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

行文时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重定向自微言大義

春秋笔法,又称春秋書法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透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原意是指由後世人嚴格查定前人,看誰是極惡之人、誰尊敬當朝,即所謂「善惡自有歷史證明」[1]:13。当下,春秋笔法则指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2]

孔子於西元前480年左右編纂《春秋》(也有人认为並非孔子著作)[1]:13。孔子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到后世別人寫「春秋三傳」(《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三種註釋書,將本來僅是年表之《春秋》所傳達之各種事件,加上「此人行為正確」、「此人結果不當,是不好的」等嚴格批判,決定善惡[1]:13-14。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的一些细节。然後,由於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筆法」一語便開始有「誰是極惡之人,或是尊敬朝廷,由後世人們嚴格查定」之意思[1]:14。这种做法称为微言大义[3]或者春秋笔法,受到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欧阳修组织编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大量运用春秋笔法。錢大昕云:“《春秋》,褒貶善惡之書也。”朱熹认为《春秋》并无表示褒贬之义的所谓书法[4]。例如春秋時期鄭國內亂之一的共叔段之亂,孔子等人便譏刺鄭莊公共叔段兄弟之間的行為(即“鄭伯克段於鄢”),但對於潁考叔卻是讚譽有加。

实例

春秋笔法运用中较知名的有一字寓褒貶。如三个表示杀的动词:杀、弑、诛,其实各有深层含义。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中齐宣王问关于周武王讨伐商纣之事:“臣其君,可乎?”指武王是以臣子身分起兵推翻杀死了纣王。孟子回答:"残贼之人为谓之‘一夫’。闻一夫纣矣,未闻君也”。(损害仁义之人,只不过是个无道寡助的匹夫、独夫。我只知道诛除了一个叫纣的有罪之人,却没有听说过这是以下犯上的弑君。)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宮脇淳子. 前言 我們為什麼學習歷史?. 《這才是真實的滿洲史——中日滿糾纏不已的「東北」如何左右近代中國》 初版. 新北市: 八旗文化. 2016 [2013]. ISBN 978-986-5842-71-0 (中文(繁體)). 
  2.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3. ^ 漢書·藝文志》:“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
  4. ^ 《朱子五经语类·统论经义》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