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吉王子
潘吉 (原名為Pandji) 是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的一位傳說中的王子。 他的一生構成了許多爪哇故事的基礎,這些故事又與《羅摩衍那》和《摩诃婆羅多》一起構成各種詩歌的基礎,以及在東爪哇被稱為哇揚 (“ gedog”的意思是“面具”) 的哇揚皮影偶戲。
潘吉的故事一直是印尼傳統舞蹈的靈感來源,最著名的是在茨里本和馬朗的面具舞蹈。尤其是在諫義里這個被稱為是潘吉神話故事裡的故鄉,在當地的故事越來越多,並且有些和傳奇人物 Totok Kerot 連結在一起。潘吉的故事已然從東爪哇島傳播開來,成為整個馬來亞文學和戲劇的基石,這些地區包括現今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以及柬埔寨等國家。[1][2]
傳說
爪哇的英雄潘吉王子,為了尋找失蹤的未婚妻坎卓琪羅納公主,歷經喬裝、更名等難關,最後終於相逢的故事。 展現出爪哇文學不再侷限於西元12世紀以來,諸如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等莊嚴神聖的印度史詩作品。在十四至十五世紀時期,透過航海貿易商傳播至峇里、馬來半島、泰國、緬甸、柬埔寨甚至菲律賓,使之更為流傳,亦成為十七至十八世紀,東南亞最家喻戶曉的文學故事,是具獨特性的區域文學文本及文化瑰寶。
藝術與文學的出現
潘吉故事中的場景出現在13世紀東爪哇 candi 牆的敘事浮雕中,與那時的哇揚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優美自然,微妙呈現。[3]
而蘇南·吉里在1553年就創建哇揚面具偶戲來演繹潘吉的故事。[4] 潘吉故事中的哇揚庫利特表演與哇揚普瓦(以印度史詩為根據的表演)大致相同;但是,由於它們的材料,它們被認為是不太重要的。 此外,它們的頭飾更簡單,下半身穿著的衣服則是基於爪哇的宮廷禮服。[5] 基於潘吉故事的情節,東爪哇人的哇揚扁平傀儡戲(使用木偶),或是西爪哇人的哇揚杖頭傀儡戲(使用三維桿狀木偶)和 Wayang Beber(故事以捲軸圖示)也很常見。[6] 而這也是在 Wayang Topeng (假面舞手勢)中所使用的主要故事基礎。[7]
聯合國教科文世界記憶名錄
萊頓大學圖書館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國家圖書館裡潘吉的故事手稿,於2017年10月30日在享有聲望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中被銘刻,肯定了它們的世界意義。
参考文獻
- ^ Holt (1967), p. 124. In this book, which is often cited as a reference, the word was misprinted as "godeg".
- ^ Timoer (1981)
- ^ Holt 1967,第71頁.
- ^ Brandon (1970), p. 6.
- ^ Scott-Kemball (1970), p. 41.
- ^ Holt 1967,第125, 127, 312頁.
- ^ Holt 1967,第128頁.
書目
- 布萊登, 詹姆斯 R. 論黃金寶座:三部爪哇皮影戲 。. 馬薩諸塞州劍橋::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