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渊

(重定向自薛淵

薛渊(?—494年),本名道渊,因避讳齐高帝萧道成而改名,《南史》又因避讳唐高祖李渊将他改名[1]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出自河东薛氏南祖,刘宋南齐官员。

生平

薛渊是薛安都的堂侄,泰始二年(466年)薛安都献彭城投降北魏后,薛安都的族人都跟着去了北方。萧道成镇守淮阴时,薛渊逃来南方,主动投靠了萧道成。薛渊果断干练有勇力,萧道成命薛渊率领部曲,在帐内警备防卫,跟着自己去征伐。元徽末年,薛渊因立战功官至辅国将军右军将军骁骑将军,担任军主,封竟陵侯[2][3]

昇明元年(477年),沈攸之发难,萧道成入朝,萧嶷代守东府。萧道成听说袁粲要起兵反对自己,就派军主苏烈、薜渊、太原人王天生率军前往石头城,名义上增援袁粲,实际上是防备他。薜渊坚决拒绝,萧道成强迫他去,薜渊不得已,痛哭流涕下拜告辞,萧道成说:“你到石头城,近在咫尺,早上去晚上回来,何至如此悲伤?又何至要正式辞行?”薜渊说:“不知道您能不能保全袁粲一家老小?今天我奉命前往,赞成他,就是辜负您;不赞成他,那么我立刻会受到祸害,怎么能不悲伤!”萧道成说:“所以派你去,是因为你能随机应变,使我解除西顾之忧。只管努力,不要多说。”[4]薛渊之后领兵驻扎在司徒府[5],共同守卫京城。十二月壬申(478年1月12日),王蕴听说刘秉先行逃走的消息,狼狈集结部众数百人,奔向石头城。萧嶷夜登西门远远的呼喊薛渊,薛渊被惊起,率领军队去解救。王蕴本来约定开南门进去,可是正值黑夜,薛渊在城楼上发箭射击,王蕴认为袁粲已经失败,部众当即四处逃走[6][7][8]。萧嶷派遣帐内军主戴元孙等二千人随薛渊一起前往石头城[9][10],薛渊、苏烈王天生戴僧静等人到石头城火烧城门进攻,最终攻克石头城,将袁粲杀死[11]。事平后,第二天清晨各路军队还师聚在杜姥宅,街道都挤满了人,宫门不能打开,萧道成登南掖门楼命众军各回自己驻地,到早饭时间之后,城门打开,薛渊才得以入宫,见到萧道成后高兴的流下眼泪。昇明元年闰十二月,萧道成将要讨伐沈攸之,预计命令龙骧将军军主薛渊与广州刺史周盘龙、辅国将军张文憘、并州刺史王敕勤、龙骧将军王洪范、龙骧将军成买等人率领铁甲骑兵五千人,作为后军部队[12]。萧道成即位后,薛渊增加食邑二千五百户,出任淮陵郡太守[13],加宁朔将军骁骑将军如故。不久薛渊出任直阁将军冠军将军,又转任太子左率[14][3]

建元二年(480年)正月,北魏秦州刺史薛道标领兵进攻南齐的寿阳郡,齐高帝因为薛渊是薛道标的堂兄弟,敕令齐郡太守刘怀慰说:“听说薛道标要南来,他的妻子儿女都在都城,薛道标与各个弟弟不再共同生活,凡此类,都要使他造成多方误会,纵然不能使人全信,也足以使豺狼们相互怀疑猜忌。”齐高帝让刘怀慰以薛渊的名义写信给薛道标,表示拉拢收买的意思,北魏得到书信后,将薛道标召回,派梁郡王元嘉替换[15][16]

建元四年(482年),齐武帝即位,薛渊调任左卫将军[3]。之前薛渊逃回南方时,他母亲索氏不能逃离,改嫁长安杨氏,薛渊暗中派人去赎回母亲,梁州刺史崔慧景回报薛渊说:“索氏在边界上,我已派出信使接人,她已脱离险境。”薛渊上表请求解职到边界上迎接母亲,得到批准。薛渊改任散骑常侍、征虏将军。薛渊母亲南归的事最终没能实现。永明元年(483年),薛渊上表请求解职并将貂蝉冠服送回朝廷。齐武帝诏令说:“南北双方相隔遥远,音讯话语难以审辨。薛渊深深的忧思母亲,坚决要求辞官。当年东关旧典,还能结婚和做官;何况母亲和父亲有区别,索氏现在确切的消息不时能传达,依照前例,不允许辞职。拒绝表章所奏,迅速还给他朝服。”薛渊由于赎不回母亲,又上表求解职,齐武帝不准许。后来北魏派遣使者前来,齐武帝把薛渊写给他母亲的信交给北魏使者带回去[17]

齐武帝前往安乐寺时,薛渊随驾经过虏桥。此前皇帝有敕令羌虏桥仪仗不能经过,薛渊因此被有关部门劾奏,被免官,又被原谅。永明四年正月甲子(486年1月22日),薛渊外任持节、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18],征虏将军如故。永明五年(487年),薛渊升任右将军萧鸾的右军司马[19],征虏将军如故,又转任大司马府司马[20]济阳郡太守,征虏将军如故。永明七年(489年),薛渊出任给事中、右卫将军,因病被解除职务。回家时,薛渊不能乘车,只能去掉车轮,让人用车厢抬着他离去,又被有关部门弹劾检举,再次得到宽恕[21]

永明八年(490年),薛渊出任右将军、大司马府佐[22],领兵讨伐巴东王萧子响。萧子响的军主刘超之被追捕的很急迫,用被褥夹藏十几种东西贿赂薛渊以脱身自逃,薛渊把他藏在军中,被有关部门弹劾检举,齐武帝诏令原谅薛渊。永明十年(492年),薛渊任散骑常侍,右将军如故。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去世,朝廷担心北魏南侵,任命薛渊为假节,军主、本官如故。不久薛渊加骁骑将军,假节、本官如故。隆昌元年正月己酉(494年1月25日),薛渊外任持节、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23],右将军如故。延兴元年(494年),薛渊进号平北将军,还未拜官就去世。齐明帝即位,才有诏令赠送薛渊治丧钱五万,布五百匹,定下日子举行葬礼[24][3]

参考资料

  1. ^ 《南史校勘记·卷四十·列传第三十·八》:深安都从子也本名道深避齐高帝偏讳改焉 “深”、“道深”南齐书作“渊”、“道渊”。始以避齐讳省“道”字;又以避唐讳改“渊”字,于是薛道渊竟成薛深。南齐书有薛渊传。
  2. ^ 《南齐书·卷三十·列传第十一》:薛渊,河东汾阴人也。宋徐州刺史安都从子。本名道渊,避太祖偏讳改。安都以彭城降虏,亲族皆入北。太祖镇淮阴,渊遁来南,委身自结。果干有气力。太祖使领部曲,备卫帐内,从征伐。元徽末,以勋官至辅国将军,右军将军,骁骑将军、军主,封竟陵侯。
  3. ^ 3.0 3.1 3.2 3.3 《南史·卷四十·列传第三十》:深,安都从子也。本名道深,避齐高帝偏讳改焉。安都以彭城降魏,亲族皆入北。高帝镇淮阴,深遁来,委身自结于高帝。果干有气力。宋元徽末,以军功至骁骑将军、军主,封竟陵侯。沈攸之之难,齐高帝入朝堂,豫章王嶷代守东府,使深领军屯司徒右府,分备建邺。袁粲据石头,豫章王嶷夜登西门遥呼深,深惊起,率军赴难。高帝即位,除淮阴太守,寻为直阁将军,转太子左率。武帝即位,迁左卫将军。隆昌元年,为司州刺史、右将军,卒。
  4.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四》:本道成亦先闻其谋,遣军主苏烈、薛渊、太原王天生将兵助粲守石头。薛渊固辞,道成强之,渊不得已,涕泣拜辞,道成曰:“卿近在石头,日夕去来,何悲如是,且又何辞?”渊曰:“不审公能保袁公共为一家否?今渊往,与之同则负公,不同则立受祸,何得不悲!”道成曰:“所以遣卿,正为能尽临事之宜,使我无西顾之忧耳。但当努力,无所多言。”渊,安都之从子也。
  5. ^ 《南齐书校勘记·卷三十·列传第十一·一》:使渊领军屯司徒左府 “左府”南史作“右府”。
  6. ^ 《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四十九》:先是,齐王遣将薛渊、苏烈、王天生等领兵戍石头,云以助粲,实御之也。又令腹心王敬则为直阁,与伯兴共总禁兵。王蕴闻秉已奔,叹曰:“今年事败矣!”时齐王使蕴募人,已得数百,乃狼狈率部曲向石头。本期开南门,时已暗夜,薛渊等据门射之,蕴谓粲已败,即便散走。
  7. ^ >《南史·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先是,齐高帝遣将薛深、苏烈、王天生等领兵戍石头,云以助粲,实御之也。又令腹心王敬则为直阁,与伯兴共总禁兵。王蕴闻彦节已奔,叹曰:“今年事败矣。”乃狼狈率部曲向石头,薛深等据门射之。蕴谓粲已败,乃便散走。
  8.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四》:王蕴闻秉已走,叹曰:“事不成矣!”狼狈帅部曲数百向石头。本期开南门,时暗夜,薛渊据门射之。蕴谓粲已败,即散走。
  9. ^ 《南齐书·卷二十二·列传第三》:袁粲举兵夕,丹阳丞王逊告变,先至东府,嶷遣帐内军主戴元孙二千人随薛道渊等俱至石头,焚门之功,元孙预焉。
  10. ^ 《南史·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二》:及袁粲举兵夕,丹阳丞王逊告变,先至东府,嶷遣帐内军主戴元孙二千人随薛道深等俱至石头,焚门之功,元孙预焉。
  11. ^ 《宋书·卷十·本纪第十》:壬申,以骁骑将军周盘龙为广州刺史。是日,司徒袁粲据石头反,尚书令刘秉、黄门侍郎刘述、冠军王蕴率众赴之。黄回及辅国将军孙昙瓘、屯骑校尉王宜兴、辅国将军任候伯、左军将军彭文之密相响应。中领军刘韫、直阁将军卜伯兴在殿内同谋。录公齐王诛韫等于省内。军主苏烈、王天生、薛道渊、戴僧静等陷石头,斩粲于城内。
  12. ^ 《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时齐王辅政,遣众军西讨。尚书符征西府曰:   尊冠贱屦,君臣之位,奉顺忌逆,成败斯兆,未有凭凌我郊圻,侵轶我河县,而不焚师殪甲,靡旗乱辙者也。沈攸之少长庸贱,擢自阎伍,邀百战之运,乘一捷之功,镌山裂地,腰金拖紫,穷贵于国,极富于家。拥旄蕃伯,便无北面之礼;受督志屏,即有专征之衅。橘柚不荐,璆罝罕入,箕赋深敛,毒被南郢,枉绳矫墨,害著西荆,饕餮其心,谿壑其性,从始至终,沿壮得老。今遂驱迫妖党,缮集尪卒,结衅外城,送死中甸,是而可忍,孰不可怀。   今遣新除使持节督郢州司州之义阳诸军事平西将军郢州刺史闻喜县开国侯黄回、员外散骑常侍冠军骁骑将军南临淮太守重安县开国子军主王敬则、辅国将军屯骑校尉长寿县开国男王宜与、辅国将军南高平太守军主陈承叔、辅国将军左军将军南濮阳太守葛阳县开国男军主彭文之、龙骧将军骠骑行参军军主召宰,精甲二万,前锋云腾。又遣散骑常侍领游击将军湘南县开国男新除使持节督湘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湘州刺史军主吕安国、屯骑校尉宁朔将军崔慧景、辅国将军军主任候伯、辅国将军骁骑将军军主萧顺之、辅国将军游击将军军主垣崇祖、宁朔将军虎贲中郎将军主尹略、屯骑校尉南城令曹虎头,舳舻二万,骆驿继迈。又遣辅国将军后军将军右军中兵参军事军主苟元宾、宁朔将军抚军中兵参军事军主郭文孝、龙骧将军抚军中兵参军事军主程隐隽,轻艓一万,截其津要。新除持节督广交越宁湘州之广兴诸军事领平越中郎将征虏将军广州刺史统马军主沌阳县开国子周盘龙、辅国将军后军统马军主张文憘、龙骧将军军主薛道渊、冠军将军游击将军并州刺史南清河太守太原公军主王敕勤、龙骧将军射声校尉王洪范、龙骧将军冗从仆射军主成买等,铁马五千,龙骧后陈。凡此诸帅,莫不勇力动天,劲志驾日,接冲拔距,鹰瞵鹗视,顾盻则前后风生,喑呜则左右电起,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赴敌,何陈能坚。然后銮戎薄临,龙虎百万,六军齐轨,五辂舒旆,丹槛发照,素甲生波,楼烦白羽,投鞍成岳,渔阳墨骑,浴铁为群,芝艾同焚,悔将何及。   符到之日,幸加三省。其锋陈营壁之主,驱逼寇手之人,若有投命军门,一无所问。或能因罪立绩,终不尔欺,斩裾射玦,唯功是与。能斩送攸之首,封三千户县公,赐布绢各五千匹,信如河海,皎然无贰。飞火军摄文书,千里驿行。
  13. ^ 《南齐书校勘记·卷三十·列传第十一·二》:除淮陵太守 “淮陵”南史作“淮阴”。
  14. ^ 《南齐书·卷三十·列传第十一》:沈攸之难起,太祖入朝堂,豫章王嶷代守东府,使渊领军屯司徒左府,分备京邑。袁粲据石头,豫章王嶷夜登西门遥呼渊,渊惊起,率军赴难,先至石头焚门攻战。事平,明旦众军还集杜姥宅,街路皆满,宫门不开,太祖登南掖门楼处分众军各还本顿,至食后,城门开,渊方得入见太祖,且喜且泣。太祖即位,增邑为二千五百户。除淮陵太守,加宁朔将军,骁骑将军如故。寻为直阁将军,冠军将军。仍转太子左率。
  15. ^ 《南齐书·卷三十·列传第十一》:虏遣伪将薛道摽寇寿春,太祖以道摽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刘怀慰曰:“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令为渊书与道摽示购之之意,虏得书,果追道摽,遣他将代之。
  16.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五》:魏将薛道标引兵趣寿阳,上使齐郡太守刘怀慰作冠军将军薛渊书以招道标;魏人闻之,召道标还,使梁郡王嘉代之。
  17. ^ 《南齐书·卷三十·列传第十一》:世祖即位,迁左卫将军。初,渊南奔,母索氏不得自拔,改嫁长安杨氏,渊私遣购赎,梁州刺史崔慧景报渊云:“索在界首,遣信拘引,已得拔难。”渊表求解职至界上迎之,见许。改授散骑常侍、征虏将军。渊母南归事竟无实。永明元年,渊上表解职送貂蝉。诏曰:“远隔殊方,声问难审。渊忧迫之深,固辞朝列。昔东关旧典,犹通婚宦;况母出有差,音息时至,依附前例,不容申许。便可断表,速还章服。”渊以赎母既不得,又表陈解职,诏不许。后虏使至,上为渊致与母书。
  18. ^ 《南齐书·卷三·本纪第三》:四年春正月甲子,以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随郡王子隆为江州刺史,征虏长史张瑰为雍州刺史,征虏将军薛渊为徐州刺史,护军将军兼司徒竟陵王子良进号车骑将军。
  19. ^ 《南齐书校勘记·卷三十·列传第十一·三》:明(帝)〔年〕迁右军司马 据殿本改。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云:“此时明帝尚未即位,当有舛讹。考明帝纪,永明五年为右将军、豫州刺史,渊殆为其府司马耳。当云迁明帝右军司马。”局本依钱说改为“迁明帝右军司马”。今按上云“四年,出为持节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下云“明年”,即永明五年,正萧鸾为右将军豫州刺史时,与钱说合。殿本据北监本作“明年”,钱氏殆未校北监本,故不悟“帝”字为“年”字之讹耳。
  20. ^ 《南齐书校勘记·卷三十·列传第十一·四》:转大司马济阳太守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云:“按齐世除大司马者,唯豫章王嶷、王敬则二人,非渊所得授此。盖蒙上右军司马之文,由右军司马转为大司马府之司马也。”
  21. ^ 《南齐书·卷三十·列传第十一》:车驾幸安乐寺,渊从驾乘虏桥,先是敕羌虏桥不得入仗,为有司所奏,免官,见原。四年,出为持节、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将军如故。明(帝)〔年〕,迁右军司马,将军如故,转大司马,济阳太守,将军如故。七年,为给事中、右卫将军,以疾解职。归家,不能乘车,去车脚,使人轝之而去,为有司所纠,见原。
  22. ^ 《南齐书校勘记·卷三十·列传第十一·五》:为右将军大司马 按当亦为大司马参佐,史有夺文。元龟四百五十五作“右将军左司马”,然下文有“将军如故”、“右将军如故”语,则不当为右将军左司马也。
  23. ^ 《南齐书·卷四·本纪第四》:己酉,以前将军曹虎为雍州刺史,右卫将军薛渊为司州刺史。
  24. ^ 《南齐书·卷三十·列传第十一》:八年,为右将军、大司马,领军讨巴东王子响。子响军主刘超之被捕急,以眠褥杂物十余种赂渊自逃,渊匿之军中,为有司所奏,诏原。十年,为散骑常侍,将军如故。世祖崩,朝廷虑虏南寇,假渊节,军主、本官如故。寻加骁骑将军,假节、本官如故。隆昌元年,出为持节、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右将军如故。延兴元年,进号平北将军,未拜,卒。明帝即位,方有诏赙钱五万,布五百匹,克日举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