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西道節度使

(重定向自興元節度使

山南西道節度使,又稱興元節度使,為唐朝五代山南西道地方的藩鎮節度使宋代節度使之一。

沿革

唐朝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設置山南西道防禦守捉使

乾元二年(759年)另設興、鳳二州都團練守捉使,治鳳州

上元元年(760年)升山南西道防禦守捉使為山南西道觀察使,治梁州(今陝西南鄭縣東)。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三月,升山南西道觀察使為節度使[1],下轄梁州洋州集州壁州文州通州巴州興州鳳州利州開州渠州蓬州,共十三州,治梁州,尋降為觀察使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升山南西道觀察使為節度使,仍舊領梁、洋、集、壁、文、通、巴、興、鳳、利、開、渠、蓬十三州。

興元元年(784年)升梁州為興元府,山南西道節度使兼興元尹,增領果、閬、金二州,文州改隸西川節度使,共領十五州,治興元府[2]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升興、鳳二州都團練守捉使為防禦使,治鳳州。分置武定軍節度使於洋州。

二年(886年)升興、鳳二州防禦使為感義軍節度使

文德元年(888年)利州改隸感義軍節度使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閬州、果州改隸武定軍節度使

光化元年(898年)蓬州、壁州改隸武定軍節度使。

三年(900年)於巴州設置巴州防禦使。

天復二年(902年)八月,山南西道節度使李繼密投降王建,山南西道入王建控制之下。

天祐二年(905年)山南西道節度罷領金、巴、渠、開四州,蜀王王建置金州團練觀察使,裁撤巴州防禦使,以渠、巴、開三州隸屬金州觀察使。

三年(906年)通州改隸利州節度使。 分興州、集州、壁州置興文節度使。至此,山南西道節度所領僅存興元府(梁州)。

五代

山南西道自唐末天復二年後受王建控制。三年,王建進封蜀王。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篡唐;王建稱帝,山南西道與西川、武德、武信、永平、武泰、鎮江、武定、天雄、武興、昭武共十一節度為前蜀,改山南西道節度使為天義軍節度使,隨即改回原名。後又改稱山南節度使

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年)十一月,後唐郭崇韜前蜀,山南節度入於後唐,仍稱山南西道節度使

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年),廢武興軍節度使,再次以鳳州、興州、文州隸屬山南西道[3]

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年)四月,張虔釗舉鎮投降後蜀孟知祥

宋朝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宋朝滅後蜀,宋沿置山南西道節度,治梁州,又稱漢中郡、山南西節度。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罷廢節度使統轄支郡,山南西道節度使成為或武職、宗室之官階、遙領之虛銜。

淳化四年(993年),撤廢山南西道。

至道三年(997年),升置興元府,山南西道節度僅為興元府之別稱。

南宋亡後廢除節度使。

歷任節度使

前蜀

後梁

後唐

後蜀

後漢

  • 劉承勳(山南西道為後蜀境,遙領)

南唐

  • 王延政(山南西道為後蜀境,遙領)

北宋

注釋

  1. ^ 《新唐書》方鎮表作廣德元年,此依《資治通鑑》。
  2.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唐紀四十六,胡三省注:「十五州,梁、洋、興、鳳、通、渠、集、蓬、利、壁、巴、閬、果、金也。」
  3.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八·後唐紀七,胡三省注:「鳳、興、文本山南西道巡屬,唐末始分鳳州置感義軍,尋廢。前蜀王氏復置武興軍,今廢之,州還舊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