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觀瀾

(重定向自徐观澜

徐觀瀾,字涵碧山西泽州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舉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授禮科给事中,方居谏垣,关白朝鲜,出师援剿,诡请封贡,命集议,观澜与廷臣交章止之,而尚书石星力持不听。及封事坏,丧师辱国,杨镐掩败奏捷,赞画丁应太以闻,下镐于理,因遣观澜往勘东征事,随报四路溃兵状,请论武臣失事如法,不避险难[1][2]。历釜山蔚山等处,廉其虚实,直纠沈一贯萧大亨邢玠万世德党和卖国,疏未达,大亨危之,一贯简观澜前疏有抱病语,票准回籍,改命代勘[3]。适关白暴亡,邢、万辈遂贪天冒功,而观澜坐废,应太亦落职,直臣不容于时如此[4]

参考资料

  1. ^ 万历二十六年五月,升包见捷户科都给事中,侯庆远户科、罗朝栋礼科、徐观澜兵科,各左给事中。程绍吏科、李应策户科、杨应文礼科,各右给事。
  2. ^ 万历二十六年六月,兵科给事中徐观澜奏查勘东征事宜,一请敕谕朝鲜君臣,前经理奉职无状,业已罢还,从此戢众整兵,禁勿侵掠。王宜尝胆卧薪,练主兵,储客饷,兴复舆图之旧。一请敕戒南北诸将,朝廷录功使过,恩德良厚,宜释嫌疑,共抒忠勇,慎勿彼此异视。今后凡有功罪,从公赏罚,敢有不遵谕旨者,督抚以军法从事。一诸敕督抚诸臣,历查阵亡将卒 或设祭以掩其骸,或给赏以恤其家,伤者厚抚而遣之,还存者少优以作其气,庶六师咸奋。一请敕都察院速差巡按御史一员,巡按辽东陈效速赴朝鲜会勘功罪,庶查核任专,日后军中不敢隐弊。一请敕督抚诸臣共秉公忠,各输肝胆,会议丝毫无隐,奏报从实具闻,庶足明臣子不欺之义,而抒 皇上东顾之忧。下该部议。
  3. ^ 万历二十七年四月辛亥,遣刑科左给事中杨应文代徐观澜查勘东事。
  4. ^ 《泽州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