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駟院侍衛
(重定向自阿敦侍衛)
上駟院侍衛,又譯阿敦侍衛(满语:᠇ᡩᡠᠨᡳ ᡥᡳᠶᠠ,转写:adun i hiya),為清朝設置於內務府上駟院的職官,額設21人,由皇帝於侍衛處各級侍衛內簡派兼充。[1][2]
沿革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駕崩後輔政大臣主導裁撤御馬監,改置阿敦衙門,簡派大臣、侍衛管理衙門事務,其侍衛稱阿敦侍衛。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月,阿敦衙門改稱上駟院,任職的侍衛仍設上駟院侍衛或阿敦侍衛。三十三年(1694年),於上駟院內增設上駟院左司、上駟院右司,設置兼司侍衛各2人,由上駟院侍衛內揀選派充,兼管各司事務。乾隆十四年(1749年),規定上駟院卿2人,缺時1人以侍衛升補,1人以內務府司官升補。嘉慶六年(1801年),於上駟院堂仿照左右司之例,選派上駟院侍衛兼管堂務,與堂上司官(坐辦堂郎中、堂員外郎)一體辦事。[1]