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巴赞

法国电影理论家
(重定向自巴赞

安德烈·巴赞(法語:André Bazin,1918年4月18日—1958年11月11日),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之一,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电影批评家、理论家,被誉为“法国影迷的精神之父”[1]、“新浪潮电影之父”。

安德烈·巴赞
André Bazin
出生(1918-04-18)1918年4月18日
法国昂热
逝世1958年11月11日(1958歲—11—11)(40歲)
法国马恩河畔诺让
母校圣克鲁高师(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Saint-Cloud)
职业电影批评家、理论家

巴赞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高水準影评和电影评论,集结成四卷本《电影是什么》(Qu'est-ce que le cinéma?),已成为电影理论史上的经典著作,是二战后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发展的基石。巴赞推崇现实主义美学[2],发现并阐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阐述了蒙太奇景深镜头英语Deep focus在电影语言中的作用,提出了长镜头理论,丰富并总结了作者论,在巴赞与《电影手册》的推动下,法国电影在二战后兴起了新浪潮运动

巴赞认为电影的影像以反映客观现实为美,电影或场景的解释权应留给观众自身。他不提倡滥用操纵现实的蒙太奇手段,和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苏联蒙太奇学派等先锋理论针锋相对。

生平

早年与成长

安德烈·巴赞1918年生于法国昂热,是家中的独生子,巴赞一家与他的祖母住在一起。巴赞家附近有一片森林,少年时代的巴赞非常热爱大自然,他最喜欢做的两件事,就是到附近的森林里玩,或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读科普杂志。少年巴赞喜欢自然科学,据说他10岁时,房间里已堆满了各种科学杂志。对自然科学知识的钟爱和了解,可能是后来巴赞文章中大量运用地质学、化学等术语的原因之一。

1930年代,巴赞跟随父母离开昂热来到巴黎,但他经常会回到昂热,探望祖母和那里的森林。

巴赞从小天资聪慧,15岁就以优秀的成绩高中毕业,比其他高中毕业生都年轻。巴赞的理想是从事教育工作,于是他决定报考高等师范学校。当时法国有79所高师,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会考,当父母把小巴赞送到圣克鲁高师时,被校方以“健康原因”婉拒,其真实原因是巴赞的年纪太小。在接下来的备考时间中,巴赞主要在凡尔赛图书馆里,大量阅读西方艺术史和文学,以及哲学,这时巴赞的志趣已经转移到文学和艺术上。1938年,年仅20岁的巴赞以第7名的成绩一次性考取凡尔赛的圣克鲁高师(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Saint-Cloud),开始他的大学生活。

巴赞就读大学期间,朗松主义(Lansonisme)统治法国高校的文科教育,这个思潮来自法国著名文学史家、教育家居斯塔夫·朗松(Gustave Lanson),他提倡一种以作者生平研究和社会反映论为内容的教育思想,并因古斯塔夫·朗松成功推动了法国高校制度改革(1902年)而越来越成为教条的实证主义研究(positivisme)。巴赞则对朗松主义不感兴趣,他的主要活动都是在课外进行,当时他对文学和艺术研究受到新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影响。由于他的会考成绩非常优异,巴赞连续3年获得了大学奖学金,这些奖学金让巴赞得以从凡尔赛往返巴黎,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同时,他接触到新天主教思想,尤其艾曼纽尔·穆尔尼埃(Emmanuel Mournier),这与巴赞从小的天主教教育非常合拍,这两种思潮在对青年巴赞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战期间

然而,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巴赞深受打击,好朋友们参战了,而他必须继续学业,对战争的失望和困惑,以及个人的无力感,让巴赞产生深深的自责。自责心态成为他后来工作的主要动力。巴赞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但1941年,他在毕业的教师资格考试中没有及格。迫于生活,他进入皮埃尔·艾美·图夏尔创建的文学沙龙(La Maison des Lettres)工作,并在那里创建了他的第一个电影俱乐部,由于经常邀请《精神》(L'Esprit)杂志的影评人罗杰·里纳尔(Roger Leenhardt)为俱乐部做讲座,他认识了里纳尔,更是通过里纳尔和他的影评专栏,巴赞开始了解电影。里纳尔的叔父是一间小电影院的经理,因此,这两个人得以在压抑的战争期间,每天与电影度过,巴赞也在这里学会了电影保存和放映技术等。每次看完影片,巴赞都要与里纳尔进行讨论和交流,由于电影院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的讨论从音乐到布景,从剪辑到人物,这种无所不谈锻炼了巴赞出色的即兴讨论能力。在认识里纳尔之前,巴赞几乎对电影一无所知,1年后,通过主动的了解和学习,巴赞已然成为里纳尔的老师[3]

在二战期间,巴赞自愿加入了法国大众教育协会,参与战争时期法国各地法语教育工作,他先后到德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地工厂参加教学实习,并在那里参与创建了一些电影俱乐部,做一些讲座等。同时,他开始为《法国银幕》(L'écran français)、《解放巴黎人》(Le Parisien libéré)、《精神》(L'Esprit)等杂志撰文章,并着手准备撰写个人的电影理论专著(该书最后没有完成)。在战争期间,巴赞成为青年电影协会的组织者(Les Jeunesses Cinématographiques),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放映过卓别林的电影《大独裁者》(The Great Dictator)。

1945年5月14日,巴赞为雷诺汽车厂的工人们放映了法国导演马塞尔·卡尔内(Marcel Carné)《太阳升起》(Le Jour se lève),这是安德烈·巴赞在二战后组织的第一场电影放映活动,这个活动意味着他开始了一生中两个最重要民间活动:参与恢复国民教育和迷影运动。对于从小立志做教师的巴赞来说,教育与电影是不可分割的,当巴赞在二战期间流转各地,进行义务教学活动时,他发现电影是给这一代法国青年和工人阶级进行教育的有效工具,这样,电影——巴赞最热爱的艺术——与他的个人理想——教育事业,开始像两条比邻的藤,紧紧缠绕在一起。

二战结束后,巴赞在参与创建《广播电影电视》(Radio-Cinéma-Télévision,即今天的电视周刊Télérama)周刊过程中,认识了后来成为著名导演的弗朗索瓦·特吕弗,并成为他的精神之父和监护人。

战后

1943年,巴赞开始从事电影批评写作。1949年,他和雅尼娜·基尔施英语Janine Bazin结婚,二人育有一子,取名弗洛朗(Florent)[4]。1951年,他创立《电影手册》,成为战后法国电影批评界的领军人物。

1958年,安德烈·巴赞因白血病逝世,时年40岁[5]

电影理论

巴赞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高水准影评和电影评论,集结成四卷本《电影是什么》(Qu'est-ce que le cinéma?)。一般认为巴赞主张拍摄描绘客观现实的电影[6],如纪录片或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7][8]。巴赞提倡深焦镜头英语Deep focus的景深构图和长镜头[9],提倡通过场面调度实现影像的连续性,而非迷信剪辑和特效[10]。巴赞认为这种连续而自然的表达可以产生多义性,从而将电影的解释权交还观众。巴赞强调电影的作者性[11],认为一部电影应反应导演的个人意志。

美国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英语Dudley Andrew认为天主教人格主义影响了巴赞的电影观念[12]。学者维克托·布鲁诺认为巴赞对于现实主义的理解更多是形而上学层面的,而非身体层面的[13]

注释

  1. ^ 安托万·德巴克(Antoine de Baeque):La Cinéphilie: une histoire culturelle, Seuil, 2002, 第17页。
  2. ^ Dudley Andrew, The Major Film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art II.
  3. ^ Dudley Andrew:André Bazin, ISBN 0231073992.
  4. ^ Obituary: Janine Bazin. The Guardian. 2003-06-17. 
  5. ^ Andre Bazin dies. Focus Features. [2015-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8). 
  6. ^ Blakeney, Katherine. An Analysis of Film Critic Andre Bazin's Views on Expressionism and Realism in Film. Inquiries Journal. 2009-09-04, 1 (12) [2024-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5) –通过www.inquiriesjournal.com. 
  7. ^ André Bazin. obo. [2024-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8). 
  8. ^ Review: What is Cinema? by André Bazin. Film Quarterly. 2011-03-01, 64 (3): 77–78 [2024-01-01]. doi:10.1525/FQ.2011.64.3.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1) –通过online.ucpress.edu. 
  9. ^ Bazin Andre What Is Cinema Volume 1: 33 –通过Internet Archive. 
  10. ^ Bazin, André. William Wyler, or the Jansenist of Directing. Cardullo, Bert (编). Bazin at Work: Major Essays & Reviews from the Forties & Fifties.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14–15. ISBN 978-0-415-90018-8 (英语). 
  11. ^ Greydanus, Steven D. Citizen Kane, André Bazin and the "Holy Moment" | Decent Films – SDG Reviews. Decent Films. [2024-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2). 
  12. ^ Andrew, Dudley. André Bazin ne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199836956. 
  13. ^ Bruno, Victor. Archaism and Hegel in the Supply Reel: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André Bazin's Realism. In Media Res. 2021, 10 (18): 2941–2954 [2024-01-01]. S2CID 236329758. doi:10.46640/imr.10.18.11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