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數(英語:Silent Majority)是一個政治術語,指的是一個群體或國家中不表達自己意見的大多數人。[1] 此術語因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1969年11月3日的電視演說而被世人周知,他的原話是“所以今夜——我向你們,我美國同胞中沉默的大多數——請求支持”[2]。
此術語於1919年被沃倫·哈丁爭取1920年總統提名的競選活動所使用。該短語在19世紀曾被用作委婉語,而在尼克松前後,也有人用其來指代世界各國的選民團體。
起源
1831年5月,“沉默的大多數”由當時紐約州眾議員邱吉爾·C·康布勒朗首次說出[3]。康布勒朗當時是在抱怨一部聯邦法案未經眾議院仔細審查就被否決。他用“沉默的大多數”來代指跟風投票的議員們:
大多數總是在踐踏少數的權利,當人們被否定可以有抱怨的理由時、當被人們視為是一種安慰的方法被沉默的大多數在二讀中拒絕時、當這些事情變成我們立法的規則時,國會將再不能公正地代表一個共和國的人民。[3]
1883年一位筆名為“A German”(一個德國人)的匿名作家在英國季刊《當代評論》上為萊昂·甘必大寫了一篇悼詞。在提到1870年代的法國保守派時也用到了這個詞。[4]
死亡的婉語
19世紀大多數時候“沉默的大多數”是用來作為死亡的委婉稱呼使用的,意即死去的人比活人多,因此大多數人都沉默。例如“加入沉默的大多數”(joined the silent majority)[5]。1902年,美國大法官約翰·馬歇爾·哈倫也曾公開使用這個術語:“在我們的內戰中,很多軍官永遠加入了沉默的大多數”[6]。
尼克松
1955年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為時任總統,尼克松為副總統。而當年約翰·肯尼迪和其助手就在《勇者側影》一書中寫到:“相對有聲的少數的尖叫來說,他們中某些人可以代表沉默的大多數...”[7] 次年1月,肯尼迪贈與尼克松一本有他親筆簽名的《勇者側影》,尼克松次日回信表示感謝。[8][9][10]
1967年,喬治·米尼說支持越戰的工會成員(包括他自己)是“這個國家中沉默的大多數”。[11][12] 米尼的話可能給了尼克松一些啓發。[13]
1969年5月9日,即尼克松演講之前,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說道:“美國人中沉默的大多數是時候站起來為他們的權利奮鬥了,讓我們記住包含了每一個少數的大多數。”[6]
尼克松的“沉默的大多數”包括美國二戰老兵和參加越戰的美國年輕人。他們大多數屬於藍領階層,因此對政治並不十分關心。在尼克松的演講中,他將“有聲的少數”的理想主義與他自己的政治現實主義做了比較,他認為如果遵從這些“少數人”立刻從越南撤兵將對世界和平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尼克松請求“沉默的大多數”的支持,“以可以贏得和平的方法結束戰爭”。這也是後來的尼克松主義的思想之一,即“不僅僅是美國人,保衛自由是每一個人的事”。[14] 這場演講之後尼克松的全國支持率從50%飆升至81%,在美國南部更達到了86%。[15] 他也因此贏得了1972年美國大選。[16] 自尼克松發表講話以來,這個詞就開始持續出現在各家報刊上。一些人認為這是尼克松南方戰略的一部份,另外一些人認為這是尼克松在潛移默化地消除對反戰抗議的關注。還有人認為這是尼克松在將美國民眾兩極化。[17]
後世使用
2012年香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中,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電視節目《時事縱橫》中表示,覺得香港沉默的大多數都是支持推行科目的,惹來社會各界批評違反邏輯。[18]
2014年台灣太陽花學運時,駐美代表金溥聰用「沉默大多數」來指在抗議活動中未表態的大眾,並稱少數人高音量有時不代表沉默大多數人的聲音。[19]學運結束後群眾包圍中正一分局,部分民眾聲援台北市中正一分局長方仰寧。基隆市議會議長黃景泰聲稱,此因激發社會沉默多數的不滿所致。[20]「沉默的多數」也作為挺一分局或反反服貿者的自稱[21][22][23],以及用來作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的國民黨催票廣告[24]、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國民黨參選人洪秀柱的呼籲,但後來慘遭「換柱」,此說法被部分網友揶揄。[25]
參見
參考文獻
- ^ "Silent majority"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1995), accessed 22/2/2011.
- ^ Nixon's "Silent Majority" spee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原文:And so tonight—to you, the great silent majority of my fellow Americans—I ask for your support
- ^ 3.0 3.1 Niles' weekly register 40. May 1831: 231 [2013-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Quoting New York Representative Churchill C. Cambreleng, first appearing in the New York Standard, May 12, 1831.
- ^ Gambetta. The Contemporary Review (London: Isbister and Company). February 1883, 43: 185 [April 15,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Anonymous author signing as "A German".
- ^ Greenough, James Bradstreet; George Lyman Kittredge. Words and their ways in English speech.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0: 302 [April 15,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 ^ 6.0 6.1 Safire, William. Safire's Political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8: 660 [April 15, 2010]. ISBN 0-19-53433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 ^ Kennedy, John F. XI. The Meaning of Courage. Profiles in Courage. Harper. 1955: 220. ISBN 0-06-054439-2.
- ^ Matthews, Christopher. Kennedy & Nixon: the rivalry that shaped postwar America. Simon and Schuster. 1997: 106. ISBN 0-684-83246-1.
- ^ Delson, Rudolph. Literary Vices, with Rudolph Delson: Richard Nixon's 'Six Crises'. The Awl. November 10, 2009 [February 22,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2月27日).
- ^ Roper, Jon. Richard Nixon's Political Hinterland: The Shadows of JFK and Charles de Gaulle.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1998 [February 22,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8).
|volume=
被忽略 (帮助) - ^ Perlstein, 2008, p. 212
- ^ Varon, Jeremy. Bringing the war home: the Weather Underground, the Red Army Faction, and revolutionary violence in the sixties and sevent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30 [2013-12-21]. ISBN 0-520-2411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 ^ Hixson, Walter L. The myth of American diplomacy: national identity and U.S. foreign polic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51 [2013-12-21]. ISBN 0-300-119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 ^ Safire, William. Lend me your ears: great speeches in history 3. W. W. Norton & Company. 2004: 993 [2013-12-21]. ISBN 0-393-059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 ^ Perlstein, 2008, p. 444
- ^ Fraser, Steve; Gerstle, Gar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New Deal order, 1930–198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263. ISBN 0-691-00607-5.
- ^ Chafe, William Henry. Private Lives/Public Consequences: Personalit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Americ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62–263 [2013-12-21]. ISBN 0674029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 ^ 沈帥青. 吳克儉「邏輯」 曲綫支持上街. 經濟日報. 2012-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 ^ 廖漢原. 別沉默 金溥聰:棄暴力說出來. 中央社. 2014-03-20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4).
- ^ 王朝鈺. 辛苦了 黃景泰慰問支援學運警. 中央社. 2014-04-15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 ^ 胡欣男. 犯罪被害人權協會:市井無賴. 中國時報. 2014-04-14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 ^ 反反服貿9人靜坐 網友:沉默多數的聲音終於出來了!. ETToday. 2014-04-10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 ^ 陳亮諭、葉國吏. 【更新】3成「殭屍帳號」按讚? 挺方臉團駁斥. 蘋果日報. 2014-04-13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 ^ 黃信維. 【大選】國民黨推催票廣告 用選票大聲說話. 蘋果日報. 2014-11-21 [2015-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0).
- ^ 許家禎. 「善良的人變沉默大多數」 洪秀柱:破除民粹只有講真話. Nownews. 2015-09-09 [2015-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4).
擴展閱讀
- Browne, Junius Henri (1874). "The Silent Major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arper's Magazine, June to November
- Perlstein, Rick. Nixonland. Scribner. 2008. ISBN 0-7432-4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