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輔助教學計劃
此條目形似新聞稿,或帶有過度的宣傳性語調。 (2022年2月17日) |
手語輔助教學計劃(英語:Sign Assisted Instruction Programme),是由路德會啟聾學校於2012年2月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成立,實行爲期三年的「配合新高中課程發展,開發教學手語新詞彙」計劃,建立香港手語視像字典。除了日常手語打法之外,還開發學科詞彙和測試環節,協助師生提升教學效能[1][2]。
成立時間 | 2012年2月 |
---|---|
創始人 | 路德會啟聾學校 (優質教育基金資助) |
類型 | 輔助教學計劃 |
地址 | |
目標 | 聾人教育 |
口號 | 配合新高中課程發展,開發教學手語新詞彙 |
網站 | https://www.lsd.edu.hk/hs |
本條目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計劃背景
目前香港欠缺一套手語詞彙庫,大部份手語詞彙是透過不同的聾人群體自創出來,一個手語詞彙可能會有幾個打法,而且詞彙多以日常生活事例為主,教育用的學科專有名詞比較貧乏,現有的手語詞彙不足以應付現今的教學需要,特別是通識科、科學科等,這些學科的專有名詞未有手語可以表達,令聾人學生的學習及教師授課時產生很多阻礙,影響學與教的效能[3]。
在2012年2月,路德會啟聾學校獲香港政府的優質教育基金撥款300萬元,推行為期三年的「手語輔助教學計劃」,希望藉此整理手語教學,並製作手語視像字典[4]。
計劃內容
聾人機構的反應
聾人機構「龍耳」接受訪問時表示專為聾人而設的特殊教育學校由從前三間,只剩一間路德會啟聾學校。她指出以前的特殊教育學校不教手語,學生完全聽不到也被迫用剩餘的聽力或看讀唇聽老師講課。學生只能吸收到三成的知識。即使家人有能力為子女補習,補習老師再重新教一次會浪費時間。這樣會令學生無心向學,會有很大的挫敗感。路德會啟聾學校由2012年起,推行為期三年的手語輔助教學計劃[5]。
手語輔助教學
現時聾人學生大多獲香港政府資助安裝人工耳蝸,但平等機會委員會高級機構傳訊主任陳潔貞表示,人工耳蝸的助聽功能一般,曾有路德會啟聾學校的學生反映,經常只聽到微弱的聲音,無法解決學習困難。該校會在課堂上會以口語和手語並行教學,利用手語來輔助教學,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6]。
參見
參考資料
- ^ 啓聾學校建手語視像字典. 大公報. 2013-09-30 [2017-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中文(香港)).
- ^ 聽障無礙溝通 啟聾學校助學生融入社會. 大公報. 2017-01-09 [2017-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7) (中文(香港)).
- ^ 手說話 多做事 路德會啟聾學校. 身.心.美. [2017-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中文(香港)).
- ^ 啟聾學校製手語字典. 蘋果日報 (香港). 2013-06-17 [2017-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1) (中文(香港)).
- ^ 「龍耳社」李鸝 ── 為聾人利益打拼. 信報財經新聞. 2014-06-13 [2017-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中文(香港)).
- ^ 新學制考試令聽障生難圓大學夢. 說在線. 2013-09-28 [2017-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