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名衡
王名衡(1912年8月10日—1984年4月13日)又名王若海,笔名天蓝、白木、白木次郎,江西南昌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诗人[1][2][3]。
生平
少年时在家乡南昌王家村读私塾[4]。1926年,在南昌心远中学念初中时,王名衡开始发表旧体诗。1932年,王名衡发表了第一首新诗《一个苍蝇的自杀》。同年,考入浙江大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开除。随后转入燕京大学外文系。1935年,任北平左冀作家联盟委员兼出版委员,主编北平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联合文学》,同时主编北平各大学文艺青年团体的刊物《大学文艺》。同年9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他还创作并发表了许多自由体诗歌[2][3]。1935年参加北平一二·九运动并任10个学生支队的支队长之一[4]。
1937年春,经中共北平市委某位负责人介绍,来到黄河八路军防区,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由一位罗将军介绍赴延安[4][3]。1938年到延安,后在山西八路军总司令部任秘书、翻译及《前线》杂志助理编辑。在山西前线,他创作出一批反映抗战生活的诗歌。调回延安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3]。历任军委总政治部通讯股股长、火线通讯社社长。1943年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员、文学编译科科长、文学系党支部书记。在延安期间,写出《队长骑马去了》等诗歌,参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一书的翻译[2][4][3]。
1945年,作为赴东北干部大队领导之一率队开赴中国东北,曾任黑龙江勃利土改工作团团长,曾经主编中共辽西省委机关报《胜利报》主编、西满分局机关报《西满日报》副主编、《东北工人》报主编,还曾任东北总工会宣传部长、本溪煤铁公司铁矿部部长[3][2][4]。1947年,任《北满日报》主编,在《新华日报》、《东北日报》、《人民日报》发表许多文章[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任东北煤矿总工会副主席。1952年调任中央高级党校语文教研室主任。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6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牵连。1958年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下放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任资料员。1966年文革中下放到保德县农村务农。1978年获得平反,调到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任负责人,从事文学、美学等研究及翻译工作。1982年调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3]。
1984年4月13日,王名衡病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