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镰
杨镰(1947年2月26日—2016年3月31日),出生于上海市,籍贯辽宁省辽阳市,元代文学学者、新疆历史文化学者、探险家、作家。主要从事元代文学研究和新疆人文地理研究。1968年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75年,作为新疆大学中文系“工农兵大学生”毕业。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山西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等。有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头衔。[刊 1]
杨镰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中國上海市 | 1947年2月26日
逝世 | 2016年3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 | (69歲)
死因 | 车祸 |
籍贯 | 辽宁省辽阳市 |
母校 | 新疆大学 |
职业 | 研究员、作家 |
机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领域 | 元代文学 新疆历史与文化 |
知名作品 | 《全元诗》(编) |
配偶 | 张颐青(1976年结婚) |
父母 | 杨晦(父亲) |
杨镰花费28年完成《全元诗》的编纂,也因为对郭沫若称为“无价之宝”的坎曼尔诗笺辨伪而名噪一时。杨镰30多年中数十次前往新疆,探查过小河墓地、北庭故城遗址等地,并出版有《最后的罗布人》《杨镰西域探险考察文集》等著作。同时,杨镰也是《走向地平线》等小说的作者。
生平
早年经历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26日,杨镰诞生于上海市。出生后不久杨镰随父母迁至香港。北平和平解放后,杨镰一家迁往北平市。此后,杨镰父亲杨晦在北京大学教书。杨镰先后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求学。杨镰高中毕业时逢文化大革命,“臭老九”家庭出身的杨镰只得在北京郊区工厂“义务劳动”。上山下乡运动时,杨镰本准备前往北大荒,但最终前往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的伊吾军马场。[网 1][书 1]:1-25
初往新疆
1968年3月,包括杨镰在内的北京知青们抵达伊吾军马场驻地——哈密地区松树塘。在伊吾军马场,杨镰从事过牧工、教师、农工、保管员、司务长等工作,闲时杨镰会读书、写作。期间与未来的妻子张颐青相识。1972年10月,杨镰作为百分之五的“可教育好的子女”,又以哈密地区最好成绩,成为新疆大学中文系的首届“工农兵大学生”,前往乌鲁木齐市。上学期间,杨镰不仅在学校学习,还趁着开门办学之际前往乌苏、库车。因此,杨镰开始关注和了解新疆历史和文化。1975年,杨镰从新疆大学毕业。[网 1][书 1]:1-25[刊 2][新 1]
从新疆大学毕业的杨镰被分配至乌鲁木齐市六道湾煤矿,在煤矿团委、知青办等工作。1976年,杨镰与张颐青结婚。杨镰在煤矿一直工作到1981年,期间一直在创作小说。恢复研究生考试后,杨镰虽然几次备考北京大学研究生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但由于英语成绩不佳等原因未果。1981年,杨镰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录取。[新 1][网 1][书 1]:1-25[刊 2]
研究生涯
1982年,杨镰调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新 1][网 1][刊 2]杨镰的研究方向初为唐代文学研究,参与包括《中国文学通史》(唐代卷)、《中国文学大辞典》在内的多个项目中。与此同时,杨镰以然继续自己的小说创作,其中中篇小说《走向地平线》获得《当代》杂志中篇小说奖。[新 1][网 1]
1984年7月中到8月底,杨镰利用此获奖小说的奖金首次完成环游塔里木盆地考察。也是自此开始,杨镰计划完成考察博斯腾湖、楼兰故城遗址、通古斯巴西城址等新疆境内60个目标,并在未来30多年中数十次往返于新疆和北京。除了自己考察新疆外,也主持如1992年“环绕塔里木”国际学术考察、2001年“塔里木河下游科学考察”等学术考察活动。在新疆的调查研究中,杨镰关注的重点既包括新疆人文地理方向,也包括新疆探险史、环境等方向。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介绍其成果。同时,杨镰主编如“探险与发现”等多套与新疆探险有关的丛书,出版于新疆人文地理相关的著述,也创作有《千古之谜》等小说。[刊 1][新 1][网 1]
1985年开始,杨镰的研究方向转向元代文学,在孙楷第的指导下,完成自己首部专著《贯云石评传》。杨镰的主要成果还包括主编《全元诗》等。杨镰与张颐青等人收集、整理元代诗,历时28年完成《全元诗》的编纂,全书68册,超2200万字。[新 1][网 1]1990年,杨镰被评聘为副研究员。[刊 1]此后不久,杨镰因对郭沫若称为“无价之宝”的坎曼尔诗笺辨伪而轰动中国大陆学术界。1991年,杨镰在期刊《文学评论》上发表《〈坎曼尔诗笺〉辨伪》,从多个角度质疑该诗笺造假。因对坎曼尔诗笺的质疑,使杨镰与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一批学者交恶,不再往来。此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内评奖时,杨镰也会遭到“外力”而落选。[网 1]直到1997年,杨镰被评聘为研究员。[刊 1]
杨镰数次在罗布泊地区寻找小河墓地,但数次未果。直到2001年1月,杨镰带领着中国社科院科考队重新找到小河墓地,并引发关注。[刊 3]2002年,杨镰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后,杨镰主持多个科研课题,如《元代文学编年史》《新疆绿洲文明调研》等。[刊 1]2007年开始,杨镰开始关注昌吉州的历史文化,探访北庭故城遗址等地。[新 2][刊 4]
意外逝世
2016年3月底,杨镰邀赴,前往吉木萨尔县参加“北庭历史文化”专题报告会,并前往伊吾县收集伊吾保卫战之材料。2016年3月31日,在途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时,杨镰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去世,终年69岁。2016年4月4日,杨镰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网 2][网 3]杨镰葬于其知青时生活过的松树塘。[网 1]
作品
学术作品
杨镰在元代文学方向编纂过《贯云石评传》(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3年)、《元西域诗人群体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元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全元诗》(中华书局,2013年)等。参与校勘、整理元代文学文献《草堂雅集》(中华书局,2008年)、《张可久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等。发表《坎曼尔诗笺辨伪》《元佚诗研究》《元诗文献辨伪》等论文、著述。[网 3][新 1]
在新疆历史文化方面著有、《发现西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史图说》(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最后的罗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黑戈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年)、《杨镰西域探险考察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年)、《守望天山:杨增新与现代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年)等著作,主编“西域探险考察大系”“探险与发现”“中国西部探险”等多部丛书。[网 3][新 1]
文学影视
杨镰创作过的小说包括《千古之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走向地平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青春只有一次》(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生死西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天山虹》(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等。[网 1]
杨镰参与过多部纪录片的拍摄,包括:《寻找小河》(1998年)、《于阗》(2001年)、《寻找消失的山国》(2006年)、《黑戈壁·黑喇嘛》(2008年)、《楼兰遗址》(2009年)、《重返罗布泊》(2014年)、《守望塔里木:凝固的河流》(2010年)、《神秘的楼兰》(2016年)等。[书 2]
参考来源
- 书目
- ^ 1.0 1.1 1.2 杨镰. 在书山与瀚海之间.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12. ISBN 9787547304549.
- ^ 杜雪巍 (编). 这次远行有点远:杨镰纪念文集.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出版社. 2017: 杨镰年谱. ISBN 9787563130634.
- 期刊
- ^ 1.0 1.1 1.2 1.3 1.4 马光. 杨镰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 (05): 145. CNKI ZSKY200905030 .
- ^ 2.0 2.1 2.2 张瑞田. 杨镰的新疆叙事. 绿洲. 2021, (06): 23–41.
- ^ 邓茗幻. 杨镰:逝者如归. 中国民族教育. 2016, (05): 72–74. doi:10.16855/j.cnki.zgmzjy.2016.05.035. CNKI ZMZJ201605039.
- ^ 汪雨薇. 杨镰新疆文艺活动考述. 新疆大学. 2019. CNKI 1019608596.nh.
- 网站
-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