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壇,或稱為祭台神壇,是用來進行祭祀敬拜宗教儀式的設施,通常也是宗教場所中最重要的設施。

罗斯基勒主教座堂的祭台比起巨大的雕花三聯畫顯得相形見絀。

祭壇最早代表人類對「大自然不可解釋」的敬畏和崇拜,後來祭拜先人也用祭壇,以示尊敬。神壇往往在神殿裡發現,可說是最早的建造物之一,他們出現在許多文化在全世界,特別是在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神道教、道教等宗教,例如部分基督教宗派教堂內,會以祭台做為整個教堂的視覺中心。

神壇(希伯來文:מזבח,mizbe'ah,"一個地方的犧牲"),神壇一般豎立在顯眼的地方。最早的祭品一般都是用人,將人活生生的宰殺或活埋,今日許多原始部落仍然包含著活人器官的祭品。

中華民族是好禮的民族,儒教为中華历代国教,原始时代的神职者就被称之为,世代經營禮法維生。

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许慎,说文解字

明朝末年洪承疇投降,其後明朝一度不知道他已經變節,明思宗聞之大震,崇禎輟朝三日,為以为已经死難的洪承疇大設祭壇以及親撰祭文,賜祭壇十六個,祭到第九壇時候,又得到軍報說洪承疇降清了,北京大嘩。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 Davies, J. G. "Altar." In The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ity, edited by Erwin Fahlbusch and Geoffrey William Bromiley, 42-43. Vol. 1.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1999. ISBN 0-8028-2413-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