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利特街

(重定向自舰队街

弗利特街(英語:Fleet Street),是英國倫敦市內一條著名的街道,以鄰近弗利特河而得名。弗利特街向西穿越倫敦市的邊界後就變成河岸街;往東,通過路德門圓環後變成路德門山。由于地名“弗利特”與普通名詞“fleet”(“船队”、“舰队”)同形但原意有別,因此弗利特街亦译艦隊街

弗利特街
2008年攝
維護者倫敦交通局
道路長度0.48公里(0.3英里)[1]
隸屬A4
郵政編碼EC4
附近鐵路車站 伦敦地铁 黑衣修士
城市泰晤士連線
座標51°30′50″N 0°06′38″W / 51.5138°N 0.1105°W / 51.5138; -0.1105

一直到1980年代弗利特街都是傳統上英國媒體的總部。今日弗利特街依舊是英國媒體的代名詞,即使最後一家英國主要媒體路透社的辦公室也在2005年搬離弗利特街。

得名

弗利特街由跨越弗利特河而得名。弗利特河泰晤士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流经伦敦城的西侧,今天伦敦市中心的中心,从古代到中世纪一直是伦敦最重要的河道之一。但工业革命以后,由于污染,弗利特河被加盖,成为市内暗河,但在市中心各处仍能听到暗河的水流。弗利特河在黑衣修士桥北桥墩下汇入泰晤士河。后来命名为弗利特街的道路原来是从伦敦城的主要城门之一,勒德门,出城门后最直接的过弗利特河的地方,因此从河名得名。

弗利特河的得名,则来自古英语(盎格鲁-萨克逊语)中的flēot,原意为“潮汐河口”。弗利特街之名和作为“舰队”之意的“fleet”為同源同形異義詞,所以弗利特街常译為“舰队街”,但此译法并不准确反映街名的原義。

歷史

 
1890年的艦隊街。

弗利特街的出版活動大約起始於1500年,威廉·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的學徒沃德(Wynkyn de Worde)在靠近鞋巷的地方開設了一間印刷店。大約同時期,理查·平森(Richard Pynson)在聖鄧斯坦教堂(St Dunstan's church)旁創立了自己的出版和印刷事業,其後越來越多人跟進,當中大部份都是為司法行業和附近的四所法律學院提供服務。1702年5月,英国第一份日報:每日新聞(Daily Courant)在弗利特街白新旅館上方的辦公室發行。

弗利特街起始於倫敦市,一路通往西敏市。這條街的長度紀錄了這個城市在公元14世紀時的擴張。舊時的弗利特街東端是弗利特河,沿著河傍上豎立著倫敦中世紀的古城牆;另一邊西端則座落著聖殿閂,標示著城市的邊界,聖殿閂在聖殿騎士團的土地和財產被取得後擴張至極限。

弗利特街西端的南面是由一片緊鄰的建築群組成的圣殿区。圣殿区曾經是聖殿騎士團的財產,其核心是圣殿教堂。今日的圣殿區主要為內殿律師學院中殿律師學院,所以圣殿區遍佈著大律師事務所,而四周則更環繞著諸多事務律師事務所。

現況

 
路德門圓環。

現在的弗利特街和司法界更為相關,街上以及附近更多的是法院和律師事務所,幾乎所有曾經駐在弗利特街或附近的報社都已搬遷至沃平(Wapping)和金絲雀碼頭。以前的每日電訊報辦公室,現在是投資銀行高盛的倫敦總部。

文化

「弗利特街」一詞也用以指稱報業遷出前於此工作的記者,同時也是保羅·卡蘭(Paul Callan)和博恩·維內(Brian Vine)等這類擁有嗜酒、學院傳統特性的人的代稱。流言總是在諸如葡萄酒(El Vino)這類旅店裡飲酒午餐時交換。人們對飲酒晚餐也同樣熟悉,編輯們總是會在薩伏伊飯店(Savoy Hotel)晚餐,然後在晚上10點回到報社觀看報紙第一刷的印製。這些報紙接下來會經由公路送往火車站,以趕上在夜間派送信件至英國偏遠角落的快車。

弗利特街內有一個別具意義的神話在成長,主角是記者的內幕報導和虛構的開銷帳目。內幕消息長久以來都是大家關心的焦點,但是由於英國嚴格的誹謗法,這些報導很少會面世。幾乎沒有小說提及這些誇張的文字是如何撰寫出來的,事實上這些「比科幻小說更離奇」的內容是低層編輯在工作台後不屈不饒努力的成果。根據新聞工作者間的傳說,弗利特街的核心不是編輯,而是日記作家和八卦專欄作家,這些人的文章通常能夠登上頭版。已故的黛安娜王妃的事績就是日記文章轉變成新聞,甚至是特色新聞的例子。

關於弗利特街的小說或大眾文化:

小說

  • A. N. Wilson的《吾名為眾》(2004年)、和《醜聞》Scandal(1983年):講述小報如何創造一個政治醜聞。
  • Amanda Craig的《惡性循環》A Vicious Circle(1996年):關於一位虛構的英國報業大亨和世界的出版業。
  • Michael Frayn的Towards the End of the Morning(1967年):一位1960年代失敗的報紙記者的故事。
  • Evelyn Waugh的Scoop(1938年)
  • 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1859年):故事中Tellson's銀行位在弗利特街。

文章

  • A. N. WilsonLondon: A Short History(2004年)
  • Fritz Spiegl的Keep Taking the Tabloids. What the Papers Say and How They Say It(1983年)
  • Alan Watkins的A Short Walk Down Fleet Street

音樂

  • 彼得‧湯遜(Pete Townshend)的Street in the City

戲劇和電影

  • 電影《末代浩劫》(2006年)開場的背景是弗利特街:一間咖啡店在主角出門後受到恐怖攻擊而爆炸。
  • Michael Wall的戲劇Amongst Barbarians(1989年):一對英國白人夫妻為了幫助他們的兒子,接受了小報的錢。
  • Howard Brenton和David Hare的戲劇Pravda(1985年):描述一個類似魯柏·梅鐸的角色。
  • 電影《地球著火的那天》(1961年):劇中許多即將的發生災難是以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在弗利特街的辦公室中一位職員的觀點呈現。
  • John Davidson的戲劇Fleet Street Eclogues(1893年)和A Second Series of Fleet Street Eclogues(1896年)
  • 史提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和休惠勒(Hugh Wheeler)的音樂劇《理髮師陶德》(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弗利特街是故事的發生地點,故事的內容是虛構,儘管可能是以真實事件改編。

記者

弗利特街報紙的內容取決於報社的擁有者、編輯、記者和專欄作家。其中不少報社老闆聲名狼籍,著名的例子包括Lord Beaverbrook和騙子罗伯特·麦克斯韦,這些人利用旗下的報紙支持自己的政治議題,直到今日仍有部份報社所有人以此將報紙作為政治上的工具。但是一般說來,現在報業的運作方式比較接近商業公司,希望銷售報紙能夠獲得利潤,或至少能夠讓損失在掌控之下。

社論政策

传统的“弗利特街”的媒体都有清晰的政治倾向。例如:衛報的讀者會發現它對社會主義的贊同、每日電訊報對保守政策的支持,右傾的報紙包括每日郵報和最近的每日快報,反之獨立報則被認為遵守政治正確路線。每日鏡報與商業工會在同一陣線,支持工人階級。泰晤士報近年的立場是中間偏左,一般而言支持新工黨,令人驚訝的是金融時報也持相同立場。週日版本的報紙一般遵循其姊妹日報的社論政策。

參考資料

  1. ^ 3, Fleet Street to 100, Fleet Street. Google Maps. [28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