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連讀變調
連讀變調(continuous tone sandhi)是閩南語的變調規則,即單一漢字的聲調會因為與其他漢字組合成詞或句而改變其聲調;也就是說,語句中所使用的聲調並非漢字本調的現象。連讀變調對閩南語而言是必須遵守的規則。[1][2]
閩南語連讀變調 | |
漢字 | 連讀變調 |
---|---|
白話字 | liân-tho̍k piàn-tiāu |
變調常則
一般而言,除了最後一個漢字之外,詞中的每一個漢字都須變調。
以臺灣閩南語為例:
(本表僅概略示之,閩南語中的變調各異,且經常出現本調以外的調值。)
聲調 | 變調規則 | 例子 | 拼音表記 | 實際變調讀音 | ||
---|---|---|---|---|---|---|
調名 | 代碼 | |||||
陰平 | 1 | 1→7 | 心肝 | sim-kuann | sīm kuann | |
陰上 | 2 | 漳 | 2→1 | 小弟 | sió-tī | sio tī |
泉 | 2→5 | 小弟 | sió-tī | siô tī | ||
陰去 | 3 | 3→2 | 世界 | sè-kài | sé kài | |
陰入 | 4 | -p | 4→8 | 壓力 | ap-li̍k | a̍p li̍k |
-t | 4→8 | 出名 | tshut-miâ | tshu̍t miâ | ||
-k | 4→8 | 握手 | ak-tshiú | a̍k tshiú | ||
-h | 4→2 | 肉粽 | bah-tsàng | bá tsàng | ||
陽平 | 5 | 漳 | 5→7 | 來往 | lâi-óng | lāi óng |
泉 | 5→3 | 來往 | lâi-óng | lài óng | ||
陽上 | 6 | 同陽去 | ||||
陽去 | 7 | 7→3 | 外口 | guā-kháu | guà kháu | |
陽入 | 8 | -p | 8→4 | 合作 | ha̍p-tsok | hap tsok |
-t | 8→4 | 沒收 | bu̍t-siu | but siu | ||
-k | 8→4 | 木瓜 | bo̍k-kue | bok kue | ||
-h | 8→3 | 熱天 | jua̍h-thinn | juà thinn |
註:
臺灣話如鹿港腔仍保留陽上,其本調同陰平33(泉府腔陽上讀22),變調近同陰去11。漳州話、同安話、臺灣話優勢腔等陽上、去混同,非陰、陽上混同,與部份古濁上聲字讀陰上,屬於不同層次。
不變調情況
連讀變調
參考資料
- ^ 音讀說明-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17-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 ^ 閩南語連讀變調域的劃分 (PDF). [2017-02-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11).
- ^ 臺灣省彰化縣鹿港方言音韻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ndltd.ncl.edu.tw. [2024-07-07].
外部連結
- 台語好多聲-麻瓜的語言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