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永春水

日本作家

為永春水(日语:為永 春水ためなが しゅんすい Tamenaga Shunsui;1790年—1844年2月11日),本名佐佐木貞高日本江戶時代后期作家、商人,人情本的代表作者,代表作有《春色梅儿誉美》等。

為永春水
出生佐佐木貞高
1790年(宽政2年)
日本江户(今東京都
逝世1844年2月11日(1844歲—02—11)(53—54歲)(天保14年)
日本江户
職業作家、艺人、商人
國籍 日本
體裁人情本
代表作春色梅儿誉美
受影響於柳亭种彦、式亭三马
施影響於染崎延房、為永春雅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為永 春水
假名ためなが しゅんすい
平文式罗马字Tamenaga Shunsui

生平

為永春水本名佐佐木貞高,文化10年(1813年),他在江户开设了青林堂書肆,贩售书刊,並更名越前屋長次郎,在闲暇时间则饱读群书,亦曾向講談師伊东燕晋学习講談,但最终失败,转而立志成为一名戏作家,为此,他开始接触柳亭種彦式亭三馬等人,並向后者学习创作技巧[1]:2[2],之后,他开始以“二世南仙笑楚满人”出版文学作品,並动员狂言作家创作戏作,于1824年、1825年先后出版了《軒並娘八丈》、《三日月阿专》等作品[2][3]:322,而在出版贩售书籍的同时,为永春水也贩卖牙膏,亦巧妙地透過自己出版的書中插畫,向讀者推廣了自己的產品[4]。1826年,他因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出版了曲亭马琴的小说作品,招致了后者的不满[5]

文政11年(1828年),他将名字由越前屋長次郎改为為永春水,但不久后,其店铺遭火灾摧毁,与其合作的作家相继离開,此时的为永春水重操旧业,开始以金龙山人之名做起講談[2],天保3年(1832年),发表人情本作品《春色梅儿誉美》,随即憑藉此作受到讀者歡迎,其后,他亦创作了数部人情本作品[3]:322。天保12年(1841年),德川幕府新上任的老中水野忠邦推行出版审查,指控人情本内容低俗,並逐步限制其出版发售,为永春水遭到波及,他被当局逮捕並被判戴手銬五十天,并在受罚後不久逝世[6][7]:314-315。其徒弟染崎延房為永春雅继承了他的戏作事业[8][9]。为永春水逝世後安葬于築地本願寺中的妙善寺,其墓葬曾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遭到損毀,因此其墓葬在昭和2年(1927年)随寺庙迁移至今東京都世田谷区烏山町一带[10]

文學

 
《春色梅儿誉美》的男主角丹次郎

江户时代中后期,李渔的小說戲曲流入日本,与此同时,町人阶级在江户等地逐渐壮大,以黄表纸、洒落本、滑稽本为代表的戏作文学也随之兴起[11],在文政年间,滑稽本走向衰落,而描写爱欲生活,兼具读本、净琉璃及歌舞伎特点及浪漫主义色彩的人情本逐渐壮大。為永春水就是引领人情本走向兴盛的代表作家之一,並被称为“东都人情本作者之元祖”,其代表作为《春色梅儿誉美》,讲述了穷困潦倒的青年丹次郎與未婚妻、两个艺伎共四人之间的爱情瓜葛关系,最终以完美结局收尾,在这部作品中,为永春水肯定了真诚男女之情,对于爱情癫狂的细节大加描写,强调了恋情的哀伤及无药可救[3]:322[7]:313-314。但在其盛行的19世紀初期,儒學仍在日本居於文化優勢地位,当局及儒學家們並不接納这类俚俗的小說作品,並认为其是伤风败俗之物[12][13],后世的日本学者则肯定了为永春水作品所体现的文学观,认为其风流有气度,具有“意气”的特点[14]。中国大陆学者刘振瀛则认为其對世态人情的描写颇为细腻,语言通俗易懂,受到町人的欢迎,却也批判了作品的低俗颓废[15]

除了《春色梅儿誉美》外,为永春水还著有《春色惠之花:梅暦發端》、《春色辰巳園:梅暦餘興》、《春色英對暖語:春抄媚景》、《春告鳥:風月花情》等人情本作品,均见诸后人整理出版的《爲永春水集》中[16]

参考文献

  1. ^ 为永春水. 解題. 中山太郎 (编). 梅こよみ・春告鳥. 日本東京: 博文館. 1928-09 [2024-12-06]. OCLC 959619128 (日语). 
  2. ^ 2.0 2.1 2.2 岡本勝; 雲英末雄 (编). 新版近世文学研究事典. おうふう. 2006-02: 165. ISBN 9784273033842 (日语). 
  3. ^ 3.0 3.1 3.2 劉崇稜. 日本文學史. 臺灣: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322–324 [2024-12-06]. ISBN 9789571131269 (中文(臺灣)). 
  4. ^ 津田真人. 「健康ブーム」の社会心理史:戦後篇 (PDF). 一橋論叢 (日本: 日本評論社). 1997-09, 117 (6) [2024-12-06]. 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427195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07) (日语). 
  5. ^ 清田启子. 曲亭馬琴の社会関心について (PDF). 駒澤短期大学研究紀要 (日本). 1973-03: 37 [2024-12-06] (日语). 
  6. ^ 大高洋司. 【講 義】 版本について② 「出版法の確立と 近世中・後期の出版」 (PDF). 国文学研究资料馆. 日本: 6–7. 2015-01-28 [2024-12-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07) (日语). 
  7. ^ 7.0 7.1 北岛正元. 1 , 编. 江户时代. 由米彦军翻译. 日本: 岩波新书. 2019-04-01. ISBN 978-7-5133-3124-1 (中文(中国大陆)). 
  8. ^ 講談社デジタル版 日本人名大辞典. 為永春雅. コトバンク. 日本. 2024 [2024-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日语). 
  9. ^ 柳田泉. 柳田泉の文学遺産. 日本: 右文書院. 2009-09-25: 210 [2024-12-06]. ISBN 9784842107271 (日语). 
  10. ^ 竹内秀雄. 世田谷区史跡散歩 (東京史跡ガイド12). 日本国东京都: 学生社. 1992: 156–157. ISBN 9784311419621. OCLC 675372668 (日语). 
  11. ^ 蕭涵珍. 高潔的文人與優秀的劇作家:論江戶創作家眼中的李漁 (PDF). 《成大中文學報》 (臺灣: 國立成功大學). 2018-09, (62): 87–101 [2024-11-18] (中文(臺灣)). 
  12. ^ 勾艳军. 日本近世戏作小说的中国文学思想渊源. 《日本问题研究》. 2012, 26 (2): 55–59. CNKI RBWT201202012  (中文(中国大陆)). 
  13. ^ 李艳丽. 浮世绘如何以俗世美重新定义了日本艺术. 文汇网. 上海市. 2020-07-29 [2024-12-06] (中文(中国大陆)). 
  14. ^ 吕元明. 日本古典文艺论. 《东北师大学报》. 1986, (05): 129. doi:10.16164/j.cnki.22-1062/c.1986.05.015. 
  15. ^ 刘振瀛. 日本文学介绍. 国外文学. 1983, (03): 153. doi:10.16345/j.cnki.cn11-1562/i.1983.03.008 (中文(中国大陆)). 
  16. ^ 爲永春水. 爲永春水集. 日本: 國民圖書. 1928 [2024-12-06]. NCID BN07152261 –通过目白大学图书馆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