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田謹二
島田謹二(しまだ きんじ、1901年(明治34年)3月20日 - 1993年(平成5年)4月20日)是日本的比較文學者、英美文學者。
島田謹二 | |
---|---|
出生 | 大日本帝国東京府東京市 | 1901年3月20日
逝世 | 1993年4月20日 日本東京都 | (92歲)
筆名 | 松風子、市河十九 |
職業 | 翻譯家、詩人、學者 |
國籍 | 日本 |
母校 | 東北帝國大學法文學部英國文學科 |
體裁 | 詩歌、論述 |
代表作 | 《華麗島文学志:日本詩人の台湾体験》(1995年) 《日本における外国文学:比較文学研究》(1975年) 《ロシヤにおける広瀬武夫:武骨天使伝》(1961年) |
獎項 | 正四位勲二等瑞寶章(1993年) 文化功勞賞(1992年) 勲三等旭日中綬賞(1980年) |
活躍年代 | 大正 - 平成 |
子女 | 齋藤信子(長女) |
受影響於 | 土居光知、岡崎義惠、木下杢太郎、北原白秋、佐藤春夫、 |
施影響於 | 西川滿、新垣宏一、中村忠行、黃得時 |
生平
求學時期
1901年,島田謹二出生於東京。後就讀千櫻小學校、私立京華中學校,於京華中學校時,同校前輩有小說家石川淳、後輩有日後的《萬葉集》學者犬養孝。並熱中於日本帝國海軍的研究,撰寫文章投稿到《海軍年鑑》等刊物。後因為數學與視力之故,放棄從軍。[1] 1919年,島田謹二進入東京外國語學校,而與前嶋信次、山內義雄、堀大司等日後的學者有所交流。此時期島田謹二開始以「市河十九」作為筆名發表翻譯作品。1920年起,也結識西條八十、日夏耿之介等詩人。[2]從東京外國語學校開始,開啟了島田謹二的文學生涯。 東京外國語學校畢業後,島田短暫於米澤高等工業學校以及仙台第二中學校任教。1925年,島田謹二進入東北帝國大學法文學部英國文學科,師承土居光知、岡崎義惠以及太田正雄(木下杢太郎)。1928年,自東北帝國大學畢業。[3]
台灣時期
1929年,島田謹二在土居光知的推薦下,來到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任教,擔任講師。1940年起,兼任臺北高等學校教授。兩份工作直至1944年12月,島田謹二配派任至香港,任職於香港大學圖書館為止。跟島田謹二同時任教於台北帝大文政學部,有矢野峰人、工藤好美、神田喜一郎,學生則有新垣宏一、中村忠行和黃得時。[4]而臺北高校的同事有京華中學校的後輩犬養孝,學生方面,有移川丈兒、矢野徹(矢野峰人之子)、神田孝夫(神田喜一郎之子)等人。 1933年,甫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法文科的西川滿,在山內義雄的介紹下,結識了島田謹二,開始了兩人一生的情誼。1938年,西川滿的日孝山房,出版島田謹二的譯詩集《のつて・ゔえねちあな》。島田謹二也在西川滿編輯的雜誌《媽祖》、《愛書》、《文藝台灣》等刊物上刊載作品。 而1936年,刊載於《臺大文學》一卷五號的〈南島文學誌〉揭示了島田謹二自身研究的關注,從比較文學擴及到日本外地文學。〈南島文學誌〉論及台灣的歌誌《あらたま》、北原白秋《台灣歌謠》以及矢野峰人的詩集《墳墓》,而此後開始在《台灣時報》、《台灣教育》、《臺大文學》等刊物,發表台灣文學相關的論著,作為其「外地文學」的基礎。[5]島田謹二認為:
臺灣的文學作為日本文學的一翼,其外地文學──特別作為南方外地文學來前進才有其意義。和內地風土、人和社會都不同的地方──那裡必然會產生和內地不同而有其特色的文學。表現其特異的文學名之為外地文學。 ──島田謹二〈臺灣的文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葉笛譯)[6]
而在外地文學中,島田謹二提出了「異國情調」、「寫實主義」與「鄉愁」三個重要的課題。[7]然而雖然島田在1940年代陸續完成相關著作,不過要等到島田逝世後兩年的1995年,《華麗島文学志 : 日本詩人の台湾体験》一書才由明治書院出版。 1944年12月,島田謹二配派至香港大學圖書館擔任圖書管理員,其後因為日本戰敗,短暫收留於赤柱半島集中營。1946年1月遭遣返回到日本。[8]
戰後日本時期
1946年,島田謹二進入第一高等學校任教。後歷任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教授、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比較文學文化課程首任主任、實踐女子大學文學部英文科教授、東洋大學文學部英文科教授等。1980年,獲頒「勲三等旭日中綬賞」,1992年獲選為「文化功勞賞」。隔年4月20日逝世,享壽92歲,頒贈「正四位勲二等瑞寶章」。2002年,島田謹二長女齋藤信子設立「島田謹二學藝賞」用以獎勵比較文學上有成就的年輕研究者。[9]
著作
譯作
- アランデル・デル・レー,《のつて・ゔえねちあな》(台北:日孝山房,,1938年8月)。
- スタニスラーフスキー,《スタニスラーフスキー自伝 上巻》(東京:岩波書房,1942年11月)。
- バイロン著、日夏耿之介監修《バイロン詩集 第1卷》(東京:三笠書房,1949年10月)。(山宮允、島田謹二、大河内孝、外山定男、太田三郎共譯)
- R.L.スティーヴンソン ,《臨海楼綺譚》(東京:新月社,1949年11月)。
- エドガア・ポオ,《エドガア・ポオ詩集》(東京:酣灯社,1950年5月)。
- ジャック・フェルナン・カーン,《アメリカ文学史》(東京:白水社,1952年4月)。
- W.アーヴィング,《スケッチ・ブック》(東京:旺文社,1959年5月)。
- バイロン,《カイン》(東京:岩波書店,1960年3月)。
論著
- 《英米文學と大陸文學との交流》(東京:研究社,1942年9月)。
- 《若き日の芸術家》(東京:真光社,1947年7月)。
- 《雅人 -長詩-》(東京:靖文社,1948年)
- 《藤村名詩鑑賞》(橫須賀:天明社,1949年12月)(島田謹二、吉田精一共著)。
- 《翻訳文学》(東京:至文堂,1951年8月)。
- 《十九世紀英文学》(東京:研究社,1951年9月)。
- 《比較文学》(東京:要書房,1953年6月)。
- 《近代比較文学 : 日本における西洋文学定着の具体的研究》(東京:光文社,1956年1月)。
- 《ロシヤにおける広瀬武夫:武骨天使伝》(東京:弘文堂,1961年)。
- 《アメリカにおける秋山真之:明治期日本人の一肖像》(東京:朝日新聞社,1969年)。
- 《比較文学読本》(東京:研究社出版,1973年)。(島田謹二、富士川英郎、氷上英広共編)
- 《日本における外国文学:比較文学研究 上巻》(東京:朝日新聞社,1975年)。
- 《日本における外国文学:比較文学研究 下巻》(東京:朝日新聞社,1976年)。
- 《ヘリック》(東京:研究社出版,1980年6月)。
- 《ルイ・カザミヤンの英国研究》(東京:白水社,1990年3月)。
- 《ロシヤ戦争前夜の秋山真之 : 明治期日本人の一肖像》(東京:朝日新聞社,1990年5月)。
- 《華麗島文学志 : 日本詩人の台湾体験》(東京:明治書院,1995年6月)。
- 《フランス派英文学研究 上巻》(東京:南雲堂,1995年8月)。(平川祐弘、川本皓嗣編)
- 《フランス派英文学研究 下巻》(東京:南雲堂,1995年8月)。(平川祐弘、川本皓嗣編)
相關研究
日本研究
- 島田謹二教授還暦記念会編,《比較文学比較文化:島田謹二教授還暦記念論文集》(東京:弘文堂,1961年7月)。
- 齊藤信子,《筏かづらの家 : 父・島田謹二の思ひ出》(東京:近代出版,2005年4月)
- 橋本恭子,《『華麗島文学志』とその時代 : 比較文学者島田謹二の台湾体験》(東京:三元社,2012年2月)。
- 小林信行,《島田謹二伝 : 日本人文学の「横綱」》(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7年7月)。
- 小林信行,《島田謹二 : このアポリヤを解決する道はないか》(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21年8月)。
台灣研究
- 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33-163。
- 呂焜霖,〈島田謹二文學史書寫的暗面〉,《台灣文學研究》20期(2012年6月),頁127-161。
-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10月)。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 ^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3月),頁10-17。
- ^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頁20-29。
- ^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頁43-53。
- ^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頁78-79。
- ^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頁162-165。
- ^ 〈臺灣的文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文藝臺灣》2 卷 2 期(1941 年 5 月),頁2-14。中譯本收錄於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三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頁 106。
- ^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頁195。
- ^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頁344。
- ^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頁34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