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邵(?年—?年),字仲膺[1]東漢末年袁術麾下將領。

生平

舒邵性情剛烈,因其兄舒伯膺有個親友被仇家所殺,震怒的舒邵馬上殺了那人,後來被官府抓起來,官府本欲治其罪,其兄舒伯膺願代其弟死,舒邵卻不願其兄扛罪打算扛起所有責任,官府因此大為感動判兄弟兩人免死,而兄弟兩人的名聲也因此聲名大噪。後舒邵被袁術收攬並曾擔任阜陵長與之職。在擔任沛相時正逢袁術被曹操打得大敗,痛失橋蕤李豐梁綱樂就四大將而且江、淮間發生嚴重飢荒,袁術本欲用米十萬作為軍糧卻被舒邵拿來救濟災民,袁術聞知大怒欲斬舒邵,舒邵卻曉以大義說服了袁術,此舉受到袁術的認可。[2]

家庭

後裔

  • 舒燮,舒燮曾因犯罪下獄,潘濬打算按法處死他,遭孫鄰勸說:「當時舒邵兄弟爭死,天下人都稱許他們的義行,成為美談。後來舒邵投奔江東,今天你殺了舒家後代,未來若天下統一,皇帝北巡時被中原人士問及舒邵繼嗣,得到的回答是潘濬殺了舒燮,該如何是好?」潘濬因而打消處死舒燮的念頭。[3]

參考資料

  1. ^ 裴注三國志引《博物志》:仲膺名邵。
  2. ^ 《後漢書 袁術傳》:江、淮閒相食殆盡。時舒仲應為術沛相,術以米十萬斛與為軍糧,仲應悉散以給飢民。術聞怒,陳兵將斬之。仲應曰:「知當必死,故為之耳。寧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於塗炭。」術下馬牽之曰:「仲應,足下獨欲享天下重名,不與吾共之邪?」
  3. ^ 三國志·孫賁傳》:重安長陳留舒燮有罪下獄,濬嘗失燮,欲置之於法。論者多為有言,濬猶不釋。鄰謂濬曰:"舒伯膺兄弟爭死,海內義之,以為美談。仲膺又奉國舊意,今君殺其子弟,若天下一統,青蓋北巡,中州士人必問仲膺繼嗣,答者雲潘承明殺燮,於事何如?"濬意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