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宏觀經濟學(英語:Macroeconomics,來自希臘語前綴makro-意為“大”+經濟學,日韓譯作巨視經濟學),是指以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數據來分析宏观经济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微觀經濟學而言,自约翰·梅纳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歷史簡介
亞當·史密斯於其著作《國富論》中即已討論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的原因與條件。而一直到20世纪初期的主流經濟學家,對於的討論多著重於經濟成長的方面。
在1929年至1939年間,歐美自由經濟國家發生了嚴重的經濟衰退,這現象被稱為經濟大恐慌或大蕭條,這經濟大蕭條期間,失業嚴重,產量又下降。
在經濟大蕭條之前,當時主流學者不認為經濟衰退是一個嚴重且長久的現象。這些所謂的古典經濟學的經濟學家延續著自由市場經濟的觀點,認為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如同一隻看不見的手,可使經濟自動充分就業。否定了有效需求不足與失業嚴重同時存在的可能,其看法以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賽伊為代表,他認為供給可以創造出同額的需求,而此看法被後人稱為賽伊定律。
但上述的看法卻與大蕭條時期的經濟狀況不符合。經濟大蕭條持續了十年,嚴重的失業現象未曾消失,是故在此背景之下,凱恩斯在1936年發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或簡稱為《通论》,而這也代表了現代總體經濟學的開始。凱因斯認為政府應在經濟衰退時提出各種政策以刺激需求,進而達到減緩失業與恢復經濟繁榮的目的。
到了1970年代,新的總體經濟問題又產生了。在1974年至1975年及1980年至1982年期間,歐美各國陷入二次大戰之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因石油危機、高通貨膨脹及高失業率產生的問題。逐漸地,凱因斯的理論受到其他理論的挑戰。
這些理論包含了以米爾頓·傅利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和以小羅伯特·盧卡斯與托馬斯·薩金特為代表的新興古典學派的理論。而米爾頓·傅利曼與小羅伯特·盧卡斯分別於1976年和1995年因此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既有的各种生产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以及资本)实际上会有多少被投入于各生产部门,并且研究投入后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具体来讲,有以下三大研究问题。
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周期问题有时候也被称为经济周期理论或者经济危机理论。其研究的主题是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国民收入在其长期增长趋势中会出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现象。
经济增长问题
经济增长问题也被称为经济成长理论或经济发展理论。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在特定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制约和促进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和规律。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讲,拉动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增长的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俗称“三架马车”。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著名经济学家包括罗伯特·索洛,保罗·罗默等,其中罗伯特·索洛获得了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經濟增長的概念
經濟增長的理論
世界的經濟增長
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世界经济的未来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有时也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或失业理论。具体来讲就是研究一个时期国民收入的总量和就业量(或失业量)是怎样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诸学派
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
代表人物
- 米爾頓·佛利民 (傅利曼)
- 顧志耐(被稱為國民經濟學之父)
- 曼昆
参考文献
-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著,高鸿业 重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1999。
- [加]迈克尔·帕金 著,张军 等 译《宏观经济学》 第8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 Robert M. Solow,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70, No. 1 (Feb., 1956), pp. 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