慢擴大[24]

智顗在天台山修行11年,據說他在浙江天台山居住时,为使临海居民放棄以捕鱼杀生为业,曾自舍身衣,并劝募众人购置放生池,复传授池中族类“三皈戒”,为彼等说《金光明经》、《法华经》等,以结法缘,从而开佛教放生会之滥觞。陈后主即位後,詔請智顗回金陵。584年(陳至德2年),智顗回到金陵,入宮說法[25]。初居靈曜寺,在此開講《仁王般若經》。因此地房屋狹小,後移居光宅寺[26]。陳後主及太子陈渊等,皆尊崇智顗,太子曾請智顗授菩薩戒[27]。587年(陳禎明元年),于光宅寺讲《妙法莲华经》,其講課內容在其弟子章安灌頂收集後,集成《法華文句》。

588年(陳禎明2年,隋開皇8年),隋文帝派兵南下,陳朝覆亡。為避金陵戰亂,智顗準備回到荊州,途中居留在潯陽匡山(即廬山,位於今江西九江[28]。秦孝王楊俊曾想招募智顗,但因為發生叛亂,智顗並沒有前往[29]。590年(隋開皇10年),原擔任并州總管的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調任揚州總管,鎮守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在此創立慧日道場,招請各地著名佛教僧侶,前往講學。591年(隋開皇11年),在晉王楊廣的召請下,智顗至揚州總管寺,為其授菩薩戒,受贈「智者」稱號[30]。592年(隋開皇12年)3月,智顗由揚州返回廬山,途中曾至衡山,至慧思墓塔所在探視。在當年底,回到荊州,在當陽縣玉泉山建造精舍,即玉泉寺[31]。智顗在玉泉寺講經的內容,後經其弟子章安,集成《法華玄義》與《摩訶止觀》。

596年(隋開皇15年),受晉王楊廣邀請,智顗再度至揚州,居禪眾寺,撰寫《淨名經疏》,面呈給楊廣[32]。同年9月,回到天台山,與弟子整理舊有居所。智顗向其弟子預告其死期將近[33]。口授《觀心論》。597年(隋開皇17年)冬天,智顗在天台山過世,年60歲,僧臘40[34]

思想

智顗眼見佛教教義複雜,佛經文義互相抵牾,遂建立「判教」的學說,認為佛教教導的不同階段,對應佛陀生平的不同時期,以及佛陀在那一時期的受眾。教義的每個層次都有效,都是邁向佛教真理的一步,而最終最圓融的教義見於《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35],智顗依此经立“五时八教”的判教理论。所谓“八教”,即为“化法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化益的内容,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化仪四教”,是说佛教的教化过程和方式,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化仪譬如药方,化法譬如药味。

智顗臨終時,對弟子誰可宗仰的詢問,回答:「豈不曾聞波羅提木叉是汝之師,吾常說四種三昧是汝明導……唯此大師能作依止。」[36][37]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是智者大师的獨到見解。佛教首先將衆生分爲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法界每一界又有十法界,比如人中,有人間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樣十乘十就是一百法界。每一界又具《妙法蓮華經》中所講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一百法界乘十如是,就是一千如是。再乘以三種世間:國土世間、眾生世間、五陰世間,就是三千世間。三千世間就在一念心中,所以稱為“一念三千”。《摩诃止观》卷五云:“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只物论相迁,只相迁论物。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 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界。”

師承

法嗣

主要著述

智顗專志於講學,少有著述。其著述多由其門下弟子隨錄整理成書[38]。其中《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小止觀》、《觀心論》等,流传久远,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

道宣《大唐內典錄》(公元664年)、最澄《傳教大師將來台州錄》(公元804年)、圓仁《入唐新求聖教目錄》(公元838年)、圓珍《智證大師請來目錄》(公元853年),至中唐時所認定的天台智者著作[39],現存者如下:

  • 法華部
    • 妙法蓮華經玄義
    • 《妙法蓮華經文句》
    • 《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玄義》(簡稱觀音玄義)
    • 《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義疏》(簡稱觀音義疏)
  • 維摩部
    • 《維摩經玄疏》(含《四悉檀義》、《三觀義》、《四教義》之內容)
    • 《維摩經文疏》(前二十五卷親撰,後三卷章安灌頂續補;荊溪湛然刪略為《維摩經略疏》十卷)
    • 《四教義》(由《淨名玄義》分出)
  • 雜疏部
    • 《金光明經玄義》
    • 《金光明經文句》
    • 《請觀音經疏》
    • 《菩薩戒義疏》(又名梵網經義記)
    •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40]
    • 《金剛般若經疏》[41]
    • 《觀無量壽佛經疏》[42]
    • 《阿彌陀經義記》[43]
  • 止觀部、禪門部
    • 摩訶止觀》(又名圓頓止觀)
    • 《禪門修證》(又名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 《禪門章》
    • 《禪門要略》
    • 《六妙法門》
    • 《禪門口訣》
    • 小止觀日语天台小止観》(又名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門)
    • 《法界次第初門》
    • 《覺意三昧》
    • 《三觀義》(由《淨名玄義》分出)
    • 觀心論》(又名煎乳論)
    • 《觀心食法》
    • 《觀心誦經法》
    • 《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
    • 《法華三昧行法》(又名法華三昧懺儀)
    • 《方等三昧行法》(又名大方等行法。另有別行本收於《國清百錄》,名方等懺法)
    • 《金光明懺法》(收於《國清百錄》)
    • 《請觀世音懺法》(又名請觀音行法,收於《國清百錄》)
    • 《五方便念佛門》(有廣本、略本[44][45]。廣本疑為後人於中間部份增附華嚴宗念佛義、大寶積經念佛文而成[46]

智顗的著述,據稱尚有《彌勒成佛經疏》、《大智度論疏》、《般舟三昧行法》、《雜觀行》等,不過已散佚不存。另外,慈雲遵式的〈天台教觀目錄〉中以《四念處》和《淨土十疑論》為天台智者所作[47]。不過,內典錄、台州錄載《四念處》作者為章安灌頂[48][49]。而最早登載淨土十疑論(阿彌陀經決十疑)的目錄台州錄不記其作者名號,書中又引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和唐代譯出的《雜集論》。因此,這兩部著作是否為智顗所作尚有疑問。

宋代時,天台宗山家、山外派對《金光明經玄義》(廣本)真偽看法不同[50]。另外,山外派的孤山智圓認為世傳《阿彌陀經義記》詞俚義疏,懷疑是日本人假託智顗而作[43][51]。又據新編諸宗教藏總錄,淨覺仁岳認為《金剛般若經疏》非智顗所作,東域傳燈目錄則指此疏與署名為僧肇(據引文比對,其真實作者是謝靈運[52][53])的《金剛經注》不異[41][54]

據近人之研究,《觀無量壽佛經疏》採用不少淨影慧遠觀經義疏的見解,其五重玄義之文取自智顗《金光明經疏》,故近代學者疑觀經疏非智顗所作[42][55]。《仁王護國般若經疏》現存本為元豐年間(1078-1085)從日本傳入。據近人之研究,認為此疏採用不少吉藏仁王經義疏的見解,或許為後人假託之作[40]

往生

智顗常發願往生彌勒佛兜率淨土,臨終時云觀音來迎[56][57],並答修行至圓教五品位[58][59]。《報恩錄》[60]、《淨土往生傳》與《往生集》,將智顗列入往生西方彌陀淨土之高僧。《續高僧傳》則載智顗之徒智晞在臨終前,回答於夢中見到智者大師在兜率天[61]荊溪湛然認為無論求生兜率或臨終前觀音來迎,都是隨機教化的示現方便[62]。智顗弟子永陽王亦是發願「或見生安樂世界,或處兜率天宮。」[63]

印光大师認為,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化身[64]

相關條目

注釋

  1. ^ 亦有人主張從普通話Tāi/ㄊㄞ,推論粵音應讀作toi1[2]
  2. ^ 早期中華民國教育部制訂發音為陰平調「ㄊㄞ/tāi」,後在1999年該機關公布之《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中,已無ㄊㄞ/tāi音,發音為「ㄊㄞˊ/tái」,但2021年該機關之《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已改列出ㄊㄞ/tāi音[3];當地人則多讀作陰平調「ㄊㄞ/tāi」,普通話制訂發音亦跟隨之。
  1. ^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智者二字,即是教主。幼名光道,亦名王道,此從初生瑞相立名。法名智顗,顗,靜也,即出家後,師為立號。從德為名,故用靜義。後授晉王菩薩戒品,因即為王立法號,云:『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王曰:『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今從後說故云智者。」
  2. ^ 存档副本. [2018-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1). 
  3. ^ 辭典檢視 [台:ㄊㄞ/tāi]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202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5). 
  4. ^ Arthur F. Wright著,常蕾譯:《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59。
  5. ^ 傳燈《永嘉禪宗集註》序:「讚者曰:智者具八相以成道,人稱為東土小釋迦。」
  6. ^ 古崑《西歸行儀》卷1:「余於同治元年,在佛頂山慧濟寺,閱淨土十要。至寶王論中,知智者大師,臨終令讀四十八願,九品觀章。想智者乃東土釋迦,臨終令讀,豈非至要之言。因此熟讀,奉為日課。」
  7.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師諱智顗,字德安。俗姓陳氏,穎川人也。高宗茂績,盛傳於譜史矣。暨晉世遷都,家隨南出,寓居江漢。因止荊州之華容縣。」
  8.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父起祖,學通經傳,談吐絕倫,而武策運籌,偏多勇決。梁湘東王蕭繹之荊州,列為賓客。奉教入朝領軍……孝元即位,拜使持節散騎常侍、益陽縣開國侯。」
  9.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梁晉安王中兵參軍陳鍼,即智者之長兄也。」
  10.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眼有重瞳,父母藏護,不欲人知,而人自知之矣。」。
  11.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鄰里憶先靈瑞,呼為王道。兼用後相,復名光道。故小立二字。」
  12.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至年七歲,喜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初啟一遍即得。而父母遏絕,不聽數往。每存理所誦,而惆悵未聞,奄忽,自然通餘文句,後以經驗無所遺失。鄉閭嗟異,溫故知新,其若此乎。」
  13.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年十五,值孝元之敗,家國殄,喪親屬,流徙。歎榮會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於長沙像前,發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由是深厭家獄,思滅苦本,但二親恩愛,不時聽許。」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志學之年,士梁承聖,屬元帝淪沒,北度硤州,依乎舅氏。」
  14.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後遭二親殄喪,丁艱荼毒,逮于服訖,從兄求去。……時王琳據湘,從琳求去。琳以陳侯故舊,又嘉此志節,資給法具,深助隨喜。年十有八,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而出家焉。緒授以十戒,導以律儀。」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初梁太平二年魏主令宇文泰,破梁元帝二十萬眾。大師時年十八,至襄州果願寺,依乎舅氏而出家焉。」
  15.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仍攝以北度詣慧曠律師,兼通方等,故北面事焉。後詣大賢山,誦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歷涉二旬三部究竟。進修方等,懺心淨行勤,勝相現前。」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太平三年,時年二十,進受具足,依慧曠律師通於律藏。」
  16.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江東無足可問。時有慧思禪師,武津人也。名高嵩嶺,行深伊洛。……意期衡嶽以希棲,遁權止光州大蘇山。先師遙餐風德,如飢渴矣。其地乃是陳齊邊境,兵刃所衝。而能輕於生,重於法,忽夕死,貴朝聞,涉險而去。初獲頂拜,思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於是昏曉苦到,如教研心。……息不虛黈,言不妄出。經二七日,誦至藥王品:諸佛同讚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到此一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將證白師。師更開演。……四夜進功,功逾百年,問一知十,何能為喻。觀慧無礙,禪門不壅。宿習開發,煥若華敷矣。思師歎曰:非爾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又詣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受業心觀。……思每歎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顗乃於此山行法華三昧,始經三夕,誦至藥王品,心緣苦行,至是真精進句,解悟便發。見共思師處靈鷲山七寶淨土,聽佛說法。故思云:非爾弗感,非我莫識,此法華三昧前方便也。又入熙州白砂山,如前入觀,於經有疑,輒見思來冥為披釋。爾後常令代講,聞者伏之。惟於三三昧、三觀智,用以諮審,自餘並任裁解,曾不留意。思躬執如意,在坐觀聽,語學徒曰:『此吾之義兒,恨其定力少耳。』」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乾明元年,始入光州,依思禪師,稟受禪法,時年二十三。」
  17.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思師造金字大品經竟,自開玄義,命令代講。……唯有三三昧及三觀智,用以諮審,餘悉自裁。思師手持如意臨席。讚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慧曠律師亦來會坐。思謂曰:老僧嘗聽賢子法耳?答云。禪師所生,非曠之子。又曰:思亦無功,法華力耳。」
  18.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既奉嚴訓,不得扈從衡嶽。素聞金陵,仁義淵藪,試往觀之。若法弘其地,則不孤付囑。仍共法喜等二十七人同至陳都。」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及學成往辭。思曰:『汝於陳國有緣,往必利益。』思既遊南岳,顗便詣金陵。與法喜等三十餘人在瓦官寺,創弘禪法。」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光太元年,辭師入鄴,時年三十。」
  19.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由是聲馳道俗,請益成蹊。……于時長干慧辯,延入定熙天宮;僧晃請居佛窟,皆欲捨講習禪,緣差永恨。……儀同沈君理,請住瓦官,開《法華經》題。……興皇法朗,盛弘龍樹,更遣高足,構難累旬。……停瓦官八載,講《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蒙語默之益者,略難稱紀。」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僕射徐陵、尚書毛喜等,明時貴望,學統釋儒。並稟禪慧,俱傳香法。欣重頂戴,時所榮仰。長干寺大德智辯,延入宋熙。天宮寺僧晃,請居佛窟。斯由道弘行感,故為時彥齊迎。……綿歷八周。講《智度論》,肅諸來學。次說《禪門》,用清心海。」
  20.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昔南嶽輪下,及始濟江東,法鏡屢明心絃。數應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餘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減十人得法。其後徒眾轉多,得法轉少。妨我自行,化道可知,群賢各隨所安,吾欲從吾志。蔣山過近,非避喧之處。聞天台地,記稱有仙宮,白道猷所見者,信矣。山賦用比蓬萊,孫興公之言,得矣。若息緣,茲嶺啄峰飲澗,展平生之願也。」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語默之際,每思林澤。乃夢巖崖萬重.雲日半垂。其側滄海無畔,泓澄在于其下。又見一僧搖手申臂,至于岥麓,挽顗上山云云。顗以夢中所見,通告門人。咸曰。此乃會稽之天台山也。……因與慧辯等二十餘人,挾道南征,隱淪斯岳。……時以陳太建七年秋九月矣。」
  21.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陳宣帝有敕留連,徐僕射濟涕請住。匪從物議,直指東川。即陳太建七年秋九月初,入天台。……有一老僧引之而進曰:『禪師若欲造寺,山下有皇太子寺基,捨以仰給。』因而問曰:『止如今日草舍尚難,當於何時能辦此寺?』老僧答云:『今非其時。三國成一,有大勢力人能起此寺。寺若成國則清,當呼為國清寺。』……有定光禪師,居山三十載。跡晦道明,易狎難識。有所懸記,多皆顯驗。其夕乃宿定光之草庵。……仍於光所住之北峰,創立伽藍。」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顗乃卜居勝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壟山南,螺溪之源處。……於是聿創草菴,樹以松果。數年之間,造展相從,復成衢會。光曰:『且隨宜安堵。至國清時,三方總一,當有貴人為禪師立寺,堂宇滿山矣。』」
  22.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寺北別峰呼為華頂,登眺不見群山,暄涼永異餘處。先師捨眾,獨往頭陀。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魑魅千群,一形百狀。或頭戴龍虺,或口出星,火形如黑雲,聲如霹靂,倏忽轉變,不可稱計。……又作父母師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但深念實相,體達本無。憂苦之相,尋復消滅,強軟二緣,所不能動。明星出時,神僧現……既安慰已,復為說法。……即便問曰:『大聖是何?法門當云何學?云何弘宣?』答:『此名一實諦。學之以般若。宣之以大悲。』」
  23. ^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太建七年,初入天台。時年三十八。至太建九年,敕置修禪寺。」
  24.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然佛隴艱阻,舟車不至。年既失稔,僧眾隨緣。師共慧綽種苣拾橡,安貧無慼。俄而陳宣帝詔云:『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給薪水。』眾因更聚,亦不為欣。
  25.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陳少主顧問群臣:『釋門誰為名勝?』徐陵對曰:『瓦官禪師,德邁風霜,禪鑑淵海。昔遠游京邑,群賢所宗,今高步天台,法雲東靄,永陽王北面親承。願陛下詔之,還都弘法,使道俗咸荷。』陳主初遣傳宣左右趙君卿,再遣主書朱雷,三傳遣詔,四遣道人法昇。皆帝自手書,悉稱疾,不當陳主。遂仗三使,更敕州敦請。」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陳帝意欲面禮,將申謁敬。『釋門誰為名勝?』陳暄奏曰:『瓦官禪師,德邁風霜,禪鏡淵海。昔在京邑,群賢所宗。今高步天台,法雲東藹。願陛下詔之還都,使道俗咸荷。』因降璽書,重沓徵入。顗以重法之務,不賤其身,乃辭之。後為永陽苦諫,因又降勅,前後七使,並帝手疏。顗以道通惟人王為法寄,遂出都焉。迎入太極殿之東堂,請講《智論》。」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十三年,帝請出鄴。」
  26.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然居靈耀,過為褊隘。更求閑靜,立眾安禪。忽夢一人,翼從嚴整。稱名冠達,請住三橋。師云:『冠達,梁武法名。三橋豈非光宅!』遂移居之。」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末為靈曜褊隘,更求閑靜。忽夢一人,翼從嚴正,自稱名云:『余冠達也。請住三橋。』顗曰:『冠達,梁武法名。三橋,豈非光宅耶!』乃移居之。」
  27.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其年四月,陳主幸寺,捨身大施。又講仁王般若。敘經纔訖,陳主於大眾內起禮三拜,俯仰殷勤,以彰敬重。太子已下,並託舟航,咸宗戒範。……皇太子請戒文云:……今二月五日,於崇正殿,設千僧法會,奉請為菩薩戒師。」
  28.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金陵既敗,策杖荊湘,路次盆城。忽夢老僧曰:陶侃瑞像,敬屈守護。於是往憩匡山,見惠遠圖像,驗雁門法師之靈也。俄而潯陽反叛,寺宇焚燒。獨有茲山,全無侵擾。護像之功,其在此矣。」
  29.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秦孝王聞風延屈。先師對使而言:『雖欲相見,終恐緣差。』既而王人催促,迫不得止。將欲解纜,忽值大風,累旬之間,妖賊卒起,水陸壅隔,遂不成行。」
  30.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至尊昔管淮海,萬里廓清,慕義崇賢,歸身如舍,遣使招引,束鉢赴期。師云:『我與大王,深有因緣,順水背風,不日而至,菩薩律儀,即從稟受。』……。請戒文曰:……以今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總管金城殿,設千僧會。敬屈授菩薩戒,戒名為孝,亦名制止。……師云:『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王曰:『大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會大業在藩,任總淮海,承風佩德,欽注相仍。欲遵一戒法,奉以為師。乃致書累請。……今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揚州總管寺城設千僧會。敬屈授菩薩戒。戒名為孝亦名制止。……告曰:『大士為度,遠濟為宗。名實相符,義非輕約。今可法名為總持也。用攝相兼之道也。』王頂受其旨教,曰:『大師禪慧內融,導之法澤。輒奉名為智者。』」
  31.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既慧日已明,福庭將建,於當陽縣玉泉山而立精舍,蒙敕賜額號為一音,重改為玉泉。」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便泝流上江,重尋匡嶺。結徒行道,頻感休徵。百越邊僧,聞風至者,累迹相造。又上渚宮鄉壤,以答生地恩也。道俗延頸,老幼相携。戒場講坐,眾將及萬。遂於當陽縣玉泉山立精舍,勅給寺額,名為一音。」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貞明三年,即隋開皇十一年,旋荊置寺,以答地恩。初名一音後改玉泉,泉色如玉,因以名焉。」
  32.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其年王使奉迎,荊人違覲,向方遙禮,臨岐望絕。既而重履,江淮道俗,再馳欣戴。……智者頻辭不免,乃著《淨名經疏》。河東柳顧言,東海徐陵,並才華族胄,應奉文義,緘封寶藏。王躬受持。」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其年,晉王又遺手疏,請還。……令造淨名疏,河東柳顧言,東海徐儀,並才華冑績,應奉文義。緘封寶藏,王躬受持。」
  33.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今王入朝,辭歸東嶺。吳民越俗掃巷。淘溝沿道,令牧旛華交候。寺舊所荒廢,凡一十二載,人蹤久斷,竹樹成林。……侍者智晞明旦啟曰:『未審昨夜見何因緣?』答曰:『……此死相現也。吾憶小時之夢當終此地,所以每欣歸山。今奉冥告,勢當不久死。後安厝西南峰所指之地,累石周屍,植松覆坎。立二白塔,使人見者發菩提心。』」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時遇入朝,旋歸台岳。躬率禪門,更行前懺。仍立誓云:『若於三寶有益者,當限此餘年。若其徒生,願速從化。』不久告眾曰:『吾當卒此地矣,所以每欲歸山。今奉冥告,勢當將盡。死後安措西南峯上。』」
  34.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其冬十月皇上歸蕃,遣行參高孝信入山奉迎。……標寺基已,隨信出山,行至石城,乃云有疾。謂智越云:『大王欲使吾來,吾不負言而來也。吾知命在此,故不須進前也。』石城是天台西門,天佛是當來靈像處所。……以大隋開皇十七年歲次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入滅。春秋六十僧夏四十。」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又勅維那:『人命將終,聞鍾磬聲,增其正念。唯長唯久,氣盡為期。云何身冷,方復響磬。世間哭泣著服,皆不應作。且各默然,吾將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卒於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即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也。
  35. ^ Wright:《中國歷史中的佛教》,頁59。
  36. ^ 灌頂撰《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臨終云:『……吾知命在此,故不須進前也。石城是天台西門,天佛是當來靈像,處所既好,宜最後用心。衣缽道具分滿兩分,一分奉彌勒,一分充羯磨。』語已右脇西向而臥,專稱彌陀、般若、觀音。……吾今不久,當為此輩,破除疑謗,觀心論已解。今更報汝,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只是五品位耳。汝問何生者?吾諸師友侍從觀音,皆來迎我。問誰可宗仰?豈不曾聞波羅提木叉是汝之師,吾常說四種三昧是汝明導。」
  37. ^ 《摩訶止觀》:「又見佛子修種種行以求佛道,行法眾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法界是一處,正觀能住不動,四行為緣,觀心藉緣調直,故稱三昧也。
    • 一、常坐者,出《文殊說》《文殊問》兩般若,名為一行三昧。……身『開』常坐,『遮』行住臥。……
    • 二、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多,故名佛立三昧。……
    • 三、明半行半坐……此出二經。《方等》云旋百二十匝却坐思惟。《法華》云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是經,若坐思惟是經,我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故知俱用半行半坐為方法也。……
    • 四、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雖復三名實是一法。今依經釋名:覺者照了也,意者心數(心所)也,三昧如前釋,行者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根原終末,來處去處,故名覺意。……四種三昧方法各異,理觀則同。」
  38. ^ 章安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智者弘法三十餘年,不畜章疏,安無礙辯,契理符文,挺生天智,世間所伏,有大機感乃為著文。奉勅撰《淨名經疏》,至佛道品為二十八卷。《覺意三昧》一卷。《六妙門》一卷。《法界次第》章門三百科,始著六十科為三卷。《小止觀》一卷。《法華三昧行法》一卷。又常在高座云:若說《次第禪門》一年一遍,若著章疏可五十卷。若說《法華玄義》并《圓頓止觀》半年各一遍,若著章疏各三十卷。此三法門皆無文疏,講授而已。大莊嚴寺法慎私記禪門,初分得三十卷,尚未刪定而法慎終國清寺。灌頂私記法華玄初分得十卷,止觀初分得十卷。方希再聽畢其首尾會,智者涅槃。」
    慈雲遵式《天竺別集·天台教觀目錄序》:「……唯法華經疏,頂二十七於金陵聽受,六十九於丹丘添削十卷成文,題為文句。又智者停瓦官八載講大智度論,而不云有記章疏。省唐開元岑法師於智者墳前刻石柱云大智度論疏二十卷,甞詢諸先達未見其文。復於丹丘靈石寺演涅槃百句、解脫為萬句,不傳後世為灌頂歎息。自餘諸雜疏論莫能悉舉,皆備書於後。」
  39. ^ 道宣《大唐內典錄》:「圓頓止觀(十卷於荊州玉泉寺說沙門灌頂筆記)、禪波羅蜜門(十卷於金陵瓦官寺說沙門法慎記)、維摩經疏(三十卷隋帝請出并前玄十卷後玄六卷)、法華玄(十卷沙門灌頂筆記)、法華疏(十卷沙門灌頂筆記)、小止觀(二卷)、六妙門、覺意三昧、法華三昧、觀心論、三觀義、四教義、四悉檀義、如來壽量義、法界次第章(三卷)、大方等行法、般舟證相行法、請觀音行法、南嶽思禪師傳,右十九部八十七卷,天台山沙門釋智顗撰。」
    最澄《傳教大師將來台州錄》:「妙法蓮華經玄義十卷(智者大師出)…妙法蓮華經文句疏十卷(智者大師出)…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義一卷(智者大師出)…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義疏二卷(智者大師出)…妙法蓮華經懺法一卷(或名三昧行法)(智者大師出)…摩訶止觀十卷(智者大師出)…禪文修證(禪門修證?)十卷(智者大師出)…禪門章一卷(智者大師出)…禪門要略一卷(智者大師出)…修禪六妙門一卷(智者大師出)…口決禪法一卷(智者大師出)…觀心論一卷(智者大師出)…小止觀一卷(卷上智者大師出)…覺意三昧一卷(智者大師出)…雜觀行一卷(智者大師出)…金光明懺法一卷(智者大師出)…維摩經玄疏六卷(智者大師出)…四教儀十二卷(智者大師出)…五方便義一卷(智者大師出)…法界次第三卷(智者大師出)…金光明經玄義一卷(智者大師出)…金光明經疏三卷(智者大師出)…菩薩戒經義記二卷(智者大師出)…請觀音經疏一卷(智者大師出)…觀無量壽經疏一卷(智者大師出)…阿彌陀經疏一卷(智者大師出)…圓教六即義一卷(智者大師出)…天台闕本目錄合疏并義等壹拾肆部肆拾壹卷:仁王般若經疏四卷、金剛般若經疏一卷、彌勒成佛經疏五卷、釋論疏二十卷、三觀義二卷、觀心釋一切經義一卷、釋十如是義一卷(智者大師出)、釋一切經玄義一卷(智者大師出)、七學人義一卷(智者大師出)、七方便義一卷(智者大師出)、一二三四身義一科、小止觀一卷(卷下)、觀心誦十二部法一卷、般舟三昧行法一卷…開元二十二年龍泉寺岑法師與僧道謀所書智者大師墳前右柱碑上…天台隨部目錄合雜義等壹拾伍科」
    圓仁《入唐新求聖教目錄》:「仁王般若經疏三卷(天台)…三觀義二卷(天台大師撰)…小止觀一卷(下卷 天台大師撰)…行法等懺悔法一卷(天台)…智者大師修三昧常行法一卷…五方便念佛門一卷(智者大師述)…觀心遊口決記一卷(智顗大師述)」
    圓珍《智證大師請來目錄》:「妙法蓮花經玄義十卷(天台出)…妙法蓮花經文句三本三十卷(天台出)…妙法蓮花經文句三卷(第一二三天台)…摩訶止觀十卷(天台出)…摩訶止觀一十四卷(天台)…金光明經玄義一卷(天台出)…金光明經文句三卷(天台)…禪門要略一卷(天台)…智者大師口決一卷(天台)…觀心誦經法并發願文一卷(天台)…觀心論一卷(天台)…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一卷(或名小止觀或為兩卷天台)…觀食法一卷(天台)…金剛般若經疏一卷(天台)…法界次第三卷(冊子 天台)…菩薩戒經義記二卷(天台)…天台智者大師六時禮文一卷(天台)…天台智者大師金光明懺儀一卷(天台)」
  40. ^ 40.0 40.1 * 佛光大辭典.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本書之注釋方式與天台三大部等大致相同,以五重玄義、四釋等解釋經,唯釋義缺乏生動,或為後人假託之釋。 
  41. ^ 41.0 41.1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金剛般若經 義疏一卷(岳師云後人偽撰待勘) 天台說」
    《東域傳燈目錄》:「(金剛般若經) 同經疏一卷(天台顗禪師撰。往年披見與肇註不異,本宗又疑)」
  42. ^ 42.0 42.1 黃啟江. 淨土詮釋傳統中的宗門意識 ──論宋天台義學者對元照《觀無量壽經義疏》之批判及其所造成之反響. 中華佛學學報. 2001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1). 以《觀無量壽佛經》的註疏來說,據稱是天台智顗(538~597)所作的義疏(以下稱《天台觀經疏》或《天台疏》),就採用不少淨影慧遠(523~592)義疏之見解,有慧遠疏的成分在內,但不失仍為一嶄新之作,故天台學者仍然尊之而不疑。 
  43. ^ 43.0 43.1 孤山智圓《阿彌陀經疏》:「世有彌陀經疏,自日東傳來言智者說者,非也。詞俚義疎,諒倭人之假託乎?」
  44. ^ 天台五方便門(唐寫本). [2022-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5). 
  45. ^ 樂邦遺稿(智者大師念佛五方便門、智者大師念佛禪門四教離念). [2022-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46. ^ 佐藤哲英. 正倉院聖語藏本天台大師五方便門について.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1954, 2 (2): 43-50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47. ^ 慈雲遵式《天竺別集·天台教觀目錄》:「法華玄義十卷、法華文句十卷、摩訶止觀十卷、禪波羅蜜十卷、維摩玄義五卷、金光明玄義一卷、金光明文句三卷、菩薩戒疏二卷、法華次第(法界次第?)三卷、觀音品別行玄義二卷、觀音品義疏二卷、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金剛經疏一卷、請觀音經疏一卷、四教義四卷、小彌陀義記一卷、法華三昧儀一卷、四念處四卷、觀心論一卷、方等懺儀一卷、覺意三昧一卷、修禪六妙門一卷、禪門口訣一卷(已上七十六卷智者說聖朝新編入大藏)。…智度論疏二十卷、仁王般若疏二卷(今在日本國)、彌勒成佛經疏五卷、彌勒上生經疏一卷、釋一切經玄義一卷、坐禪止觀一卷、觀心釋一切經義一卷、五方便門一卷、七方便義一卷、一二三四身義一卷、七學人義一卷、般舟證相行法一卷、法門儀一卷、禪門要略一卷、禪門章一卷、雜觀行一卷、入道大旨一卷(已上四十一卷智者說今闕本)。三觀義二卷、四悉檀二卷、四種三昧義一卷、釋二十五三昧一卷、六即義一卷、釋十如是義一卷、如來壽量義一卷(已上九卷智者說今參入大部)。維摩玄疏二十八卷、淨土十疑論一卷、小止觀一卷、觀心食法一卷、觀心誦經法一卷、觀心十二部經義一卷(已上三十三卷智者說其本現存但不入大藏)。」
  48. ^ 道宣《大唐內典錄》:「四念處觀(四卷)天台山國清寺百錄(五卷)金光明行法、修禪證相口訣、天台智者師別傳、杭州真觀法師別傳。右十三卷天台山國清寺沙門釋灌頂撰。」
  49. ^ 釋正持. 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觀綱宗》為架構. 《大藏經全解說大事典》云:「經過考察,實際是弟子灌頂以《大本四教義》為指南書,參照《摩訶止觀》而著。」鎌田茂雄等著,(東京:雄山閣,平成10年初版),頁561。……佐藤哲英於(續).《天台大師の研究》中,有詳細論證「《四念處》四卷,是灌頂的著作。」(京都:百華苑,昭和56年),頁434。 
  50. ^ 董平. 論宋代天台宗山家、山外之爭 (PDF). 普門學報. 2001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6). 關於《金光明經玄義》廣、略二本之真偽問題的爭論。智顗所著《金光明經玄義》,在宋景德(一○○四─一○○七)之前有廣、略二本同時流通,廣本有上、下二卷,上卷釋教義,下卷論觀心;而略本則無下卷,即沒有觀心論的部分。……需要指出的是,這一場爭論的實質並不僅僅是《金光明經玄義》之廣本是否為智顗所作的問題,而是如何理解「觀心」這一天台宗之核心教義的問題。 
  51. ^ 中山正晃. 知 禮 と 智 圓 (PDF). 印度學佛學研究. 1966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3). 
  52. ^ 張曜鐘. 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校釋.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 2003. 
  53. ^ 鵜飼光昌. 謝霊運『金剛般若経注』の基礎的研究(上):僧肇撰と伝えられる『金剛経註』一巻との関係について (PDF). 佛教大學大學院研究紀要. 1992, 20 [2021-05-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4). 僧肇撰と伝えられる『金剛経註』一巻と謝霊運の著わした『金剛般若経注』との関係の究明を通じて、散逸したと考えられてきた謝霊運の『金剛般若経注』が現存していることを証明することによ 
  54. ^ 佛光大辭典. 金剛般若經疏. [202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本書採用五重玄義之釋義,並以序、正、流通等三分解釋經文,然書中難以圓融之點甚多,而不見智顗特有之解釋風格,故恐係後人假藉之作,或智顗初期所述,而由旁人筆錄。 
  55. ^ 佛光大辭典. 觀無量壽佛經疏.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56. ^ 灌頂《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然大師生存常願生兜率,臨終乃云觀音來迎。當知軌物隨機,順緣設化,不可一准。」
  57.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頂天佛是當來靈像處所。既好宜最後用心。衣鉢道具分滿兩分。一分奉彌勒。一分充羯磨。語已右脇西向而臥。專稱彌陀般若觀音。
  58. ^ 灌頂《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吾不領眾,必淨六根,以損己益他,但位居五品。生何處者,吾諸師友並從觀音皆來迎我。」
  59. ^ 智顗講,灌頂記《摩訶止觀》卷1:「智者生光滿室目現雙瞳,行法華經懺,發陀羅尼,代受法師講金字般若,陳隋二國宗為帝師。安禪而化,位居五品。」
  60. ^ 清沈善登《報恩錄》卷1:「此經(佛說無量壽經)上輩當出家,中下二輩當在家,乃從其多數,粗舉大凡。……故智者大師僅登五品,非在家也。劉遺民三度見佛,衣覆手摩,自當上輩,非出家也。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
  61. ^ 續高僧傳》:「如吾見夢,報在兜率,宮殿青色,居天西北,見智者大師,左右有諸天人,皆坐寶座,唯一座獨空,吾問所以,答云:『灌頂卻後六年,當來昇此說法。』
  62. ^ 釋性廣維基數據所列Q118941363《智顗大師晚年止觀修證之研究》
  63. ^ 《國清百錄》永陽王解講疏第十六
  64. ^ 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智者大师,释迦之化身也。临终有问:『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即十信位)。损己利人,但登五品(即观行位)。』……实恐后人未证谓证,故以身说法,令其自知惭愧,不敢妄拟故耳。」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