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街事件
俄国红军屠杀日本人事件
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廟街事件,俄羅斯稱尼古拉耶夫斯克事件(俄语:Николаевский инцидент),日本稱尼港事件(日语:尼港事件 Nikō Jiken),是協約國武裝干涉俄國內戰期間,在1920年2月至3月發生的事件,事件導致廟街鎮內約有450人的日本裔平民社區和350個日本陸軍第14師團的士兵遭遇屠杀[1][2]。
廟街事變 | |
---|---|
俄國內戰及西伯利亞干涉的一部分 | |
位置 | 蘇俄尼古拉耶夫斯克 |
坐标 | 53°08′N 140°44′E / 53.133°N 140.733°E |
日期 | 1920年3月12日–6月3日 |
目標 | 日裔平民及戰俘 |
類型 | 屠殺 戰爭罪行 |
主謀 | 蘇俄工農紅軍 |
過程
日本軍隊於1918年開始駐守廟街,是日本干涉西伯利亚的一部分。1920年2月初,廟街約有450人的日本裔平民社區和350個日本陸軍第14師團的士兵駐守。
1920年1月,廟街被红军领袖雅科夫·特里亞皮岑的四千人軍隊包圍。2月24日,日軍司令官發現己方寡不敵眾,孤立無援,遂懸掛白旗允許特里亞皮岑的軍隊進城。特里亞皮岑進城後開始搜捕和處決白軍支持者,日本駐軍表示反对。3月10日,特里亞皮岑向日軍發出最後通牒,要他們自願解除武裝,不過事前便肯定日軍不會順從。
日軍在3月12日發動突襲,但以失敗而告终,日軍傷亡多人,其餘的被获准投降。其間,本應和日本同一陣營的北洋政府的軍艦助俄攻日,後來引起外交事件。縱使日軍已投降,然而特里亞皮岑施以報復行為,屠戮殘存的日軍和鎮裡的日本平民,只剩下122人,受害的日本人合計約有700人[2]。特里亞皮岑隨後開始實行恐怖統治,把他認為會危及自己軍隊的平民殺害。为了节约弹药,他下令用刺刀將目標刺傷,再把他們推到黑龍江冰層的洞口,共計有數千名居民遭殺害[2]。該年的5月底,日本遠征救援軍迫近,特里亞皮岑把鎮內所有日裔居民全部殺死,並把全鎮燒為平地[2]。
後續發展
日本政府随后向莫斯科提交抗議,要求賠償。俄國政府遂捉拿並處決特里亞皮岑,但日方不滿意如此的處理,遂佔領庫頁島北部,日本直至1925年才與蘇聯建交並歸還庫頁島北部。
参见
註釋
參考資料
- ^ 游擊隊佔領了城市…關於尼古拉耶夫斯克在1920年是如何滅城的,伊凡·列昂諾夫 - 《改變》網路雜誌. [202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 ^ 2.0 2.1 2.2 2.3 The destruction of Nikolayevks-on-Amur: An episode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in the Far Ea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ook review in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ara, Teruyuki. Niko Jiken no Shomondai (Problems in the Incident at Nikolaevsk-na-Amure) // Roshiashi Kekyuu, 1975, No. 23.
- Gutman, Anatoly. Ella Lury Wiswell (trans.); Richard A. Pierce (ed.) The Destruction of Nikolaevsk-on-Amur, An Episode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in the Far East, 1920. Limestone Press (1993). ISBN 0-919642-35-7
- White, John Albert. The Siberian Interven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 Гутман, Анатол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Гибель Николаевска-на-Амуре: страницы из истории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на Дальнем Востоке. — Берлин, 1924.
- Английский перевод: Gutman, Anatoly. Ella Lury Wiswell (trans.); Richard A. Pierce (ed.) The Destruction of Nikolaevsk-on-Amur, An Episode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in the Far East. — Limestone Press, 1993. — ISBN 0-91964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