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郡中国名。

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上郡北部置西河郡[1]。治所在平定縣[2](縣治在今内蒙古鄂爾多斯東南),屬朔方刺史部。領三十六縣:富昌、騶虞、鵠澤、平定、美稷、中陽、樂街、徒經、臯狼、大成[3]、廣田、圜陰、益闌、平周、鴻門、藺、宣武、千章、增山、圜陽、廣衍、武車、虎猛、離石、穀羅、饒、方利、隰成、臨水、土軍、西都、平陸、陰山、觬氏、博陵、鹽官。東漢初年改隷幷州,曾復置屬國都尉、右校尉等職[4]永和五年(140年)移治離石縣[5](在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僅轄十三縣。置南匈奴單于庭於美稷縣。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后,匈奴侵邊,西河“百姓南奔”[6],其郡遂廢。

三國黃初三年(222年)割太原郡玆氏等縣復置西河郡,領漢代西河郡南部故地,治玆氏。西河國,改玆氏為隰城後趙永石郡前秦復改爲西河郡。北魏置西河郡,治隰城(今山西省汾陽市),屬汾州因之。,以西河郡置汾州。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 漢書地理志
  2. ^ 後漢書順帝紀章懷太子
  3. ^ 續漢書郡國志朔方郡下作大城
  4. ^ 《後漢書》卷4:〔永元二年二月〕己亥,復置西河、上郡屬國都尉官……〔十一年夏四月〕己巳,復置右校尉官。【章懷注:東觀記曰:「置在西河鵠澤縣。」】
  5. ^ 後漢書順帝紀
  6.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石州

參考書目

  •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