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语
巴哈语(内名:[pāhā])是一种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北部使用的仡央语群语言。2个村子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边境上。巴哈语是常被认为是布央语方言连续体中分离得最厉害的一支。民族语将其称为巴哈布央语(ISO 639-3: yh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泰国语言学家Weera Ostapirat认为巴哈语是一种孤立语。[3]
巴哈语 | |
---|---|
区域 | 中国 |
母语使用人数 | 600 (2007)[1] |
語系 | 壮侗语系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yha |
Glottolog | baha1256 [2] |
ELP | Baha Buyang |
人口结构
在云南省广南县,巴哈语分布在底圩乡央连村[4](来自标准壮语jaaŋ24 lɛŋ31“孤独的布央[村庄]”)和八达乡安舍村[5]这两个村。央连村有约500名使用者,安舍村只剩约100名使用者。巴哈语使用者正迅速转向壮语和西南官话,特别是在安舍村。央连村许多男性布央人常与壮族妇女结婚。[6]
音系
辅音
巴哈语有下列辅音。[7]
唇音 | 舌冠音 | 龈后音 | 软腭音 | 小舌音 | 声门音 | ||||||||
---|---|---|---|---|---|---|---|---|---|---|---|---|---|
普通 | 颚化 | 唇化 | 普通 | 唇化 | 普通 | 唇化 | 普通 | 唇化 | 普通 | 唇化 | |||
鼻音 | 清送气 | m̥ʰ | n̥ʰ | ɲ̊ʰ | ŋ̊ʰ | ||||||||
浊 | m | mʲ | mʷ | n | ɲ | ŋ | ŋʷ | ||||||
塞音 | 清音 | p | pʲ | pʷ | t | tʷ | tʃ | tʃʷ | k | kʷ | q | qʷ | ʔ |
清送气 | pʰ | pʲʰ | pʷʰ | tʰ | tʃʰ | kʰ | kʷʰ | qʰ | |||||
普通浊音 | b | bʲ | bʷ | d | ɡ | ɡʷ | |||||||
浊送气 | bʱ | bʲʱ | dʱ | ɡʱ | |||||||||
擦音 | 清 | f | ʍ w |
θ | θʷ | ʃ | ʃʷ | χ | h | ||||
浊 | ð | ðʷ | ɣ | ||||||||||
近音 | 清 | ȷ̊ | |||||||||||
浊 | j | ɥ | |||||||||||
边音 | 清 | ɬ | |||||||||||
浊 | l |
元音
巴哈语有下列元音。[7]
前 | 央 | 后 展唇 |
后 圆唇 | |
---|---|---|---|---|
高 | i | ɯ | u | |
半高 | e | ə | o | |
半低 | ɛ | ɔ | ||
低 | a |
高元音和低元音有长元音。
语法
不同于布央语方言,巴哈语否定词(如pi45)在动词前,而布央语通常将否定词放在句尾。巴哈语这个特点可能受汉语影响。[8]
参考
- ^ 巴哈语于《民族语》的链接(第18版,2015年)
-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Baha Buyang.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 Ostapirat, Weera. 2000. 'Proto-K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TBA 23.1:1-251
- ^ 存档副本. [202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2).
- ^ 存档副本. [202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李锦芳 and Luo Yongxian. The Buyang language of South China: grammatical notes, glossary, texts and translations. Pacific Linguistics Publisher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10.
- ^ 7.0 7.1 Li, J., & Luo, Y. (2006). Notes on Paha Buyang.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Vol. 29, No. 1, p. 1-40.
- ^ 李锦芳 and 周国炎. 仡央语言探索. Beijing,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