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

维基媒体消歧义页

解脫道,佛教術語,有四種不同意義的用法:

  1. 佛教以修戒定慧為得涅槃解脫的道路,如《解脫道論》中定義為:「此解脫道為得解脫[1],是具足道,以戒定慧解脫道。」
  2. 部派佛教修行理論的位階,如世親俱舍論》定義:「[2]
    1. 加行道(prayoga-mārga),謂從此後無間道生。
    2. 無間道(ānantarya-mārga),謂此能斷所應斷障。
    3. 解脫道(vimukti-mārga),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
    4. 勝進道(viśesa-mārga),謂三餘道[3]
    • 「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復道者,謂求所依,依此尋求涅槃果故。解脫勝進如何名道,與道類同,轉上品故,或前前力至後後故,或能趣入無餘依故。」[4]
  3. 大乘佛教理論中,佛法修行的兩個主要法道:
    1. 解脫道,內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緣覺道以及聲聞道的修行,滅除眾生所有能障礙生死的煩惱(即煩惱障),而得解脫的智慧,能證涅槃果,不受後有;
    2. 菩薩道,菩薩道斷所知障,滅除習氣,得一切種智,證無住處涅槃(梵語 apratisthita-nirvāna)。
  4. 金剛乘佛教中,兩種不同類型的修行道:
    1. 方便道(藏語 thabs lam),方便道包含了觀想本尊生起次第那洛六法密續瑜伽圓滿次第[5]
    2. 解脫道(藏語 grol lam),依止觀二道求證心性本淨、修習空性解脫道,如顯教大手印(實住大手印)[6]大圓滿

註釋與引用

  1. ^ 阿羅漢優波底沙解脫道論》:「解脫者五解脫。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脫。猗解脫。離解脫。」
  2. ^ 四道. buddhaspace.org. [2019-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3. ^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增進道者,從解脫道後所生餘道,謂三摩提練根等道。」
  4. ^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抉擇分·諦品》:「云何加行道。謂由此道能捨煩惱。是名修道中加行道。 云何無間道。謂由此道無間永斷煩惱令無所餘。 云何解脫道。謂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脫。 云何勝進道。謂為斷餘品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是名勝進道。又復棄捨斷煩惱加行或勤方便思惟諸法。或勤方便安住諸法。或進修餘三摩鉢底諸所有道名勝進道。又為引發勝品功德。或復安住諸所有道。名勝進道。 復云何修如是諸道。謂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得修者。謂未生善法修習令生。習修者。謂已生善法修令堅住不忘倍復增廣。除去修者。謂已生惡不善法修令永斷。對治修者。謂未生惡不善法修令不生。又道生時能安立自習氣。是名得修。即此道現前修習。是名習修。即此道現在前時能捨自障。名除去修。即此道既捨自障。令彼未來住不生法。名對治修。復有四種對治名對治修。謂厭壞對治斷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云何厭壞對治。謂於有漏諸行見多過患。云何斷對治。謂加行道無間道。云何持對治。謂解脫道。云何遠分對治。謂此後諸道。」(CBETA, T31, no. 1605, p. 684, a4-27) 」
  5. ^ 《土觀宗派源流》:「關于密教的大手印,是指風息入、住、融于中脈之後所生的大樂光明,這是最有名的《七部修法》、《三種心要》中所詮解的中心意義,是一切無上瑜伽續部中的精要之法。修大印法時最初應現見此本元心,在此上應引風息入,住、融于中脈。再依仗此力,臍秘密輪處拙火熾燃,由此引起溶樂,生起四喜,將本元心轉成大樂之體性。此大樂性緣空性境,成無兮別,即此樂空無別妙智上,專一而住。依此經歷四種瑜伽次第,則成最勝悉地。如是修習樂空雙運,即方便勝慧雙運的大手印,此則名為『唯一白法』阿伽陀藥。」
  6. ^ 《土觀宗派源流》:「顯教的大手印是就心體之上,專一而住,修無分別,令成住兮。如是修習安住所緣之心,明明了了,既應尋覓此心為在身內,或在身外,或在中間,遍處尋覓,心之體性了不可得,爾時決定此心無實,在此無實已成特殊的心體之上,專一而住,如是在『非遮之理』中修習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