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
概論
教育社會學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的知識體系有賴兩個不同的派別。一方是教育學家對赫爾巴特教育體系作出批判時建立,強調教育與社會的互動。另一方是社會學家把教育當作社會制度納入到社會學研究領域。
R. Dreeben把教育社会学研究主旨分为三个部分:
- 教育的社会流动性理论(social mobility of education)
- 社区对教育的影响(community influences on education)
- 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s)
这三大主题贯穿了教育社会学从20世纪初诞生,发展至1950年代的全过程。在1970年代以后,这些核心概念有了新的拓展,最主要的研究议题包括:
演進
規範性研究 | 證驗性研究 | 批判性研究 | |
---|---|---|---|
原文 | Educational Sociology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年代 | ~1950 | 1950~1970 | 1970~ |
名稱 | 傳統教育社會學 | 新興的教育社會學 | 「新的」/「解釋的」教育社會學 |
主要特徵 | 哲理+應用,社會學知識原理的教育應用,教育學者為主,其特色為:
認為教育有「社會化」和「選擇」兩種功能 |
認為教育社會學為社會學的分支,教育組織是其良好的研究領域,採驗證取向,強調社會學理科學驗證、分析,以建立理論目的,研究者以社會學者為主 | 解釋的、批判性的、質的研究取向,微觀的研究內容,代表理論如現象學、符號互動論、俗民方法論、知識社會學、批判理論等 |
代表人物 |
重要內容
- 鉅觀分析:教育目的與功能、分類與成就、選擇、改革。
- 微觀分析:班級、師生關係、學校、校園倫理與校園民主。
重要人物與影響
人物 | 影響 |
---|---|
孔德(A. Comte)─社會學之父 |
|
史密斯(Smith) | 出版《教育社會學概論》,第一本標題為教育社會學的教科書 |
史賓賽(H. Spencer)─有機比擬論 | 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極為類似 |
涂爾幹(E. Durkheim)─社會連帶論 |
|
華德(L.F. Ward)─社會導進論 | 透過有計畫的社會行動改進社會,又被稱為心理學派的社會學者 |
華勒(W. Waller)─教育社會學 | 認為學校為社會有機體,強調學校師生之間的衝突。 |
馬克思(K. Marx) | 階級衝突才是進步的動力 |
帕森士(T. Parsons) | |
韋伯(M. Weber)—科層體制理論 | 研究社會學要中立,不可將個人信念或偏見滲入研究中。 |
墨頓(R.K. Merton) | 提出社會的抽象模式 |
杜威(J. Dewey) | 著有《學校與社會》(School and Society)認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將學校當作一種社會制度。 |
主要理論
和諧理論學派(consensus theory)
又稱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ism),主要特徵包含:
- 結構與功能
- 整合
- 穩定
- 共識 - 學校是價值觀達成共論的場所。
代表人物
涂爾幹
- 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
- 提出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
帕森士(T. Parsons)
- 將社會行為(social action)作為社會學的分析單位,並將互相作用的網絡稱為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個人被社會制度賦予行為的期望,也就是「角色」,當個人發揮角色的功能,社會就能夠處於穩定發展的狀態;帕氏透過對社會體系的分析來闡述角色代表的意義。
- 認為社會體系有四種作用:模式的維持(pattern-maintenance),體系的統整(integration),目標的達成(goal-attainment),適應的作用(adaptation)。
- 在研究美國中小學班級體系時,分析其兩項主要功能:「社會化」與「選擇」
墨頓
- 功能主義的集大成者,將原有的理論加以修正,使其更為完備。
衝突理論學派(conflict theory)
- 對立與衝突
- 變遷
- 強制
代表人物
- 馬克思
- 柯林思
- 包爾思與金提思
- 「社會再製論」- 教育的功能在於透過「符應原理」,使社會階級不平等的現象重現,並以符應原理為合理的藉口。
- 「文化再製」-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
- 勞動的兒童常不具「內化的文化資本」,所以導致學習失敗。
華勒 艾波 威里思
- 提出「文化創生」(cultural production)的觀點(別於文化再製)。
- 重視勞工學生的「反學校文化」(anti-school cultures)研究。
伯恩斯坦
- 提出「霸權再製」。
- 「文化霸權」(culture hegemony)-統治階級所建立的生活文化,經由教育與大眾傳播媒體的機制力量,影響社會成員的認知。
- 認為兒童社會背景影響語言,語言影響認知表現,認知表現影響教育成就。
解釋理論學派(interpretive theory)
重要理論
- 現象學:胡賽爾(E. Husserl)所創。
- 符號互動論
- 源始於米得(G. H. Mead)的自我中心學、柯來(Cooley)的「鏡中我」,以及湯姆士(Thomas)的「情境定義」。
- 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質與過程。
- 俗民方法論
- 創始者-葛分科(Garfinkel)
- 主要概念有兩者:
- 反省性:所有行動者都具有反省意識。
- 指標性:語言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意義,需要互動才能溝通。
- 知識社會學
- 楊格(Young)-關注教育的內容,教育內容的選擇、確定與組織,乃是教育知識的階層化過程,學校教育過程則是教育知識的分配過程。
- 博恩斯坦(Bernstein)不同階級的子女語言有異質性,影響教育可能性。
和諧vs衝突
和諧 | 衝突 | |
---|---|---|
主要特徵 | 結構與功能 整合 |
對立與衝突 變遷 |
代表人物 | 涂爾幹(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 帕森斯(T.Parsons)==> |
Marx的階級鬥爭論 Gumplowicz的種族鬥爭論 |
教育機會均等
教育與經濟
1960年代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的觀念興起,蕭資(Schultz,1963)最先提出人力資本論。
蕭資(Schultz,1963)的人力資本理論
其他名詞
- 涵化(acculturation)
- 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途爾幹認為人與人之間相互接觸,自然而然形成一種協和、平衡和規律。
- 社會階層 - 一個社會體系中,各種不同角色與地位,因其不同的特權、聲望、影響力、及權利等所形成的教持久的等級狀態。
- 社會組織 - 組織即指具有共同目標的人群的集合,其特點是在特定區域內具有唯一性。
-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係 - 社會變遷影響教育,教育形成社會變遷,教育常是社會變遷的條件。
- 同朔性文化-米得(Mead)認為人們向同年紀、同輩分者學習。
- 文化貧窮-認為學生學習成就不佳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家庭文化不佳。
-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 文化再生(Cultural re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