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進社(日语:かいしんしゃ)乃是日本明治末期至大正末期曾存在的汽車公司,也是現今日產汽車的前身。

歷史

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7月1日汽車工程師橋本增治郎日语橋本増治郎創辦快進社汽車工廠(快進社自働車工場),投資者之一吉田茂提供位於東京府豐多摩郡澀谷町日语渋谷町 (東京府)麻布廣尾日语広尾 (渋谷区)町(今東京都澀谷區廣尾五丁目)的土地給予橋本使用。大正元年(1912年)該工廠自雨燕馬達公司英语Swift Motor Company採購底盤,自行架裝車體製成試作的第一款汽車「神速號」。三年(1914年)在東京大正博覽會日语東京大正博覧会展出第二款試作汽車「DAT號」(ダット號,又稱「脫兔號」),獲得銅牌獎。「DAT號」的名稱取自工廠的出資者田健治郎(D)、青山祿郎(A)與竹內明太郎(T),以三人姓氏的羅馬拼音字首組成,是一輛可供三人乘坐、搭載10馬力V型二汽缸引擎的汽車,最高時速32km/hr,為日本第一款國產車。

1918年(大正7年)橋本以60萬日圓的資本,改到東京府北豐島郡長崎町3923番地(今東京都豐島區長崎5丁目)成立快進社公司株式会社快進社)。新廠房約600大,招募約60名員工。翌年發售可乘坐5人的「DAT41型」乘用車,其動力心臟為日本國產第一具單塊鑄造的2,262c.c.直列四缸引擎,可輸出15匹馬力。這輛車參加1922年3月在上野公園舉辦的東京和平紀念博覽會,獲得金牌獎[1]。1923年(大正12年)橋本增次郎設計了軍用保護汽車「DAT51型」3、4噸貨車,動力心臟和DAT41型相同,共製造了106輛。同年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局勢混亂,以及發生關東大地震的影響,減資6萬日圓。1925年(大正14年)因經營不順故快進社公司解散,改組成達特汽車商會合資公司合資会社ダット自動車商会)。

1919年(大正8年)久保田權四郎日语久保田権四郎大阪成立實用汽車製造公司実用自動車製造株式会社),聘用美國籍工程師威廉·高哈姆(William R. Gorham)作為技術指導。原本1918年抵日的高哈姆打算在該國製造、銷售飛機,但他見到彼時該國社會正轉換到機動人力車、小型卡車,於是改生產三輪貨車「Kushi-Car(クシカー)」。久保田鐵工所社長久保田權四郎的女婿久保田篤治郎嗅到了商機,於是延請其岳父出錢向高哈姆購買製造授權,並成立實用汽車製造公司。該公司以Kushi-Car為藍本開發製造出三、四輪的「高哈姆式實用汽車」,1923年時共出廠250輛。這是一種三輪式機車英语Cyclecar構造的輕型車,方向盤以一根棒子操控前進方向。1923年做出配置圓形方向盤的小型車「Rira號(リラー号)」,出廠約200輛。該公司的機械設備雖然相當現代化,但製造材料、零件皆自美國進口,成本居高不下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銷售成績始終不見起色。1926年(大正15年)實用汽車製造與達特汽車商會決定合併,新公司名為「達特汽車製造公司ダット自動車製造株式会社)」[2]

以大阪為生產基地的達特汽車製造專心製造軍用保護汽車,DAT41型陸續進化到51型、61型等,光是1930年(昭和5年)一整年便出廠了137輛,該公司的營業狀況便穩定下來。1929年以後藤敬義為領導中心的開發團隊先是完成試作495c.c.水冷式直列四缸引擎,翌年陸續完成底盤、車體等。本來彼時的法律條令規定排氣量350c.c.以下的汽車無須自備車庫、免受檢驗登記,但外國車廠向當局施加壓力,所以放寬標準至排氣量500c.c.以下、車長不得超過2.8公尺、車寬不超過1.2公尺、乘員限1人。因此後藤以此新標準開發,1931年完成小型車「DATSON(ダットソン)」。車名緣由乃原出資者D、A、T三人之,但是「SON」在日語發音中同「損」,因此1932年改成「SUN(太陽)」[3],如此便是達特桑(DATSUN)的由來。

位於福岡縣的戶畑鑄物公司(戸畑鋳物株式会社)之社長鮎川義介積極跨足汽車產業,1931年(昭和6年)6月29日收購達特汽車製造公司大半的股份,後者遂成為前者的子公司。1932年自石川島造船所(IHI前身)獨立出來的石川島汽車與達特汽車合併成「汽車工業公司」(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1933年汽車工業公司與東京瓦斯電力工業共同出資成立銷售體系「協同國產汽車公司(協同国産自動車株式会社)」,同年12月26日戶畑鑄物以70萬日圓購入達特汽車的大阪工廠,成立「汽車製造公司」(自動車製造株式会社),1934年改稱日產汽車公司。

其他

1970年10月19日NHK曾以橋本增治郎為藍本,製作播放電視連續劇一號車呀,跑吧!日语一号車よ、走れ!》,描寫橋本為了日本第一輛純國產車「脫兔號」付出的過程。

內部連結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