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

(重定向自性善

性善論是一种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本性趨向善,行善比作要容易。性善论下有不同的学派,有性本善论人性向善论

中華

儒家

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對人性本來是的看法;同為儒家的荀子相持性惡論則相反,認為人性本來就是的,「其善者偽也」,為善是後天教育的結果。但也有人認為孟子的性善論並沒有明白、直接地稱人性本善,「性善」是點出(或強調)人性中有善性,以及具有向善的一面。

性善與四端心

人性論是中原哲學重要課題,第一個談「性」的是孔子(「性相近,習相遠也」《論語‧陽貨》),但孔子並未明言性為善或為惡。到孟子以善言性,指出仁、義、禮、智正是性善的端倪,就是四端心。孟子講「心」,不單只是行為的表現,不單只是修養,還深入到人的性情發起的地方、發端的地方、端始的地方,在這裡去體會人的性善,人內心的光明。孟子在端始上找根基,找那個本心,所以孟子是立本之論。性善论及四端心的观点,也得到了日本江户时代的儒教思想家伊藤仁斋的讚同及传播。[1]

其著作关于人性善的言论有如: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孫丑上》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

朱熹

朱熹在孟子的性善论基础上有所发展,但也有所变化。孟子论『性善』,未名『本善』或『向善』,而朱熹主张『性本善』,天理本善,但後天出现了趋恶的人欲,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

普遍

中原通行啟蒙讀物《三字經》首句即「人之初,性本善」;此似乎是普遍文人老百姓的看法。學者勞思光認為,傳統中原文人對人性過分樂觀,未能如西方般設立各種制衡權力的措施,以致幾千年來都無法根治貪官污吏[2],而荀子的性惡論则会向威權主義發展[3]

西方

亚当·斯密

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性善,天生关心别人的命运,具备同情心或怜悯心。他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4]

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在原始时代,人们一无所有,愚昧无知,自由自在,但同时没有任何社会性,纯洁、善良,不会相互欺压,因此人性天性本是善良的,天生拥有自由、理性和良心,如果接受自然主义教育,顺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实现善良的社会。[5]

参见

參考文獻

  1. ^ 伊藤仁斋“性善”思想略考.黄誉婷.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2. ^ 勞思光,《歷史之懲罰》
  3. ^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4. ^ 《道德情操论》
  5. ^ 孟子与卢梭关于性善论的比较及教育意义.万梦君.《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第11期.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社會科學出版社
  •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