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沙[1](1910年1月15日—2018年6月23日),原名哲渠贯之,后改名怀沙以字行斋名燕堂燕叟笔名王耳司空无忌等,中国诗人、学者、《楚辞》研究者。生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黾学院名誉院长等[2]

文怀沙
贯之、怀沙
燕叟
性别
出生文哲渠
1910年1月15日
 大清順天府
逝世2018年6月23日(2018歲—06—23)(108歲)
 日本東京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别名文奫

生平

文怀沙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父亲文稠,先后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少校参谋、安徽省皖南行署总务科科长、安徽省公路局皖南养路处主任,东南补给区司令部运输处副处长。母亲淦智远,根据1980年聂绀弩所写《淦智老人九十七》,于1882年出生,1986年9月25日于北京去世。

少年时随母亲迁居杭州,拜徐自华为师,后入章太炎学院学习;抗战爆发后,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活跃在皖南桂林重庆等地,时有诗歌、散文、杂文、译文发表。后在上海棠棣书店担任文字编辑,化名王耳。

中共建国后,文怀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1950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中国古典文学讲座》。1951年与程千帆沈祖棻俞平伯周汝昌等人共事,参与编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刊》。1953年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

1957年寄自己的诗给陈企霞,后丁玲陈企霞被打成“反党集团”,文亦受其牵连。1963年12月被判处劳教一年,1964年5月被关押。文怀沙自称因“说怪话”、“反革命”、“讽刺江青”,所以才被加重刑罚。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继续诗文创作,并与文人学者来往。90年代受聘担任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200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授予文怀沙“杰出文化贡献奖”;2018年6月23日去世。

争议

2009年2月18日,《北京晚报》刊登学者李辉对文怀沙的年龄、入狱原因等问题的质疑文章,《北京晚报》在刊发文章的同时编加“按语”。[3]随即,大量学者如钱理群桑兵柳白等,纷纷发表自己的质疑。数家网站进行调查,大量网友认为文怀沙有伪造年龄,经历,学历,学术水准的欺世盗名之嫌。

2月20日,文怀沙通过凤凰网的采访宣读了自己的二百余字声明,以文言文写成。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但没有正面回答任何质疑。2月22日《北京晚报》刊登《文怀沙父子回应质疑》,并加了一段编者的话:“昨天傍晚,文怀沙家属向本报提供了文怀沙启事、文怀沙之子文斯以及友人赵缺先生的三篇文章,回应李辉质疑。本报来函照登,以飨读者。——编者”。

2009年“李辉质疑文怀沙”事件发生之后,张贤亮陶斯亮高占祥沈鹏等人对文怀沙表示慰问;5月,文怀沙在《亚妮专访》系列音像作品签售活动,用“甲个套底,贼个套底,岂有他哉,如是而已”十六个字,回应媒体对“李辉质疑事件”的提问,但拒绝李辉提出的三个问题。[4]

作品

主要作品有《上苑春风代序》(1943年)、《英雄白兹诃夫》(1944年,署名司空无忌)、《一年来桂渝文坛杂话》(1944年)、《鲁迅旧诗新诠》(1946年,署名司空无忌)、《屈原离骚〉今绎》(1950年)、《屈原〈九章〉今绎》、《屈原〈九歌〉今绎》(1952年)、《屈原〈招魂〉新绎》(1962年)、《宝学悬解》(1992年)、《文怀沙序跋集》(2001年)、《隋唐文明》(2004年)、《屈骚流韵》(2005年)、《文怀沙书法集》(2006年)。

參考文獻

  1. ^ 12、“大师”文怀沙身份遭质疑与相关学术问题争论--文化--人民网. culture.people.com.cn.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8). 
  2. ^ 文怀沙--文化--人民网. culture.people.com.cn.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8). 
  3. ^ 国学大师文怀沙被指年龄造假. 新浪. [2019-12-01]. 
  4. ^ 文怀沙在杭感谢李辉:摘掉"国学大师"帽子 很轻松. 浙江新闻网. [201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