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凍任務

急凍任務》(英語:Chill Factor)是一部1999年上映的美國動作片,為Hugh Johnson英语Hugh Johnson (cinematographer)的導演處女作,Drew Gitlin與Mike Cheda編寫劇本,小库珀·古丁斯基特·烏爾里奇彼得·佛斯領銜主演。本片的劇情圍繞著一個致人凍傷的化学武器「艾維斯」,只要武器本身溫度高於50 °F(10 °C)就會引爆。該武器因故落入一名夜班店員(烏爾里奇飾演)和一名冰淇淋送貨員(古丁飾演)手中,布萊諾上尉(佛斯飾演)領頭的恐怖份子欲奪得該武器,對兩人展開追殺。

急凍任務
Chill Factor
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Hugh Johnson英语Hugh Johnson (cinematographer)
监制James G. Robinson
编剧
  • Drew Gitlin
  • Mike Cheda
主演
配乐
摄影David Gribble英语David Gribble
剪辑Pamela Power
制片商Morgan Creek Productions英语Morgan Creek Productions
片长102分鐘
产地美國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99年9月3日 (1999-09-03)(美國[1]
发行商华纳兄弟
预算7000萬美元[1][2]
票房1126萬美元(僅限美國)[1]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恐怖因素
热血寒战
臺灣急凍任務

本片於1999年9月3日在美國上映,影評和票房雙敗,亦是票房炸弹

劇情

1987年在一處森林裡,龍博士在布萊諾上尉的監督下進行了一次化学武器「艾維斯」(Elvis)試爆,結果該武器因為達到50 °F(10 °C)以上的溫度,導致直徑5英里(8.0公里)的大範圍爆炸,18名士兵當場嚴重凍傷而死無全屍。布萊諾被上級選為懲處的對象,坐牢十年,使他原本對美國當局的不滿加劇。出獄後,布萊諾與手下會合,前往美軍在傑羅姆縣的實驗室欲偷出「艾維斯」,打算賣給他國來報復美國,必要時亦會將之引爆。龍博士被射中致命一槍,但拚命地將「艾維斯」帶走並逃跑。

龍博士逃到釣友提姆·梅森工作的店裡,正好冰淇淋送貨員阿洛也在。龍博士將「艾維斯」交付給梅森,要他送去另一個軍事基地保管,隨後傷重而死。梅森借用阿洛的冰淇淋貨車出發,並用車上的冰庫保存「艾維斯」,而阿洛則不得不同行。布萊諾與手下緊追在後,使出各種手段阻止梅森與阿洛前進。最後貨車翻覆,兩人只好用船從山坡上滑下去,再藉著河流往目的地前進。途中兩人用河水來讓「艾維斯」保持低溫。

軍方派遣維特萊上校調查「艾維斯」被竊一事,他與一批軍人搭乘直升機跟上梅森等人。在歇腳時,梅森找來冰塊為「艾維斯」降溫,阿洛在找尋下一輛貨車的時候被布萊諾抓為人質。布萊諾威脅梅森交出「艾維斯」,梅森做了個假的冒充品交給他。維特萊抵達後與布萊諾對峙,因以為布萊諾已持有真品而被迫撤退。梅森與阿洛找到機會奪車逃逸,再度被布萊諾追趕。梅森藉由無線電告訴維特萊冒充品的事,維特萊於是命令開火擊潰追兵。

梅森與阿洛進到隧道中,原本出了隧道就可以與維特萊會合,卻被布萊諾安排的帕斯警長攔住。用來為「艾維斯」降溫的冰塊早已融化,溫度漸漸逼近50 °F(10 °C)。維特萊認定為時已晚,下令軍隊開火把隧道口炸毀,將「艾維斯」封閉。爆炸的震盪讓帕斯不知所措,梅森借用某民眾車上的冰塊,成功讓「艾維斯」降溫。阿洛帶著眾人從逃生孔脫身,殿後的梅森被倖存的布萊諾與手下凡恩攔截,梅森打倒凡恩,而折返的阿洛則將布萊諾刺傷。

梅森與阿洛急忙從逃生孔離開,「艾維斯」在隧道裡爆炸,布萊諾當場化為碎屑。事後,梅森與阿洛向維特萊要求獎賞但被拒絕,只好在美麗女護士的攙扶下去靜養療傷。

演員

製作過程

本片的劇本由Drew Gitlin與Mike Cheda編寫。1996年4月,Morgan Creek Productions英语Morgan Creek Productions買下了這份待售劇本[3]。1998年6月,公布Morgan Creek Productions英语Morgan Creek Productions华纳兄弟將合製本片,攝影指導Hugh Johnson英语Hugh Johnson (cinematographer)簽約首次擔任導演,電影預計於該年秋天開拍[4]。1998年9月,主演斯基特·烏爾里奇[5]小库珀·古丁[6][7]確認擔綱主演,月底彼得·佛斯David Paymer英语David PaymerHudson Leick英语Hudson Leick加入演員陣容[7]Caleb Carr英语Caleb Carr受聘改寫劇本,但最終沒有掛名[7]。1998年10月,本片已在利伯蒂進行拍攝,當地的一家商店被改裝成梅森工作的店[8]

影評

根据评论聚合网站爛番茄汇总的79篇评论文章,10%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分數为3.60分(满分10分)。该网站总结的评论家共识是“這部片在各方面都宣告失敗,幾乎沒有優點可說。” [註 1][9]Metacritic網站上,本片得到「負面評論為主」的綜合評分,獲得了33/100分(25位影評人)[10]。據美國CinemaScore所進行的調查,觀眾的平均評價於A+至F間落於「B-」[11]

票房

本片於1999年9月3日(勞動節連假週末)在美國院線上映,首映週末收穫570萬美元,排名第六[12]。次週末的票房為190萬美元,下滑58%,為該週第九名[13]。《綜藝雜誌》形容本片的票房彷彿也被凍結了一樣[13]。至下檔時,根據Box Office Mojo,本片的全美總票房為11,263,966美元[1]

本片被視為票房炸弹Filmsite.org英语Filmsite.org估計本片蝕本6400萬美元[註 2][2]

備註

  1. ^ 原文:Claiming it fails on every level, critics had almost nothing good to say about this movie.
  2. ^ 相当于2023年的1.215億美元。

腳註

  1. ^ 1.0 1.1 1.2 1.3 Box Office Mojo上《Chill Factor》的資料(英文)  
  2. ^ 2.0 2.1 Dirks, Tim. Greatest Box-Office Bombs, Disasters and Film Flops of All-Time. Filmsite.org英语Filmsite.org. AMC.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3. ^ Galloway, Stephen. Morgan Creek ready to 'Chill'.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6-04-08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SJF-BK50-006P-R2TD-00000-00
  4. ^ Karon, Paul. WB, Morgan Creek add to deal. Variety. 1998-06-25 [2024-06-25] (美国英语). 
  5. ^ Roman, Monica. Ulrich ready to ‘Chill’. Variety. 1998-09-02 [2024-06-25] (美国英语). 
  6. ^ Karon, Paul. ‘Chill’ in air for Gooding. Variety. 1998-09-14 [2024-06-25] (美国英语). 
  7. ^ 7.0 7.1 7.2 Karon, Paul. Thesp trio warms up for Morgan Creek’s ‘Chill’. Variety. 1998-09-30 [2024-06-25] (美国英语). 
  8. ^ Muttalib, Bashirah. Location News. Variety. 1998-10-29 [2024-06-25] (美国英语). 
  9. ^ 爛番茄上《急凍任務》的資料(英文)
  10. ^ Metacritic上《急凍任務》的資料(英文)
  11. ^ 需在“FIND CINEMASCORE”下面的搜索框输入电影原名“CHILL FACTOR”,页面会自动显示评分: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2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英语). 
  12. ^ Klady, Leonard. ‘Sixth Sense’ takes fifth, powers holiday. Variety. 1999-09-07 [2024-06-25] (美国英语). 
  13. ^ 13.0 13.1 Klady, Leonard. ‘Stigmata’ bleeds B.O.. Variety. 1999-09-13 [2024-06-25] (美国英语).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