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隧道 (山陽本線)
屬於日本鐵路山陽本線,穿越關門海峽海底的鐵路隧道
(重定向自關門鐵路隧道)
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3年1月28日) |
關門隧道(日语:関門トンネル/かんもんとんねる Kanmon tonneru */?)是位於日本關門海峽下的海底隧道,為山陽本線鐵路下關-門司段的一部分,為日本本土第一條海底隧道。全長約3.6公里,早於1936年動工,並於1942年及1944年分階段通車。為了與公路專用的關門國道隧道區別,通常會以關門鐵路隧道(関門鉄道トンネル/かんもんてつどうとんねる Kanmon tetsudō tonneru)稱呼。
關門隧道 | |
---|---|
概览 | |
地点 | 關門海峽 |
状况 | 使用中 |
系统 | JR九州 |
铁路线 | 山陽本線 |
起点 | 山口縣下關市彥島町 |
终点 | 福岡縣北九州市門司區 |
运营数据 | |
动工于 | 1936年9月19日 |
启用于 | 1942年7月1日(東線) 1944年9月8日(西線) |
業主 | JR九州 |
运营单位 | JR九州 |
技术数据 | |
长度 | 3614.04米(東線) 3604.63米(西線) |
軌道數目 | 雙洞雙線 |
轨距 | 1,067毫米 |
电气化方式 | 1,500V 直流電 |
此隧道亦是第一條跨越關門海峽的通道,從此來往海峽兩邊不需要再依賴渡輪,而相關渡輪最後亦在1964年停航。
歷史
為實踐鐵路現代化,鐵道省於1910年4月首次提議興建跨越關門海峽的通道,以接駁山陽本線與鹿兒島本線。
翌年,兩個跨越關門海峽通道的方案正式出爐:在橋樑方案中,將興建一條908.3米長、離水面61米高的橋樑[1][2][3],而選址與今日的關門橋相若;而隧道方案則有兩個走線,但起點及終點分別均在彥島和門司站。
由於橋樑會限制船隻通過海峽,而且成本遠較隧道方案為高[4][2]。因此,鐵道省最後採用隧道方案。
但到了1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由於關東大地震及大蕭條,關門隧道的建設曾兩度擱置[5][6]。直到1934年,由於關門聯絡船承載力飽和,興建關門隧道才再被提上日程,並在兩年後動工。
隧道原訂於1945年完工。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為了加強軍用物資供給鏈,軍方要求有關單位加緊施工。因此,東線提早於1942年通車,並於同年11月通電,供載客列車使用;至於西線則較原定提早一年通車[7]。
施工
此隧道有一大部分位於堅硬岩層內,因此施工方式以鑽爆為主,而在海底部分則採用隧道鑽挖機[8]。此外,門司一方的陸上隧道亦採用沉箱技術,以及加壓暗挖方式興建[9]。
標段劃分
參考資料
- ^ 「フォース鉄道橋の隠された歴史 片持梁と渡邊嘉一」p.218
- ^ 2.0 2.1 《日本國有鐵道百年史》第6冊,P.259
- ^ 廣井勇《下関海峡横断鉄橋設計報告》.土木学会誌,第5巻第5号.土木学会:1919年10月,P.965-988 (PDF).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2).
- ^ 田辺朔郎《海底隧道に関する報告》.土木学会誌,第5巻第6号.土木学会:1919年12月,P.1281-1293 (PDF).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2).
- ^ “帝国議会会議録検索システム 第五十回帝国議会貴族院 予算委員第六分科会議事速記録第一号”. 國立國會圖書館.
- ^ 《日本國有鐵道百年史》第6冊,P.268-269
- ^ 松村憲勇《土木遺産の香 第42回 世界初の海底トンネル 「関門鉄道トンネル」》.Civil Engineering Consultant,第236巻. 建設コンサルタンツ協会:2007年7月,P.58-61 (PDF).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9).
- ^ 《關門隧道》,P.8-9
- ^ 《關門隧道》,P.39
- ^ 《日本國有鐵道百年史》第11冊,P.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