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數分拆

一個正整數可以寫成一些正整數。在數論上,跟這些和式有關的問題稱為整數拆分整數剖分整數分割分割數切割數(英語:Integer partition)。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給定正整數,求不同數組的數目,符合下面的條件:

  1. 的大小不定)
  2. 其他附加條件(例如限定「k是偶數」,或「不是1就是2」等)

分割函數p(n)是求符合以上第一、二個條件的數組數目。

拆分數量數列

4可以用5種方法寫成和式:4, 3+1, 2+2, 2+1+1, 1+1+1+1。因此  

定義  ,若n為負數則  

此函數應用於對稱多項式對稱群表示理論等。

分割函數p(n),n從0開始:

1, 1, 2, 3, 5, 7, 11, 15, 22, 30, 42, 56, 77......(OEIS:A000041)

程式實現

#include <iostream>
#define MAXLENTH 20000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nst int len = MAXLENTH;
	long num[len + 1] = { 1 }; // 即使使用long也会快速溢出

	for (int i = 1; i <= len; ++i)
		for (int j = i; j <= len; ++j)
			num[j] += num[j - i];

	for (int i = 0; i <= len; i++)
		cout << i << " " << num[i] << endl;
	return 0;
}

Ferrers圖示與恆等式

每種分割方法都可用Ferrers圖示表示。

Ferrers圖示是將第1行放 個方格,第2行放 個方格……第 行放 個方格,來表示整數分割的其中一個方法。

借助Ferrers圖示,可以推導出許多恆等式

  • 給定正整數k和n,n表達成不多於k個正整數之和的方法數目,等於將n分割成任意個不大於k的正整數之和的方法數目。

證明:將表示前者其中一個數組的Ferrers圖示沿對角線反射,便得到後者的一個數組。即兩者一一對應,因此其數目相同。

例如 k=3,n=6:

   
 
 
 

    
 
 

6 = 1+1+4 = 1+1+1+3
   
  
 

   
  
 

6 = 1+2+3 = 1+2+3
   
   

  
  
  

6 = 2+2+2 = 3+3

此外,

 
 
 
 
  • 上述恆等式的值亦等於將 表達成剛好 個正整數之和的方法的數目。
  • 給定正整數 。將 表達成兩兩相異正整數之和的方法的數目,等於將 表達成奇數之和的方法的數目。

例如 

  1. 1 + 1 + 1 + 1 + 1 + 1 + 1 + 1
  2. 7 + 1
  3. 3 + 3 + 1 + 1
  4. 5 + 3
  5. 5 + 1 + 1 + 1
  6. 3 + 1 + 1 + 1 + 1 + 1
  1. 8
  2. 7 + 1
  3. 6 + 2
  4. 5 + 3
  5. 5 + 2 + 1
  6. 4 + 3 + 1
  •  表達成 個1和 個2之和,這些方法的數目是第 斐波那契數
  •  表達成多於1的正整數之和的方法數目是p(n) - p(n-1)。

生成函數

 生成函數

 

當|x|<1,右邊可寫成:

 

 生成函數的倒數為歐拉函數,利用五邊形數定理可得到以下的展開式:

 

 生成函數配合五邊形數定理,可以得到以下的遞歸關係式

 

其中 是第 廣義五邊形數

与杨图的关系

 
一个 (5, 4, 1)分拆表示的杨表

一个杨图唯一地对应于一个整数分拆,也就是说整数分拆的个数等于相应的杨图的个数。如图所示的杨图表示一个10=5+4+1的分拆。利用杨图来表示的分拆更直观性且易操作。

分拆的共轭

 
(5, 4, 1)分拆的转置(3, 2, 2,2,1)

将整数分拆(10=5+4+1)对应的杨图进行行列反转得到新的杨图(共轭杨图)。它对应的分拆为10=3+2+2+2+1。

Rademacher級數

漸近式:

 

這式子是1918年哈代拉馬努金,以及1920年J. V. Uspensky獨立發現的。

1937年,Hans Rademacher得出一個更佳的結果:

 

其中

 

 表示 互質時才計算那項。 表示戴德金和。這條公式的證明用上了和戴德金η函數福特圓英语Ford circle法里數列模群英语Modular group

Elder定理

在將 表示成正整數之和的所有和式之中,任意正整數 作為和項出現在這些式子內的次數,跟每條和式中出現 次或以上的正整數數目,相同。

 時,此定理又稱為Stanley定理。[1][2]

 為例:

  • 5
  • 4+1
  • 3+2
  • 3+1+1
  • 2+2+1
  • 2+1+1+1
  • 1+1+1+1+1
  1. 1的總出現次數:0+1+0+2+1+3+5=12;在每條和式出現1次或以上的數的數目:1+2+2+2+2+2+1=12
  2. 2的總出現次數:0+0+1+0+2+1+0=4;在每條和式出現2次或以上的數的數目:0+0+0+1+1+1+1=4。

附加要求的分拆

以下敘述带有附加条件的分拆。

差分拆

考虑满足下面条件分拆

  1.   的大小不定)
  2.   即分拆的每个数都不相等。

生成函數

 

奇分拆

考虑满足下面条件分拆

  1.   的大小不定)
  2.  
  3. 要求  为奇数

生成函數

 .

引理

差分拆的个数与奇分拆的个数是一样多的。

可以通过杨表证明。

部分個數上限的分拆

當限定將 表示成剛好 個正整數之和時,可以表示為 。顯然, 

  • 對於  
  •   (OEIS:A004526)
  •   = 最接近 的正整數。(OEIS:A069905)
  •  
  •  

其他常見的問題

不少數學家亦有研究按以下方式分拆的方法數目:

  • 將正整數寫成模p同餘r的正整數之和
  • 將模p同餘r正整數寫成的正整數之和[3]

參考資料

  1. ^ A Fine Rediscovery (PDF). [2015-11-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2-22). 
  2. ^ Weisstein, Eric W. (编). Elder's Theorem. at MathWorld--A Wolfram Web Resource. Wolfram Research, Inc. [2015-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8) (英语). 
  3. ^ Weisstein, Eric W. (编). Partition Function P Congruences. at MathWorld--A Wolfram Web Resource. Wolfram Research, Inc. [2006-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英语).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