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罟臺灣話khan-koo;英語:Taiwanese Beach Seine),亦即地曳網,為先民最早發明的網具[1],也是臺灣古老的捕魚方式之一。現今的臺灣各地用以舉辦方式,來展現團隊合作之精神。

牽罟網

捕魚方式

利用魚群最密集靠岸的時候,以一艘舢舨將由曳地網撒到海裡,而曳地網的兩端則固定在岸邊,魚群被圍住後,再由岸上數十人協力將魚網拉上岸[2]

早期,每當魚汛來臨時,沿海的居民分派人手,全天候守在海邊,當發現魚群出沒時,居民以竹筏或舢舨立即出海,並撒網沿海繞一大圈來包抄魚群,將近海魚類都收進網內,留在岸上的人便腰纏短繩,等舢舨驅趕到魚群入網後,岸邊的人們合力拉繩,將漁網往岸上拉,凡是參與的人皆能分到一些漁獲[3][1]

漁具

該網具為長150餘公尺的罟網[註 1],於兩側繫上長200公尺之粗麻繩[3]

象徵

守望相助與傾力合作的精神,用以展現臺灣先民移墾奮力與自然搏鬥的情形。漁民在團結合作下的鼎力相助、漁獲量分攤,正是俗話所謂的「倚繩分魚」之意[3]。甚至具有和平處世及人情稠濃的哲理,人文色彩高於經濟之考量[1],現今臺灣各地皆有舉辦此活動。

圖片

牽罟流程示意圖
一、由一艘船將由曳地網撒到海裡
二、小船發現魚群出沒立即通知岸上人們
三、人們合力拉繩
四、將牽罟網往岸上拉

註釋

  1. ^ 漁網之意,用來捕捉魚類之網狀漁具。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牽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金山鄉經濟產業 - 中角國小
  2. ^ 牽罟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5-05-01. 教育部國語辭典
  3. ^ 3.0 3.1 3.2 牽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頭城鎮社區網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