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鴕鳥
阿拉伯鴕鳥(學名:Struthio camelus syriacus)是一種已滅絕的鴕鳥亞種,曾生活在阿拉伯半島及近東。
阿拉伯鴕鳥 | |
---|---|
14世紀敘利亞的阿拉伯鴕鳥繪畫。 | |
绝灭(1966年)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鸵鸟目 Struthioniformes |
科: | 鸵鸟科 Struthionidae |
属: | 鴕鳥屬 Struthio |
种: | 鸵鸟 S. camelus
|
亚种: | †阿拉伯鴕鳥 S. c. syriacus
|
三名法 | |
†Struthio camelus syriacus Rothschild, 1919[1]
|
分佈
阿拉伯鴕鳥原有的分佈地應該是連續的,但因阿拉伯半島的乾涸而從阿拉伯沙漠消失。牠們可以分為兩個子群,包括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較細小的子群,與位於沙地阿拉伯、約旦、伊拉克及敘利亞邊境交界較大的子群。在西奈半島,牠們早期可能是與北非的北非鴕鳥統合。在外觀兩者很相近,唯一分別之處在於阿拉伯鴕鳥較為細小。[2]
文化
阿拉伯鴕鳥在當地的文化中有著悠久及重要的地位。在近利雅德的史前石洞壁畫上就刻有一隻成年的阿拉伯鴕鳥及11隻雛鳥。在新亞述帝國的美索不達米亞,牠們是祭牲,並會被繪畫在杯子或其他用鴕鳥蛋造成的工藝品上,出售遠至伊特魯利亞。
根據《約伯記》及《耶利米哀歌》中,都有描繪阿拉伯鴕鳥為不好的雙親,因牠們會留下蛋在巢中,故在猶太文化中,牠們並不怎麼值得嘉許。阿拉伯鴕鳥亦可能是屬於《利未記》內所述「不潔淨」或不符合教規的食物。[3]
在羅馬帝國時期,鴕鳥會在狩獵競技中被獵殺,或作為食物,不過較有可能是北非鴕鳥,而非阿拉伯鴕鳥。阿拉伯鴕鳥的羽毛則在女帽中被視為較北非鴕鳥的高尚。
穆斯林的興起令阿拉伯鴕鳥成為財富及高貴的象徵。狩獵鴕鳥成為貴族及富商的餘興節目,牠們的蛋、羽毛及皮革則大量被用在手工業上。活生生的阿拉伯鴕鳥及其製成品都被出口遠至中國。唐朝就曾有紀錄有關阿拉伯鴕鳥的模樣。在阿拉伯帝國時期,阿拉伯鴕鳥就曾在一些著作中被討論,如賈希茲(الجاحظ)的《動物書》等。
滅絕
阿拉伯鴕鳥一直都是被獵殺的對象,加上後來先進的武器投產,情況就更為惡化,最終導致牠們的滅絕。到了20世紀初,阿拉伯鴕鳥已經很稀少。牠們最後的堡壘是敘利亞沙漠以北的內佛得北部,介乎北緯34°-25°、東經38°至幼發拉底河河谷,在焦夫省數量最為豐富,與同樣已經滅絕的沙特瞪羚及很稀少的阿拉伯羚一同生活。於1928年、1941年、1948年及1966年都有指見到阿拉伯鴕鳥。南方小群於1900年代至1920年代間消失,可能是因加劇的乾旱所致,但仍存有一些蛋的遺骸。約於1931年,哈利·聖約翰·費爾比(St. John Philby)在阿拉伯發現了一些蛋殼碎片。[4]
根據粒線體DNA的分析顯示,阿拉伯鴕鳥與北非鴕鳥是近親[5],於是在沙特阿拉伯正將北非鴕鳥來重新引入到這個地區。[6]索馬里鴕鳥亦有被引入以色列以往阿拉伯鴕鳥生活的地方。
參考
- ^ Peters, J.L. (1931)
- ^ Rothschild, Walter. Description of a new subspecies of Ostrich from Syria. Bull. Brit. Ornithol. Club. 1919, 39: 81–83.
- ^ Aharoni, I. On Some Animals Mentioned in the Bible. Osiris. 1938, 5: 461–478 [2009-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 ^ Philby, St. John. The Empty Quarter. Constable and Co. 1933.
- ^ Robinson, Terence J. & Matthee, Conrad A. Molecular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extinct 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syriacus: consequences for ostrich introductions into Saudi Arabia. Animal Conservation. 1999, 2 (3): 165–171. doi:10.1111/j.1469-1795.1999.tb00062.x.
- ^ Seddon, Philip J. & Soorae, Pritpal S. Guidelines for Subspecific Substitutions in Wildlife Restoration Projects. Conserv. Biol. 1999, 13 (1): 177–184. doi:10.1046/j.1523-1739.1999.9741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