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譜
是一部出版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书
《無雙譜》,又名《南陵无双谱》,刊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1],是以绘画形式为主,集诗、书、画于一体的传记类版画图录,由金古良编绘、御殿刻工朱圭镌刻。绘者从汉朝到宋朝1400多年间挑选40位历史名人,绘成绣像并题诗文[2],因他们事迹举世无双,故称为《无双谱》。自成书后,《无双谱》便成为陶瓷器中人物纹饰题材的摹画蓝本,在清朝中晚期的民窑粉彩陶瓷器中盛行。
作者
绘画者金古良,原名金史,浙江绍兴人,字古良,又字射堂,别号南陵,擅长人物画,曾师从画家陈洪绶。生卒年代不详,推断约在明朝末天启、崇祯至清朝初顺治、康熙年间。
镌刻者朱圭,字上如,江苏苏州人,因刻画家刘源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而一举成名。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前后入养心殿供事,任鸿胪寺叙班,成为御殿刻工。
内容
《无双谱》谱目由人物题名和金古良题词名两部分组成,概括了所绘名人的事迹和特征。在绘画手法上,采用工笔细描,以人物绘画为主,略去景物映衬,每幅人物绣像空白之处均有题名、以乐府形式所作的诗评,根据人物特点和事迹配有不同的寓意深刻的纹样装饰。
人物题名 | 简介 |
---|---|
留侯张子房(张良) | 汉初三杰之一,曾于博浪沙暗杀秦始皇,后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 |
西楚霸王项籍(项羽) | 西楚霸王,率诸侯灭秦,后败于垓下之战,自刎于乌江。 |
伏生 | 秦朝博士,焚书坑儒时冒险保护《尚书》,使其得以流传。 |
东方曼倩(东方朔) | 西汉汉武帝时期著名大臣,性格诙谐幽默,善辞赋。 |
张骞 | 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被封为“博望侯”。 |
典属国苏子卿(苏武) | 汉武帝时出使匈奴,牧羊北海十九年不屈。 |
龙门司马子长(司马迁) | 西汉太史令,著有《史记》。 |
董贤 | 汉哀帝的男宠,为“断袖之癖”典故的由来。 |
严先生(严光) | 东汉著名隐士,与汉光武帝同窗,不为功名所动,隐于富春江畔。 |
曹孝女(曹娥) | 东汉孝女,父亲为水所溺后投江自尽。 |
定远侯班超(班超) | 东汉名将,投笔从戎,出使西域三十一年。 |
曹大家班惠班(班昭) | 东汉女史学家,博学多才,屡屡为皇后、贵人的老师, |
赵娥 | 东汉孝女,父亲被李寿所杀后,发誓为其父报仇,最终成功刺杀李寿。 |
江东孙郎(孙策) | 东汉名将,先后平定江东诸侯,并广招贤才,为孙吴奠定基础。 |
汉丞相诸葛武侯(诸葛亮) | 三国蜀汉丞相,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隐士焦孝然(焦先) | 三国著名隐士,露首赤足,结草为裳,相传活到百余岁。 |
北地王刘谌(刘谌) | 三国蜀后主刘禅之子,刘禅投降之日,杀妻儿后自杀。 |
羊叔子(羊祜) | 西晋名将,德才兼备,笃重朴实。 |
周将军处(周处) | 西晋名将,年少为祸乡里,后改过自新,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
绿珠 | 西晋石崇宠妾,八王之乱时为不连累石崇而坠楼自尽。 |
陶公(陶渊明) | 东晋著名诗人,辞官归田,务农隐居。 |
王景略(王猛) | 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面对桓温北伐召见时镇定自若,“扪虱而谈”。 |
晋太傅谢公(谢安) | 东晋名臣,筹划淝水之战,北伐胜利后素退为业。 |
苏若兰(苏蕙) | 十六国时期前秦女诗人,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写成回文诗《璇玑图》。 |
木兰(花木兰) | 南北朝诗歌传奇人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
谯国夫人冼氏(冼夫人) | 南北朝时期俚人杰出的女首领。 |
伪周皇帝武璺(武则天) |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自立为武周皇帝。 |
国老狄梁公(狄仁杰) | 唐朝、武周时期的著名宰相。 |
代国公乐工安金藏(安金藏) | 武则天时期太常工人,有人告皇嗣李旦谋反,其当朝自剖腹胸以证李旦清白。 |
尚父郭汾阳王(郭子仪) | 唐代名将,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功臣。 |
李青莲(李白) | 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 |
李邺侯(李泌) | 唐朝宰相,曾辅佐四朝天子。 |
唐监军张承业(张承业) | 唐朝末期宦官,唐亡后仕晋,对李克用竭力效忠,辅助幼主李存勗。 |
长乐老冯道(冯道) | 五代时期官员,历事五个朝代均居高位,被称为“不倒翁”。 |
华山陈图南先生(陈抟) | 五代时期知名道士,被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 |
吴越钱武肃王(钱镠) | 五代时期吴越国开国国王,在位时发展农桑、修建钱塘江海堤和沿江水闸。 |
安民 | 宋代石工,善刻碑,因不愿按行规在所刻碑石上留名而声名远扬。 |
太学录陈东(陈东) | 宋代太学官员,多次率太学诸生上书直谏。 |
岳鄂王(岳飞) | 宋朝抗金名将,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害。 |
文丞相(文天祥) | 宋朝丞相,被俘后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
影响
《无双谱》问世以来,流传甚众,成为民间制作的陶瓷器上的常见纹饰,尤其在清朝道光时期达到空前风行。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藏有清代康熙年间的刻本《无双谱》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