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挥

(重定向自行人子羽

公孙挥,字子羽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官居行人(外交官),又作行人子羽

公孙挥
子羽
本名姓:姬
名:挥
国籍
活跃时期春秋
知名于行人(外交官)

前549年(周灵王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晋平公九年、郑简公十七年),晋平公宠臣程郑被任命为下军佐。当时晋国六卿执政的格局已经形成,程郑作为国君宠臣获得高位很不安。公孙挥到晋国聘问,程郑问如何才能降级,公孙挥不能回答,告诉然明,然明认为程郑这种人问这样的问题,不是将死,就是就要逃亡[1]

前547年,郑简公赏赐攻入陈国有功之人,赐给子展八城;赐给子产六城。子产以礼推辞,郑简公坚决要给,子产接受了三城。公孙挥说:“子产恐怕要主持政事了。因为他谦让而不失礼仪。”[2]

前544年四月,安葬楚康王,各诸侯的大夫都参加送葬,到了墓地。楚国郏敖即位,王子围令尹。子羽说:“这是不应该的,令尹必要代替楚君而昌盛。松柏之下,草是不能繁殖的。”[3]

前554年(周灵王十八年、鲁襄公十九年、郑简公十二年),公孙虿去世以后,将安葬时,公孙挥和裨灶早晨商量丧事。他们路过良霄家时,看见门上长了狗尾草,公孙挥说:“那狗尾巴草还在吗?”当时岁星在降娄,降娄星在中天,天就亮了。裨灶指着降娄星,说:“还可以等岁星绕一周,不过活不到岁星再回到这个位置就是了。”等到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鲁襄公三十年、郑简公二十三年),良霄被杀,岁星正在娵訾的之口,次年才能到达降娄[4]

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卫襄公二年、郑简公二十四年)十二月,北宫文子陪同卫襄公楚国去,经过郑国,郑国印段到棐林前去慰劳,北宫文子进入郑都聘问。子羽做行人,冯简子和子太叔迎接客人。子产执政,选择贤能。子羽能了解四方诸侯的政令而且了解他们大夫的家族姓氏、官职爵位、地位贵贱、才能高低,又善于辞令。郑国在外交上有事时,子产就就向子羽询问四方诸侯的政令,并且让他写一些有关的外交辞令稿。[5]。《论语》里记载孔子说,郑国制订外交文件,由裨諶起草,世叔(子太叔)提出意见,行人子羽(公孙挥)修改,居住在东里的子产作加工润色。[6]

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郑简公二十五年)春,楚国令尹王子围到郑国聘娶公孙段的女儿,伍举作为副使,将入郑都宾馆,郑国人讨厌王子围,派子羽婉辞拒绝,于是王子围就住在城外。聘礼举行以后,王子围将带兵众进城迎娶。子产于是派子羽辞谢,子羽说:“由于敝邑狭小,不足以容纳令尹的随从,请求让我们清除地面作为行礼之处,再听取令尹的命令。”令尹命令太宰伯州犁回答,说自己娶妻,在楚庄王楚共王的神庙中祭告后前来。如果在野外获赐,是把郑君的恩赐入在草丛,又让他欺骗了先君。子羽说:“小国没有别的罪过,依靠大国而不设防备就是罪过。小国打算依靠大国安定自己,而大国却怕要是包藏祸心来打小国的主意。小国失去了依靠,让诸侯得到戒惧,全部怨恨大国,对楚君命令抗拒违背,使之行不通。否则,敝邑就等于贵国的宾馆,岂敢爱惜丰氏(公孙段家族)的神庙?”伍举知道郑国有了防备,请求倒转弓袋(表示没有武器),进入郑都。才获郑国同意。

晋、楚、齐、鲁、宋、卫、陈、蔡、郑、等国的卿大夫在虢地会盟。三月二十五,结盟。王子围陈设了国君的服饰,一对卫士执戈侍立。鲁国叔孙豹讽刺说:“楚国的公子很神气,像个国君。”郑国子皮说:“执戈二人站在前面。”蔡国子家说:“执戈卫士二人站在蒲宫前,不也可以吗?”伯州犁解释说:“这些都是出来的时侯,向楚王请求而借来的。”子羽说:“借了就不还了。”伯州犁说:“你还是去担心郑国公孙黑想要违命作乱的事吧。”子羽说:“王子弃疾还在,借了不还(王子围篡位),难道就没有忧虑吗?”齐国國弱劝解说:“我愿替两位忧虑。”陈国公子招说:“不忧虑怎能办成事情?两位高兴了。”卫国齐恶说:“如果有人事先知道,虽有忧虑又有何害?”宋国向戌说:“大国发令,小国供职,我只知道供职。”晋国乐王鲋说:《小旻》的最后一章(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很好,我照着那样做。” 退出会场后,子羽对子皮说:“叔孙豹言辞恰切而委婉,向戌言辞简约而合于礼,乐王鲋自爱而恭敬,大夫你和子家说话得当,都是可以保持数代爵禄的大夫。而齐国、卫国、陈国的大夫大概不能免祸吧。国弱替人忧虑,子招以高兴代替忧虑,齐恶虽然有忧虑却不当危害,凡是忧虑没到自己身上而替人忧虑、应该忧虑反而高兴、把忧虑不当危害的,都是招来忧虑的原由,忧虑必到他们身上。《大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三位大夫有了忧虑的兆头,忧虑能不来吗?从言语来说明情况,就是这种事。”

秋季,晋平公生了病,郑简公派子产、子羽去晋国聘问,同时探视病情。叔向询问子产,拜谢而出,行人子羽送他。叔向询问郑国的情况,同时询问公孙黑的情况。子羽回答:“公孙黑还能维持多久?没有礼仪而喜欢凌驾于人,仗着富有而轻视他的上级,不能长久了。”[7]次年,公孙黑被诛。

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鲁昭公十年、晋平公二十六年、郑简公三十四年),晋平公去世,子皮准备带着财礼前去,子产劝他不要带,子皮不听。安葬完毕,诸侯的大夫想要乘机拜见晋国新君晋昭公。被叔向辞谢。子皮用光了他带去的财礼。回国后,对子羽说:“懂得道理并不难,难在实行。夫子(子产)懂得道理,我懂道理得不够。《书》曰‘欲败度,纵败礼’,就是说我啊。夫子懂得法度和礼仪了,我实在是放纵欲望,又不能自我克制。”[8]

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晋昭公六年、郑定公四年),晋国韩起有一副玉环,其中一个在郑国的商人手里。韩起向郑定公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子产不给,说:“这不是公家府库中保管的器物,我国国君不知道。”子太叔、公孙挥对子产说:“韩起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对晋国也不能怀有二心。晋国和韩起都是不能轻视的。如果有坏人在两国中间挑拨,鬼神再帮助坏人,以激起大国的凶心怒气,后悔何及?为政因何爱惜一个玉环而使大国讨厌?为何不去找来给韩起?”子产认为不能助长韩起的贪婪之心。[9]汉书·古今人表》将他列为中上第四等。

参考文献

  1.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3.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 《左传》襄公三十年
  5.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6. ^ 《论语·宪问》: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7. ^ 《左传》昭公元年
  8. ^ 《左传》昭公十年
  9. ^ 《左传》昭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