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高山

臺灣藝術家

賴高山(1924年—2004年),出生於臺中,臺灣漆藝家、畫家。致力漆藝及油畫藝術的推廣,以「千層堆漆」技法為主。參與創立中部美術學會東南美術會

生平

賴高山1924年出生於臺中,1937年進入私立臺中工藝專修學校漆工科就讀,1940年畢業時,獲當時校長山中公推薦至日本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留學,師事漆藝描金蒔繪藝師河面冬山以及油畫家和田三造。1946年回臺,在臺中市成功路舊豐中戲院前開立光山行漆器廠,製作蓬萊漆器、堆朱雕刻、堆漆飾品等工藝品,以及從事千層堆漆無胎瓶之創作。其獨特的千層堆漆曾打入日本外銷市場,但隨著1980年代石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傳統工藝沒落,光山行亦受影響而解散[1][2]

除了漆藝創作,賴高山也從事油畫創作,積極推動臺灣藝術及栽培美術人才,1954年與臺中的藝術家,如林之助顏水龍、楊啓東、呂佛庭等畫家等人創中部美術協會,並擔任理事、總幹事。1973 年與張炳南、張錫卿、張耀熙創東南美術會。2001年將自宅改建成「臺灣漆文化博物館」推廣漆藝文化,2004年10月27 日賴高山因血管動脈瘤出血逝世[1]

作品風格

賴高山的作品早期以蓬萊塗風格為主,常以臺灣在地風土、特產為題材,如原住民印象、熱帶水果、山水田野等進行創作[1]。中期運用雕漆剔紅技法,製作成層層堆疊的飾品,紋路色彩層次獨特如寶石。作品構圖多有西洋油畫創作的幾何元素底蘊,亦呈現在漆器製作與漆畫中[3][2]

1975-1980 圓雕漆盒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4]/堆漆 漆器(光山行)

1990 豐年杵歌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藏/漆器 八雲圖特殊技法,將畫底堆高之後彩繪,再上透明漆,經過彩繪、上漆、研磨、推光等,重複多道工序繪製成品[5]

1991 山影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藏/漆器 夾苧脫胎、貝殼貼附、變塗技法[6]

2002 玫瑰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藏/油畫[7]

影響與榮譽

賴高山一生致力將漆藝傳承及推廣,其子女賴作明、賴映華,其孫賴信佑均投入漆工藝領域;2016年,第三代賴信佑重新經營光山行,主要開發日用漆器,以設計結合傳統漆藝及當代元素,讓漆藝重回民眾的日常生活。而其設立的「臺灣漆文化博物館」也由其子賴作明改為「賴高山藝術紀念館」,展出賴高山生命史以及臺灣樹漆文化[1][2][8]

榮譽

1987年 獲台中市優秀美術家文化獎[3]

1989年 日本ICHIKAWA世界漆藝大展入獎[3]

1998年 獲臺灣省政府頒發民族工藝終身成就獎[3]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江順堯. 重建臺灣藝術史-山中公傳人對臺灣漆藝發展影響研究暨展覽計畫.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2010. 
  2. ^ 2.0 2.1 2.2 關於光山行. 光山行 Kousancraft.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5). 
  3. ^ 3.0 3.1 3.2 3.3 賴高山. 非池中藝術網.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3). 
  4.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典藏網-藏品資料. collections.culture.tw.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5.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典藏網-藏品資料. collections.culture.tw.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6.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典藏網-藏品資料. collections.culture.tw.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7. ^ 賴高山. 文化部-典藏網. collections.culture.tw.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中文(臺灣)). 
  8. ^ 文化部 iCulture-文化空間 賴高山藝術紀念館. cloud.culture.tw.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