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博物馆
《纯真博物馆》(土耳其語:Masumiyet Müzesi),是由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撰写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于2008年8月在伊斯坦布尔出版。[1]2010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了该书的简体中文版。[2]
纯真博物馆 | |
---|---|
原名 | Masumiyet Müzesi(土耳其文) |
作者 | 奥尔罕·帕穆克 |
译者 | 陈竹冰(简体中文) |
故事背景地點 | 伊斯坦堡 |
發行信息 | |
出版机构 | İletişim(土耳其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简体中文) |
出版時間 | 2008年8月 |
出版地點 | 土耳其 |
中譯本出版日期 | 2010年1月 |
页数 | 592页(土耳其文) 559页(简体中文) |
规范控制 | |
ISBN | ISBN 978-975-050-60-93 (土耳其文) ISBN 978-7-208-08988-4(简体中文) |
OCLC | 276510603 |
作者帕穆克说“这是我最柔情的小说,是对众生显示出最大耐心与敬意的一部”[3]。小说以帕穆克娴熟的第一人称叙述。共83章,土耳其版592页,中文版559页。
主要人物
叙事手法
第一人称计谋
作家奥尔罕·帕穆克用“第一人称”展开小叙述,但是,在小说的最后一章,第一人称的凯末尔,突然和读者告别——原来,这个“我”,是委托伊斯坦布尔作家奥尔罕·帕穆克完成讲故事的任务的。此后几页,奥尔罕·帕穆克直接“走进”小说,成为第一人称的“我”。这是帕穆克的叙事计谋,也可以说这是作家的叙事策略。小说的最后一段是由作者本人完成的,原来讲故事的“我”,即凯末尔成了被讲述的第三者。奥尔罕·帕穆克告诉读者:原来的那个“我”——“纯真博物馆”的主人,于2007年死于心肌梗塞。
多重时间设计
作家对小说的时间,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我”(凯末尔)委托作家帕穆克撰写自己的故事的时间,大致在2005年[4]。作家帕穆克接受委托,开始以第一人称讲述凯末尔的故事,作家将这个时间确定为2006年[5]。而故事开始的时间,被准确的定为1975年4月27日[6]。
因此,整个故事是一个61岁的人讲述自己30岁开始经历的刻骨铭心的爱情,讲述从那时开始的“纯真”的爱,讲述恋人离去的时候,“我”如何收集纯情的纪念物,如何建立“纯真博物馆”。
小说情节
1975年,主人公“我”(凯末尔)与芙颂重逢,随即两人发生爱情。此前两人为远方亲戚。然而,凯末尔已有婚约,对方是茜贝尔。两人的订婚仪式极其隆重豪华,亲友齐聚,芙颂也被邀请。但是,凯末尔的订婚仪式之后,芙颂却忽然消失。此后,凯末尔解除了婚约,开始漫长的寻找芙颂的历程,此后再逢后,芙颂已经嫁人。自此,凯末尔等候了七年,积攒着芙颂吸烟后遗下的烟头和与芙颂有关的一切物件。之后,二十七岁的芙颂与丈夫离婚,“我”准备与芙颂结婚。婚前他们计划开车去巴黎,芙颂问“我”是不是根本不想结婚。“我”开玩笑回答:“我们已经得到了,结婚还有什么意义。”芙颂十分失望,开足马力撞向一颗大树。芙颂死后,幸存的凯末尔收集芙颂碰过的一切——顶针、发卡、烟灰缸、纸牌、钥匙……然后建成了一个关于芙颂的“纯真博物馆”。
主题
帕穆克的这部新小说,讲述了古老的爱情与阶层的冲突故事,同时涉及土耳其当代社会依然隆重的“童贞”问题。但是作家帕穆克赋予这个故事最关键的主题是“纯真”一种与阶层、贫贱、门第、习俗、社会舆论、朋友社交等等因素“无关”的“纯真”的爱情。
关联
芙颂胁迫“我”一同自杀,令人想起哈代的《苔丝》。而“我”不顾上流社会的规则而对芙颂的公开追求,又让人联想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这些古典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都是“纯情”的女性。帕穆克则写出了一个对恋人无比纯真的痴汉。
另见
參考文獻
- ^ 土耳其图书网http://www.iletisim.com.t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设有masumiyetmuzesi.com 专门网页。
- ^ 奥尔罕·帕穆克.陈竹冰译.《纯真博物馆》.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2010年1月.
- ^ 奥尔罕·帕穆克.陈竹冰译.《纯真博物馆》.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2010年1月.封套.
- ^ 奥尔罕·帕穆克、陈竹冰译.《纯真博物馆》.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2010年1月:540页.
- ^ 奥尔罕·帕穆克.陈竹冰译.《纯真博物馆》.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2010年1月:236页.
- ^ 奥尔罕·帕穆克.陈竹冰译.《纯真博物馆》.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2010年1月: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